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葛石鎮

鎖定
葛石鎮,隸屬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地處寧陽縣中南部、魯中山區,東接磁窯鎮、濟寧曲阜市,南與鄉飲鄉為鄰,西接八仙橋街道堽城鎮,北連蔣集鎮 [3]  全鎮行政區域面積132.25平方千米。 [4]  截至2019年末,葛石鎮户籍人口67921人。 [4] 
1983年,改為葛石區。1985年,撤區並鄉,分為葛石鎮、石集鄉。2001年,石集鎮併入葛石鎮。 [3]  截至2020年6月,葛石鎮轄27個行政村, [2]  鎮人民政府駐葛石村。 [3] 
2011年,葛石鎮財政總收入4696.6萬元,比上年增長25.2%。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937.5萬元,比上年增長26.4%;其中國税完成697.5萬元,比上年增長10.5%;地税完成1211.7萬元,比上年增長34.3%。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增值税656.6萬元,營業税425.4萬元,企業所得税442.4萬元,個人所得税13.1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3%、137.5%、33.4%、47.5%。 [3]  截至2019年末,葛石鎮有35個工業企業,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超市或綜合商店74個。 [4] 
中文名
葛石鎮
行政區劃代碼
370921111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
地理位置
寧陽縣中南部
面    積
132.25 km²
下轄地區
27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葛石村
電話區號
0538
郵政編碼
271404
車牌代碼
魯J
人    口
67921人(2019年)

葛石鎮歷史沿革

商時,境域屬才琅。
西周,沿之;宣王二年(前826年),在金羊山西部建桃山侯國。
周桓王六年(前714年),魯隱公築郎城,境域東南部屬之。
秦時,境域西部屬桃山縣,北部屬剛縣,東部屬魯縣,均隸屬薛郡,郡址在今曲阜。
東漢建武時,撤桃山縣,境域西部歸大河郡(今兗州),東部歸鉅平縣(今大汶口)。
北魏時,設置泰山郡,鉅平遷磁窯鎮,境域屬巨平。
明時,歸東鄉。
清時,屬葛石社、龍崗社。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後,屬寧陽第六區。
1952年,改置九區。
1956年,改稱葛石區。
1958年,改置葛石公社。
1983年,改為葛石區。
1985年,撤區並鄉,分為葛石鎮、石集鄉。
2001年,石集鎮併入葛石鎮。 [3] 

葛石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葛石鎮轄葛石、東雲崗、官莊、澗西、沙埠、黑石村、張家崖、柳溝村、寧家莊、北莊、鹿家崖、石碣集、茌莊、北韋、夏莊、亂石崖、曹家寨、三埠、山前、古樹口、下代堂、杏山莊、寶泉、虎城村、徐家營、陳家店、劉家莊27個村民委員會。 [3] 
截至2020年6月,葛石鎮轄27個行政村, [2]  鎮人民政府駐葛石村。 [3] 
葛石鎮區劃詳情
東雲崗村
沙埠村
夏代堂村
古樹口村
徐家營村
虎城村
山前村
北韋周村
杏山莊村
寶泉村
曹家寨村
北莊村
三埠村
茌家莊村
柳溝村
陳家店村
亂石崖村
夏莊村
寧家莊村
澗西村
張家崖村
黑石鋪村
官莊村
鹿家崖村
石碣集村
劉家莊村
葛石店村
/

葛石鎮地理環境

葛石鎮位置境域

葛石鎮地處寧陽縣中南部、魯中山區,東接磁窯鎮、濟寧曲阜市,南與鄉飲鄉為鄰,西接八仙橋街道堽城鎮,北連蔣集鎮 [3]  全鎮行政區域面積132.25平方千米。 [4] 

葛石鎮地形地貌

葛石鎮境內地勢東高西低,東北部多為低山、丘陵,西南部多為平原。主要地貌類型有低山、丘陵、平原和水面。境內有鳳凰山、皋山、杏山等山脈,最高峯老寨頂位於鳳凰山中部,海拔528米;最低點夏莊村西,海拔86米。 [3] 

葛石鎮水文

葛石鎮境內的漢馬河屬於淮河流域洸府河支流,流域面積56平方千米;石集河屬於淮河流域寧陽溝支流,流域面積20平方千米。 [3] 

葛石鎮自然資源

葛石鎮境內地下資源較為優越。品種較多,儲藏量豐富。探明地下礦藏有煤、高鉀長石等十幾個礦種。其中煤炭地質儲量0.41億噸,已經開發的有石屯煤礦,位於葛石鎮西部,地質儲量800萬噸,可採儲量140萬噸;金陽煤礦,位於葛石鎮西部,地質儲量330萬噸,可採儲量200萬噸。飾面用花崗岩主要分佈在古樹口、馬山口、黑山頭、黃家峪等村,地質儲量2000萬立方米,可採儲量1000萬立方米。 [3] 

