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蘭亭記

(歐陽詢書法作品)

鎖定
《蘭亭記》是唐太宗貞觀二年(628)二月,歐陽詢楷書作品。《蘭亭記》其實就是王羲之當年寫的《蘭亭序》,只不過在稱謂上有所不同。筆畫挺秀勁遒,結體險絕嚴謹,氣勢高雅雄渾,堪謂歐體書法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
《蘭亭記》原石久佚,拓本傳世極少,且忽隱忽現,見者寥寥。一九八四年,由香港書譜出版社和廣東人民出版社聯合出版的《中國書法大辭典》認為此貼[系後人集歐書]。一九八七年,著名歐書大家田藴章先生於山東獲觀原拓,經多次推敲考證,進而對《辭典》[集書]之説產生疑義。田藴章先生以為《蘭亭記》應屬歐陽詢親筆之作,並提出三點論述,作為探討。《蘭亭記》應系集書還屬親筆,尚須考定。
作品名稱
蘭亭記
作    者
歐陽詢
創作年代
唐朝
作品出處
《中國書法大辭典》
文學體裁
書法

蘭亭記內容簡介

蘭亭記
蘭亭記(4張)
歐陽詢楷書《蘭亭記》,筆畫挺秀勁遒,結體險絕嚴謹,氣勢高雅雄渾,堪謂歐體書法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
近年來,田藴章先生考證了一件歐陽詢的楷書原跡拓本《蘭亭記》,並列出了三點依據,證實了這件作品的真實性,雖然如此,此作也在書法界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有很多人認為這件作品是明清時期的偽託,因為其點畫的形質頗相似與明清時期的楷書風貌,但是即便是清人偽託,也不妨礙此作楷書《蘭亭記》是一件楷書精品。

蘭亭記作者簡介

蘭亭記局部
蘭亭記局部(6張)
歐陽詢(557一641年),漢族,潭州臨湘(今長沙)人,字信本,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公元557年出生於衡州(今衡陽),祖籍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歐陽詢祖父歐陽頒(498~563年)曾為南梁直閣將軍,父歐陽紇曾任南陳廣州刺史和左衞將軍等職。因舉兵反陳失敗被殺,並株連家族。歐陽詢因年幼倖免於難,被父親好友收養。歐陽詢聰敏勤學,涉獵經史,博聞強記。隋朝時,歐陽詢曾官至太常博士。因與李淵交好,在大唐盛世累遷銀青光祿大夫、給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封渤海縣男, 也稱“歐陽率更”。與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其又稱“大歐”。歐陽詢楷書法度之嚴謹,筆力之險峻,世無所匹,被稱之為唐人楷書第一。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並稱“歐虞”,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初學,號為“歐體”,他的字有多人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