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落户限制

鎖定
落户限制主要是指大學生在就讀大學的時候,户口遷入該學校所在的省市,而畢業後,如果學生沒有在該省市安家落户,那麼學生的户口就要遷回原所在地,然而當大學生在各大城市找工作的時候,很多單位要求是要本地户口,所以為了大學生的就業,取消了除去直轄市外的省市外的落户限制,學生的户口不必強制的遷回原處了。
2022年7月12日,發改委網站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提出,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户口制度 [5] 
中文名
落户限制
政府態度
必須把畢業生擺在就業工作的首位
政府支持
鼓勵和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
中央通知
鼓勵自主創業
限制措施
取消背景等
取消時間
2019年12月25日

落户限制相關政策

落户限制政府態度

2009年1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對企業招用非本地户籍普通高校專科以上畢業生,直轄市以外的各地城市要取消限制。企業吸納登記失業高校畢業生,可享受相關就業扶持政策。會議指出,高校畢業生是中國寶貴的人力資源。面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蔓延、中國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必須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就業工作的首位。可以看出國家越來越重視大學生畢業的就業問題,取消落户限制就是為了擴大內需,增加就業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更多的內在潛力。
取消畢業生落户限制 取消畢業生落户限制
2006年6月2日《人民日報》發表文章,中組部、中宣部、中編辦、教育部發改委、公安部、民政部、財政部、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民銀行、工商總局、國務院扶貧辦、團中央等14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切實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落實和完善鼓勵畢業生合理流動的政策,對用人單位跨地區聘用的高校畢業生,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地級市應取消落户限制,簡化有關手續。這就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和地方人才招聘打開了一條“綠色通道”。
全國人大常委會例會2013年6月26日在北京舉行。提交會議審議的關於城鎮化建設工作情況報告顯示,中國將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放開小城鎮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力爭使全體居民共享城鎮化發展成果。在會議期間,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將履行監督職權,圍繞這份報告進行審議,為中國城鎮化的健康發展出謀劃策。
這份由國務院提交的報告指出,城鎮化是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此前,政府圍繞推進城鎮化發展、提高城鎮化質量做了大量工作。

落户限制政府支持

小企業聘失業畢業生可獲貸款扶持
政府鼓勵高校畢業生到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就業。勞動密集型小企業招用登記失業高校畢業生等城鎮登記失業人員達到規定比例的,可按規定享受最高為20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扶持。鼓勵骨幹企業和中小企業積極吸納和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承擔國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項目的單位要積極聘用優秀高校畢業生參與研究,聘用期滿,根據工作需要可以續聘或到其他崗位就業,就業後工齡與參與項目研究期間的工作時間合併計算,社會保險繳費年限連續計算。
鼓勵和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
在當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登記失業的自主創業高校畢業生,自籌資金不足的,可申請不超過5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對合夥經營和組織起來就業的,可按規定適當擴大貸款規模;從事當地政府規定微利項目的,可按規定享受貼息扶持。有創業意願的高校畢業生參加創業培訓的,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通知還要求,強化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和就業指導。高校要強化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開設就業指導課並作為必修課程。加強招聘活動安全保障,維護高校畢業生就業權益。提升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完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見習制度。從2009年起,用3年時間組織100萬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參加見習。強化對困難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援助。對困難家庭的高校畢業生,高校可根據實際情況給予適當的求職補貼。各級機關考錄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時,免收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的報名費和體檢費。

落户限制中央通知

放寬落户限制 放寬落户限制
國務院辦公廳已發出通知,要求鼓勵高校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就業,對企業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專科以上畢業生,各地城市應取消落户限制,不過直轄市仍按有關規定執行。2009年高校畢業生總人數710萬人左右,政府特鼓勵各地城市取消落户限制,並要求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做出鼓勵措施。
1、鼓勵到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和中小企業就業。
2、對企業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專科以上畢業生,各地城市應取消落户限制(直轄市按有關規定執行)。
3、自主創業高校畢業生自籌資金不足的,可申請不超過5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
4、用3年時間組織100萬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參加見習。
國務院辦公廳還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當前就業工作的首位,採取切實有效措施,拓寬就業門路,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和中小企業就業,鼓勵自主創業,鼓勵骨幹企業和科研項目單位吸納和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
2019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意見指出,全面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大城市落户條件。 [1] 

