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蘇伊士運河通航

鎖定
蘇伊士運河通航,蘇伊士運河位於埃及的東北部,聯接地中海和紅海,是從大西洋、地中海到紅海、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國際航道,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戰略地位。
中文名
蘇伊士運河通航
通航時間
1859年11月17日
1859年4月開始開鑿,1859年11月17日正式通航。全長172.5公里,河面寬180—200米,有效深度11.5米,可航行6.5萬噸級油輪。運河的開通,極大地縮短了從歐洲到印度洋、太平洋西岸各國的航程。與繞道非洲好望角相比,從歐洲大西洋沿岸各國到印度洋縮短5.5千至8千公里;從地中海各國到印度洋縮短8千至1萬公里;對黑海沿岸各國來説,則足足縮短了1.2萬公里。運河開通後,英、法兩國壟斷了運河公司96%的股份。從1882開始,英國還在運河區建立了龐大的軍事基地,駐紮軍達10萬人。此後,埃及經過艱苦鬥爭,於1954年10月迫使英國同意在1956年6月13日前撤出全部佔領軍。1956年7月26日,埃及宣佈收回蘇伊士運河,並引起了英、法、以的武裝干涉。1967年“六·五戰爭”中,以色列在西方國家支持下一度侵佔了運河東岸的西奈半島等地,在此情況下,埃及決定停止運河航運。在1973年10月4日的戰爭中,埃及收復了東岸的部分領土。1975年6月5日,關閉8年之久的蘇伊士運河恢復通航,並開了擴建工程。 [1] 
參考資料
  • 1.    羅肇鴻、王懷寧主編.《資本主義大辭典》: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第49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