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蘭州府城隍廟

鎖定
蘭州府城隍廟位於蘭州市城關區張掖路,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創建於北宋,之後各代屢有維修,現存古建築羣為清代建築。佔地9066平方米,建築面積12870平方米。有殿3楹,祀奉漢將軍紀信,又名紀信廟。明代重修後改易現名。
中文名
蘭州府城隍廟
地理位置
城關區張掖路中段
佔地面積
9066 m²
建築面積
12870 m²

蘭州府城隍廟概況

蘭州府城隍廟牌樓 蘭州府城隍廟牌樓
蘭州府城隍廟坐北朝南,四進院落。主體建築以中軸線分左右前後排列,由大門牌坊、鐘鼓樓、享殿、正殿、寢宮及其配殿、垂花門、東西廂房、六角亭組成。其中,大門牌坊是由明肅王妃墓前牌坊改建而成,位於軸線南部,四柱三樓單檐歇山頂、明間檐下施重翹十一踩品字斗栱,次間檐下施重翹九踩品字斗栱。享殿面闊五間,進深五間,單檐捲棚歇山頂,檐下施重昂七踩斗栱。正殿為重檐歇山頂,面闊五間,進深四間,下層檐施重翹七踩斗栱,上層檐施重翹五踩斗栱。寢宮面闊五間,進深11.15米,單檐歇山頂,前檐出單坡抱廈,檐下施重翹七踩斗栱,前抱廈施重翹五踩斗栱。 [2] 

蘭州府城隍廟發展歷史

乾隆年間(1736—1795)毀於大火,後重修。
1956年闢作蘭州市第一工人俱樂部。
1998年,蘭州市總工會多方集資800多萬元,重建修葺城隍廟,並以嶄新的面貌向社會開放。
現城隍廟交易市場擁有經營古玩的商户100多户,經營的種類有古玩、書畫、瓷器、奇石、銅器、玉器、錢幣、郵品、木器等近百個品種,每天遊客絡繹不絕。

蘭州府城隍廟歷史意義

蘭州府城隍廟是甘肅省保存較好的古建築羣之一,雕花琉璃屋脊和大量的磚雕,體現了當時工匠高超的建築技藝水平,是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的重要實物遺存,具有較高價值。 [2] 

蘭州府城隍廟保護範圍

東至東廡後牆外側以東5米,南至牌坊門外立柱外側底部以南10米,西至西廡後牆外側以西5米,北至後廂房後牆外側以北7米。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