落户限制國家發改委

2019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部署了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22項重點任務。《重點任務》要求,加快實施以促進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提高質量為導向的新型城鎮化戰略,突出抓好在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户工作,推動1億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目標取得決定性進展,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推進大城市精細化管理,支持特色小鎮有序發展,加快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實現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鎮化率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為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提供有力支撐,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保障。
“積極推動已在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户”,被列為第一項重點任務。任務要求:城區常住人口100萬至300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户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羣體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佔主要比例。 [2] 
2022年7月12日,發改委網站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提出,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户口制度。全面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確保外地與本地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户標準一視同仁。 [5] 

落户限制甘肅政策

2021年10月17日消息,甘肅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甘肅省“十四五”市場體系建設規劃》,該《規劃》提出,甘肅省將全面放開全省落户限制,實現城市、城鎮落户“零門檻”,推動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 [4] 

落户限制限制措施

落户限制取消背景

户籍限制麻煩多
長期以來,人才的“來”和“去”手續複雜、程序繁瑣,一直制約着人才的合理流動,也給地方經濟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一些地方由於種種政策限制使得大量優秀的畢業生無法進入。還有一些地方無原則地限制人才的“流出”,將所謂的檔案材料、户口關係、黨組織關係卡住,極大地損害了流動人才的利益、挫傷了他們的感情。其實一個地方無論是人才“進”,還是“出”,都是很正常的。作為地方政府及其相關部門不應該人為地設置有關障礙,更不得故意刁難。只有創造寬鬆的人文環境,促進人才的合理流動,才能有效地促進一個地方的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 死水一潭”是養不好“魚”的。如果全國各地都能取消畢業生落户限制,並在人才的“進”、“出”上儘量減少一些人為設置的障礙,那麼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將不會是一句空話。
人才引進遇尷尬
取消限制 取消限制
高校畢業生是人才市場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資源,近些年,隨着高校大規模的擴招,在校大學生人數急劇上升,畢業生人數也逐年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畢業生就業問題。高校畢業生就業還存在諸多體制上的障礙,比如户口限制、社會保障欠缺、簽約時間限制等問題。為此,曾有專家建議,應該逐步取消畢業生工作户口限制,取消分配時間限制,高校畢業生的跟蹤服務和享受的政策優惠至少保持兩年以上,為高校畢業生減輕負擔。

落户限制取消限制

2009年1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通知,要求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專科以上畢業生,除直轄市外的各地城市應取消落户限制。落户限制取消是重大就業利好消息,對於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系列措施,並要求對企業招用非本地户籍普通高校專科以上畢業生,直轄市以外的各地城市要取消落户限制的舉措。
自2023年7月22日起,《浙江省推動落實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實施方案(2023—2027年)》施行,其中提到全省(杭州市區除外)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確保外地與本地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户標準統一,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户口制度,落實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落户及配偶等直系親屬隨遷政策。 [6] 
2024年5月27日,湖南省公安廳召開專題新聞發佈會,通報全省公安機關五年來全力做好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惠民生各項工作的有關情況。湖南公安深入推進户籍制度、“證照分離”改革,全面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全面釋放“一件事一次辦”“一網通辦”“最多跑一次”改革紅利。 [7] 

落户限制全面開放

全面開放小城市落户限制 全面開放小城市落户限制
2013年6月26日召開的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上,首次明確提出各類城市具體的城鎮化路徑。
我國將全面放開小城鎮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放寬大城市落户條件,合理設定特大城市落户條件,逐步把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轉為城鎮居民。

落户限制就業措施

落户限制重點保護

為了進一步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要求各有關部門把畢業生就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時,國務院還推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其中包括:對企業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專科以上畢業生,各地城市應取消落户限制(直轄市按有關規定執行)。在過去,考大學似乎不是為了獲取知識,更多的是獲取一份體面安穩的工作和個人保障。一個人一旦考上了大學,也會由此享受到不少待遇。比如其户口,會被隨之轉走。農業户口變成了“農轉非”,非農業户口也轉到了被錄取大學的所在地。

落户限制户籍改革

找工作難,成了所有大學生最為關心的問題。就業困難,非一朝一夕所造成。諸多因素,導致大學生就業變得越來越難。於是取消落户限制,也成了幫助大學生就業的一項措施。取消大學生落户限制,應該説是正確的。大學生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工作,若被户口所牽絆,與其工作的城市和單位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實在讓人傷感。在工作和生活中,辦起事情來,麻煩也是一大串。比如辦理醫療養老、結婚生子等等,無不和户口有着千絲萬縷的關聯。户口的受限,直接或間接的限制了人才的流動,也限制了人才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可是,取消大學生落户限制,還遠遠不夠。因此取消落户限制只能解決一部分大學生工作和生活上的難題,而不能解決大多數大學生的就業難題。

