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蔣達寧

鎖定
蔣達寧(1919.03~2011.01),男,安徽歙縣(今黃山市)人。中國共產黨的摯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民主建國會第四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秘書長、執行局委員,第五屆中央常委,中央諮議委員會常委,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第七屆委員會顧問,上海市第一至五、七至八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民主建國會上海市第五、七、八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九屆名譽副主任委員。
中文名
蔣達寧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9年3月
逝世日期
2011年1月8日
畢業院校
上海國醫學院
出生地
安徽歙縣(今黃山市)

蔣達寧人物評價

蔣達寧同志一生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他追求真理、堅持原則;他實事求是、明辨是非。他謙虛謹慎、寬以待人;他嚴於律己,生活簡樸。他團結、帶領民建成員和工商界人士,積極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在擔任民建中央秘書長、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期間,為民建的自身建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他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中華民族的振興和黨的統一戰線事業和民建事業的發展。他的高尚風範、優秀品德和對事業的奉獻精神,將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 [1]  [3-4] 

蔣達寧人物生平

中國共產黨的摯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民主建國會第四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秘書長、執行局委員,第五屆中央常委,中央諮議委員會常委,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第七屆委員會顧問,上海市第一至五、七至八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民主建國會上海市第五、七、八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九屆名譽副主任委員蔣達寧同志,因病於2011年1月8日5時50分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92歲。
蔣達寧同志遺體告別儀式 蔣達寧同志遺體告別儀式 [1]
蔣達寧同志的遺體告別儀式,於2011年1月13日上午在上海龍華殯儀館銀河廳舉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剛,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全國政協副主席、民建中央第一副主席張榕明,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民建中央原主席成思危、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王光英、全國政協原副主席孫孚凌萬國權及中共中央統戰部、全國政協辦公廳、民建中央、中共上海市委統戰部、上海市政協辦公廳等發來唁電或送花圈。
蔣達寧同志生於1919年3月,安徽歙縣(今黃山市)人。1938年在就讀上海國醫學院、外國語專修學校英語專科時,因繼承父親留下的“恆豐泰榮號”產業,開始從商,成為一位工商業者。新中國成立後,蔣達寧同志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踴躍參加各項活動。1949年至1956年在任振達茶葉公司經理期間,於1952年12月加入中國民主建國會,並擔任盧灣區工商聯主委,積極宣傳、推動所在區的私營企業申請公私合營。1956年公私合營後,任上海糖業糕點公司副經理,1957年3月,調任上海市工商聯副秘書長。
1963年12月至1964年1月,蔣達寧同志作為年輕工商界幹部代表參加了民建、工商聯兩會中央在北京舉辦的第一期讀書班,期間受到了時任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李維漢、民建中央主任委員黃炎培、全國工商聯主任委員陳叔通的親切接見。1966年至1978年“文革”期間,蔣達寧同志被下放到市糖業煙酒公司勞動,但他始終堅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信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民建事業的發展,經受住了嚴峻的政治考驗。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1979年蔣達寧同志回到上海市工商聯副秘書長工作崗位,1980年至1983年擔任民建上海市委副主任委員,分管諮詢培訓工作。在工作中,蔣達寧同志積極踐行“堅定不移跟黨走,盡心竭力為四化”的行動綱領,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開展工作,推動上海民建各級組織積極開展協助政府安置回城知青的就業、為“四化”建設獻計獻策等活動。1983年4月,蔣達寧同志遵循中共中央統戰部關於沿海地區應幫助大西北開發的號召,帶領20多名成員赴寧夏固原,開辦了皮革、西服、皮鞋和食品等短期培訓班,為當地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同年7月,蔣達寧同志服從組織安排,克服個人家庭困難,赴北京任職。11月,當選為民建第四屆中央委員會秘書長。在京任職期間,蔣達寧同志克服人生地不熟、工作經驗相對缺乏等困難,始終把孫起孟同志“責在人先,利居眾後,堅持團結,樂於服務”的話作為座右銘,協調好民建中央機關方方面面的工作,公正、合理、勤懇、踏實地做好每件事情,使中央機關的各項工作得以有序開展。
1988年8月,蔣達寧同志任職到期回滬,繼續擔任民建上海市委副主任委員,分管宣傳工作,充分利用各種形式、藉助各種載體,宣傳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多黨合作制度、統一戰線理論、民建優良傳統等,教育和引導廣大會員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共中央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上來,不斷增進政治共識,夯實多黨合作的思想基礎。1997年,蔣達寧同志屆滿退休,受聘擔任民建上海第九屆市委榮譽副主任委員。在領導班子新老交替的重要時刻,他高風亮節,並主動做好傳幫帶工作,為順利實現政治交接和組織交接,為推動民建市委各項工作的平穩過渡作出了積極貢獻。 [1-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