葛石鎮人口

2011年末,葛石鎮轄區總人口6.94萬人,其中常住人口5.61萬人。另有流動人口1.33萬人。總人口中,男性3.38萬人,佔48.8%;女性3.56萬人,佔51.2%。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佔97.85%;少數民族有回族,共200人,佔2.8‰。2011年,人口出生率14.2‰,人口死亡率5.7‰,人口自然增長率8.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25.51人。 [3] 
截至2017年末,葛石鎮常住人口51164人。 [1] 
截至2019年末,葛石鎮户籍人口67921人。 [4] 

葛石鎮經濟

葛石鎮綜述

2011年,葛石鎮財政總收入4696.6萬元,比上年增長25.2%。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937.5萬元,比上年增長26.4%;其中國税完成697.5萬元,比上年增長10.5%;地税完成1211.7萬元,比上年增長34.3%。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增值税656.6萬元,營業税425.4萬元,企業所得税442.4萬元,個人所得税13.1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3%、137.5%、33.4%、47.5%。 [3] 
截至2019年末,葛石鎮有35個工業企業,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超市或綜合商店74個。 [4] 

葛石鎮農業

2011年,葛石鎮有耕地面積9.7萬畝,人均1.4畝,林地面積7.42萬畝。
2011年,葛石鎮農業總產值達到4.53億元,農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20.1%。
葛石鎮的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地瓜,經濟作物有花生、大豆。2011年,糧食總產量49762.9噸,其中小麥26132.9噸,玉米23049.9噸。林果總產量5068.8噸,產值1.4億元,主要品種有大棗、水杏、黃梨、黃桃、甜柿等。
截至2011年底,葛石鎮完成荒山綠化1.6萬畝,林業用地面積達到6.8萬畝,林木覆蓋面積10.6萬畝,山區林木覆蓋率35%。
葛石鎮的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蛋雞、肉雞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2萬頭,年末存欄14萬頭;羊飼養量7萬隻,年末存欄數8萬隻;蛋雞飼養量120萬羽,肉雞飼養量50萬羽。
葛石鎮的漁業以淡水養殖為主,2011年,水產養殖面積0.2萬畝,其中水庫養殖0.15萬畝,池塘養殖0.05萬畝,養殖品種有鯉魚、鯽魚、草魚、鰱魚等10餘種,養殖方式分別為池塘養殖、水庫養殖,漁業總產值0.1億元。 [3] 

葛石鎮工業

葛石鎮的工業形成了以煤炭化工、機械製造、造紙包裝、食品加工、建築建材、橡膠輪胎為主的工業體系,重點規劃了大棗紙箱製造等產業集羣。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42億元,比上年增長56%。
2011年,葛石鎮有中小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家,實現工業增加值10.7億元,比上年增長25.6%,佔地區生產總值的48.0%。 [3] 

葛石鎮金融

2011年末,葛石鎮境內有農村信用合作社1家金融機構設立了辦事處。 [3] 

葛石鎮郵政業

2011年,葛石鎮郵政業務收入138萬元。 [3] 

葛石鎮交通運輸

2011年,葛石鎮客運量5萬人次,客運週轉量400萬人次,轄區內有各類貨運汽車320餘台,1700個噸位,年貨運量50萬噸,貨運週轉量3000萬噸。境內18.5千米的縣道二級公路寧陽南路橫穿全鎮,東與104國道連接。 [3] 

葛石鎮社會事業

葛石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葛石鎮有文化團體10個,共有成員350人,創作完成的文化藝術作品有歌曲、相聲、音樂劇等,年演50場次。電影放映隊1個,年放映580場次農村公益電影,觀眾達2萬人次。文化推銷員27人,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16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60平方米,藏書560冊;大紅棗文化博物館1個,建築面積100平方米;還有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電子閲覽室、多媒體演播室、樂器室等娛樂設施。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大紅棗文化藝術中心和大紅棗文化藝術團。 [3] 

葛石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葛石鎮有幼兒園(所)8所,在園幼兒1542人,專任教師86人;小學8所,在校生3042人,專任教師27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921人,專任教師9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葛石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34.3萬元,比上年增長27.4%,佔財政總支出的7%,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 [3] 

葛石鎮科技事業

2011年末,葛石鎮有縣級高新技術人才企業5家,各級科技人才900人,培植一學研合作示範企業2家,組織星火培訓520人。 [3] 

