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葦澤縣

鎖定
葦澤縣,隋開皇十六年至唐貞觀元年(596-627年),在今娘子關地區置葦澤縣,兩置兩廢,前後共存20餘年,屬於今娘子關地區唯一可考的隋唐古縣。由於年代久遠,縣域面積難以確定,但專家考證,葦澤縣治所位於今山西省平定縣娘子關鎮河北村。
中文名
葦澤縣
地理位置
娘子關地區
《井陘縣誌》記載
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分井陘縣置葦澤縣,治所在今河北井陘縣西南三十里。屬井州(治井陘縣,今河北井陘縣北)。
大業元年(公元605),廢葦澤縣併入井陘縣。
義寧元年(公元617年)復置葦澤縣,屬井陘郡(治井陘縣,今河北井陘縣北)。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井陘郡為井州(仍治井陘縣),葦澤縣屬之。
貞觀(公元627年—公元649年)初省葦澤縣入井陘縣。
據專家考證,葦澤縣治所位於山西省平定縣娘子關鎮河北村。河北村屬於中國傳統村落,至今村內留存縣衙地道、城門古道、點將台、玉皇閣、城隍廟等遺蹟、遺址,其中玉皇閣、觀音閣、大王廟、關帝廟列入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