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葱豉桔梗湯

鎖定
葱豉桔梗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重訂通俗傷寒論》卷二。具有辛涼解表,清熱瀉火之功效。主治風温、風熱初起。頭痛身熱,微惡風寒,咳嗽咽痛,心煩口渴,舌尖紅,苔薄白,脈浮數。
中文名
葱豉桔梗湯
出    處
《重訂通俗傷寒論》卷二
功    用
辛涼解表,清熱瀉火
分    類
辛涼解表劑
組    成
鮮葱白、苦桔梗、焦山梔等

葱豉桔梗湯歌訣

葱豉桔梗薄荷翹,山梔竹葉加甘草;熱邪束表嗽咽痛,風温初起此方療。

葱豉桔梗湯組成

鮮葱白三枚至五枚(6-9g),苦桔梗一錢至一錢半(3-4.5g),焦山梔二錢至三錢(6-9g),淡豆豉三錢至五錢(9-15g),蘇薄荷一錢至一錢半(3-4.5g),青連翹一錢半至二錢(4.5-6g),生甘草六分至八分(2-2.5g),鮮淡竹葉三十片(3g)。

葱豉桔梗湯用法

水煎服。

葱豉桔梗湯功用

辛涼解表,清熱瀉火。

葱豉桔梗湯主治

風温、風熱初起。頭痛身熱,微惡風寒,咳嗽咽痛,心煩口渴,舌尖紅,苔薄白,脈浮數。

葱豉桔梗湯方義

方中以《肘後方》葱豉湯(葱白、淡豆豉)解表散寒。

葱豉桔梗湯運用

本方以頭痛身熱、口渴、微惡風寒、脈浮數為辨證要點。現代常用於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

葱豉桔梗湯加減化裁

咽阻喉痛,加紫金錠二粒(磨衝)、大青葉三錢;胸痞,原方去甘草,加生枳殼二錢,白蔻末八分(衝);發疹,加蟬衣十二隻,皂角刺五分,大力子三錢;咳甚痰多,加苦杏仁三錢,廣橘紅一錢半;鼻衄,加生側柏葉四錢、鮮茅根五十支(去衣);熱盛化火,加條芩二錢,綠豆二兩煎藥;火旺就燥,加生石膏八錢,知母四錢。

葱豉桔梗湯使用注意

只適合風温初起時用。

葱豉桔梗湯附註

附方 葛根解肌湯
組成:葛根12g,芍藥6g,麻黃、大青、炙甘草、黃芩、石膏、桂枝各3g,大棗4枚。
功用:解肌清熱,發表散邪。
主治:傷寒,時氣,温病初起者。
出處:《肘後備急方》
[1-2] 
參考資料
  • 1.    彭懷仁.《中醫方劑大辭典 第十冊》:人民衞生出版社,2000年
  • 2.    孫世發.《呼吸內科頑症金方》:科技文獻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