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蔡和森廣場

鎖定
蔡和森廣場位於雙峯縣城復興路與書院路交匯處。在廣場中心的翠柏繁花之中,立有紀念碑,紀念碑底座正面鐫有“蔡和森同志光輝一家”十一個大字,底座之上是以中國共產黨黨旗為背景,正面為蔡和森的一家的銅鑄羣塑像。
中文名
蔡和森廣場
地理位置
雙峯縣城復興路與書院路交匯處 [1] 
景點級別
AAA級
門票價格
免費
著名景點
蔡和森廣場,蔡和森同志紀念館,蔡暢圖書館
景區類型
人物紀念館

蔡和森廣場景點介紹

蔡和森廣場 蔡和森廣場
蔡和森廣場蔡和森一家
蔡和森廣場 蔡和森廣場
蔡和森是我黨早期的領導和運動領袖。1931年8月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年僅36歲。他的母親葛健毫,夫人向警予,妹妹蔡暢都是早期革命的領袖人物,為紀念這個英雄的家庭,在雙峯縣城修建了蔡和森廣場,廣場四周有蔡和森紀念館,蔡暢圖書館等建築。

蔡和森廣場蔡和森簡介

蔡和森,1895年3月30日出生於雙峯縣永豐鎮一個普通家庭。13歲進蔡廣祥辣醬店當學徒,出師後,入永豐國民小學三年級。半年後考入雙峯高等小學堂甲班。1913年秋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與毛澤東結為好友,常與毛澤東等去湘江游泳。1918年4月,他與毛澤東等為集合同志,“改造中國與世界”,發起成立新民學會。1919年12月25日,蔡和森赴法勤工儉學途中,寫下波瀾壯闊的詩篇《少年行》:大陸龍蛇起,乾坤一少年。鄉國騷擾盡,風雨送徵船。世亂吾自治,為學志轉堅。從師萬里外,訪友入文淵。匡復有吾在,與人撐巨艱。忠誠印寸心,浩然充兩間。雖無魯陽戈,庶幾挽狂瀾。憑舟衡國變,意志鼓黎元。潭州蔚人望,洞庭證源泉。在法期間,他與向警予結婚,被毛澤東稱之為“向蔡同盟”。他倆共同探討,“猛看猛譯”法文書報,很快掌握了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1926年初,蔡和森赴莫斯科出席共產國際執委會第六次擴大會議。次年4月回國,參加領導大革命運動。堅定地站在鬥爭第一線,與國民黨右派及中共黨內機會主義錯誤路線進行堅決鬥爭。大革命失敗後,他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巡視員等職。1931年3月,以黨中央代表身份赴香港主持廣東省委工作。6月10日,在一次海員工會會議上,被叛徒出賣被捕。兩天後,被香港英帝國主義引解到廣州國民黨監獄。在獄中受盡酷刑,幾度昏死。8月4日,被國民黨反動派拖至監獄牆邊,用鐵釘將四肢釘在牆上,然後用刺刀一刀一刀地戳其胸膛。蔡和森堅貞不屈,嚴守黨的機密,直至壯烈犧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