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薛和

(新四軍衞生部醫政科科長)

鎖定
薛和是江蘇江陰人,1918出生。1936年考入南京中央高級護士學校,將於1938年2月畢業。因南京淪陷,她隨學校一起到了長沙。1938年初,新四軍軍醫處處長沈其震得知有一批即將畢業的南京中央高級護士學校的學生隨學校遷到了長沙,便趕到長沙,對學生們進行了集體動員。在新四軍抗日宣傳的感召下,剛剛20歲的薛和與鄭素文等其他8名護士一起,懷着驅除日寇,保衞祖國江山的壯志,毅然報名參加了新四軍。來到南昌後,分配在新四軍軍醫處任軍醫處護士。新四軍軍部移駐皖南時,薛和又積極配合崔義田等工作,籌建了新四軍第一所後方醫院,並擔任醫院的護士長。為了提高業務水平,薛和不僅自己認真學習實踐,還主動擔任軍醫處舉辦的醫務培訓班教員,在第4期醫務培訓班上,她擔任班主任。 [1] 
中文名
薛和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8年
出生地
江蘇江陰

目錄

薛和人物經歷

1939年11月“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成立,崔義田被任命為江南指揮部軍醫處處長。1940年6月,新四軍江南主力在陳毅率領下渡江北上,崔義田帶領軍醫處和醫院轉移到茅山地區,駐紮在溧陽縣前馬鎮水西村,薛和任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司令部軍醫處醫政科科長。在水西村,薛和不僅做好前方戰士傷員的救護治療,還為當地的百姓看病治病,增進了軍民魚水情。村民張小牛腿上生了毒瘡,創傷潰爛,久治不愈,肉爛得後看到骨頭了。薛和得知情況後,立即向崔義田院長報告,由崔義田親手為張小牛做手術,薛和親自護理換藥,經過精心治療,使張小牛多年不愈的“老爛腿”終於痊癒。還有一次,溧陽神塘圩村有一個村婦難產,出現大出血,生命垂危,眼看就可能母子雙亡。薛和得知消息,背上藥箱跑步來到農家,親自為之接生,硬是將這對母子從死亡線上救了回來。就在這年,崔義田和薛和先後參加了曹甸戰鬥、黃橋決戰等戰事。同年,他們先後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皖南事變後,1941年1月新四軍軍部在鹽城重建,崔義田被任命為新四軍衞生部副部長,薛和任新四軍衞生部醫政科科長。他們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戰鬥生活中,相知相愛,結成連理,成為一對紅醫伉儷。
1943年1月,新四軍軍部從鹽阜地區的停翅港移駐淮南根據地的盱眙縣黃花塘。崔義田任新四軍衞生部部長,薛和任醫政科科長。
1944年,淮南津浦路西反頑戰鬥時,崔義田親自帶領手術隊為搶時間日夜急行軍,冒着危險通過敵人炮火封鎖的津浦路,及時趕到路西黃疃廟前線,投入傷員救護。七旅的韓營長頭部負傷,經他親自手術,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這年,新四軍在淮南根據地籌辦了“華中醫學院”,薛和參加了華中醫學院學習。
1949年,薛和隨華東軍區、第3野戰軍衞生部南下,進駐上海,任上海市衞生局衞生人員培訓所教務處副主任。1951年經組織推薦,考入上海第一醫學院醫療系從事專業學習併兼該系黨支部書記。1958年任北京協和醫院黨委委員、醫療科室黨支部書記、檢驗科副主任。1965年起任中華醫學會組織部副主任、主任、學術組組長、學術會務部主任、正主任醫師。1983年離職休養。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