葛石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葛石鎮有各級醫療衞生機構46個,門診部4個。中心衞生院總建築面積6000餘平方米,固定資產880萬餘元,現有職工110人,專業技術人員80餘人,其中執業醫師7人,執業助理醫師10人,註冊護士35人,中醫藥人員22人;轄區村級衞生所38個,下設1個服務站。
葛石鎮抗擊疫情
葛石鎮抗擊疫情(3張)
2011年,葛石鎮完成診療43857人次,住院手術145台次,出院病人31560人次。 [3] 

葛石鎮體育事業

2011年末,葛石鎮有學校體育場3個,6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3%。 [3] 

葛石鎮社會保障

2011年,葛石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373户,人數2253人,支出250.8萬元,比上年增長35.9%,月人均93元,比上年增長9.4%;農村醫療救助436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43人次,共支出3.26萬元,比上年增長27%;農村臨時救濟45人次,支出2.3萬元,比上年增長1.3%。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72人,支出39.6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72人,支出10.1萬元,比上年增長1.2%。自然災害受災人口20000人,緊急轉移安置1500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2500畝,直接經濟損失675萬元,救災支出19萬元,比上年增長3%。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30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18.7萬元,比上年增長10.7%。安置義務兵、士官等5人。慈善分會1個。五項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0.5億元,比上年增長42%,基金支出合計0.3億元,比上年增長40%。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5000人,比上年末增加150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民工3000人,比上年末增加200人,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5000人,比上年末增加300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2800人,比上年末增加80人,參加醫療保險的農民工210人。參加失業保險20人,其中參加失業保險的農民工20人,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15人,參加工傷保險5000人,比上年末增加300人。 [3] 

葛石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葛石鎮有郵政網點2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萬千米,投遞點256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10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62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0.42萬件,徵訂報紙36萬份、期刊0.64萬冊。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3個。 [3] 

葛石鎮基礎設施

  • 廣播電視
1995年1月,葛石鎮開通有線廣播站,鄉鎮到村502杆千米,村以下403杆千米。
2011年末,葛石鎮電視綜合覆蓋率100%,全年公共電視節目播出時間3000小時。有線電視實行了村村通,入户率達到50%。 [3] 
  • 水利
2011年末,葛石鎮有小型水庫23座,總庫容1853萬立方米,可利用庫容760萬立方米,塘壩154座,總庫容633萬立方米,可利用庫容541萬立方米。 [3] 

葛石鎮歷史文化

葛石鎮地名由來

葛石鎮因鎮人民政府駐葛石村而得名。 [3] 

葛石鎮民間藝術

葛石鎮的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皮影戲、地方戲曲等。 [3] 

葛石鎮非物質文化遺產

葛石鎮皮影戲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 

葛石鎮風景名勝

  • 蟠龍玉洞
蟠龍玉洞地處告山 [5]  虎埠嶺向陽山坡,是明朝萬曆年間寧陽八景之一。洞高1.8米,寬1.4米,進深6米。洞中有玉皇大帝神龕,玉皇神像,所以又俗稱“玉皇洞”。西石壁上刻有九天仙女出遊圖,洞外有人工開闢的平台和壘砌的台階。洞周圍雜植桃杏梨柿等果樹。從台階生出天紫藤,藤下西南由清乾隆年間寧陽知縣季廷銓捐資建的“勵士亭”。洞東南150米處有座山神廟,洞正北250米處有玉皇廟,原為明式四合院建築。民國七年(1918年),山東慣匪劉桂棠盤距於廟中,兗州、濟寧、泰安所屬6縣聯合剿匪時,玉皇洞被炸燬。
  • 天下第一藤
天下第一藤位於境內神童山觀音庵西牆,紫藤南攀8.4米高楗木,基部直徑41.2釐米,從主幹離地面40釐米處生出四條次幹,上爬10多米攀楗樹向西南生長,藤冠面積300平方米,一到盛花期,藤花嬌豔,芳香數里。1998年林業廳勘測設計院7人組對此藤作了實地考察,判定紫藤至少已有800年藤齡,從藤基直徑、覆蓋面積,藤齡三方面進行研究,堪稱天下第一。2005年,在神童山觀音庵周圍150萬平方米的山林中,發現有大小紫藤1084株。
葛石鎮風景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276頁.
  • 2.    葛石鎮2020年區劃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9-22]
  •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陳先運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山東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11月:1723-1724.
  • 4.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283.
  • 5.    丁昭編注. 明清寧陽縣誌匯釋 上[M]. 濟南:山東省地圖出版社, 2003.0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