落户限制深圳方案

開放落户限制 開放落户限制
廣東深圳市出台了《接收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管理辦法》,該《管理辦法》降低了對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引進門檻,規定具有全日制大專以上普通高等教育學歷的畢業生、本市院校畢業生以及本市生源畢業生可無限制入户深圳。
從2012年起,深圳將不再發布畢業生個人申辦接收的畢業院校名單。此外,深圳2012年已取消城鎮户籍限制,這意味着農業户籍大學生落户深圳也將不再有障礙。
深圳市人力資源保障部門負責人表示,深圳2012年人才政策的調整是順應了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的客觀需要,按市場導向原則作出的,即把用人的選擇權交給用人單位。新的管理辦法將會使深圳高校畢業生引進工作更加貼近市場、貼近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

落户限制昆明方案

2018年3月20日,根據雲南省政府和上級公安機關相關規定,昆明市進一步放開放寬相關落户限制。 [3] 
全面放寬
重點羣體落户限制
1 全日制高校、職業院校畢業生、具備專業技術職稱或技工資格人員、留學歸國人員,可以申請將户口登記在實際居住社區的集體户口,先落户再擇業。
2 全日制高校、職業院校的農村籍學生根據本人意願,實行來去自由的落户政策,入學時可以將户口遷至學校學生集體户口或學校所在地社區集體户口,畢業後可將户口遷回原籍地或遷入就(創)業地、父母現户口所在地。
3 全日制高校、職業院校學生因升學、畢業在省內遷移户口的,不再開具紙質户口遷移證,統一網上辦理户口遷移。
調整放寬
主城區落户限制
1 購房落户
在昆明市五華區、盤龍區、官渡區、西山區(以下合稱主城4區)通過合法方式購買(繼承、接受贈與)商品住宅的,可以申請將本人常住户口登記在該住所,申請人在昆明市繳納基本養老保險的,可以申請接遷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含配偶父母)的常住户口,暫未取得房屋所有權證明的,可以憑合法購房合同、交款發票等材料辦理。
2 租賃合法穩定住所落户
在主城4區租賃合法穩定住所居住並在昆明市繳納基本養老保險滿3年的,可以申請將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含配偶父母)的常住户口登記在該住所或居住地社區集體户口。
3 合法穩定就業落户
在主城4區合法穩定就業,且在昆明市繳納基本養老保險和辦理居住證均滿3年的,可以申請將本人户口登記在就業單位集體户或就業地社區集體户口。
4 昆明市主城
4區內遷移户口的,不受繳納基本養老保險和辦理居住證等條件限制。
調整放寬
呈貢區落户限制
1 購房落户
在呈貢區通過合法方式購買(繼承、接受贈與)商品住宅的,可以申請將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含配偶父母)的常住户口登記在該住所,暫未取得房屋所有權證明的,可以憑合法購房合同、交款發票等材料辦理。
2 租賃合法穩定住所落户
在呈貢區租賃合法穩定住所居住並在昆明市繳納基本養老保險滿1年的,可以申請將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含配偶父母)的常住户口登記在該住所或居住地社區集體户口。
3 合法穩定就業落户
在呈貢區合法穩定就業,且在昆明市繳納基本養老保險和辦理居住證均滿1年的,可以申請將本人户口登記在就業單位集體户或就業地社區集體户口。
4 調整放寬落户限制後
昆明市主城4區及呈貢區不再實行積分落户制度。 [3] 

落户限制各方觀點

落户限制調查問卷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新浪網教育頻道,對1248人進行的調查顯示,對於取消大學生落户限制政策,39.7%的人認為“政策很好,還要看具體實施效果”;34.0%的人認為“對就業壓力有一定的緩解,也會推動人才的自由流動”;21.8%的人表示“不太樂觀”。56.7%的人認為取消落户限制將有助於人才自由流動從而促進經濟發展。

落户限制優化配置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副所長楊偉國教授説,國務院出台的這項政策,拆除了限制大學畢業生自由流動的藩籬,打破了人才招聘使用上的條塊分割,將就業競爭的範圍由原來的某個地區擴展到全國,這將有利於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力資源的優化配置。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顧寶昌則認為,各地的户籍限制是由於地方利益引起的,這種限制不可能僅靠一紙公文就能解決。他預測2009年中央還會出台進一步的政策來緩解就業壓力。新政出台是否會讓大學生轉變就業思路?調查顯示,40.7%的人表示“優惠的落户政策會使部分大學生轉變就業思路”;40%的人認為“大城市裏機會、收入更多,不會離開大城市”;9.7%的人認為“基層人才短缺、政策優惠,很多大學生會轉變思路,選擇基層”。

落户限制壁壘問題

趙北平認為,政策對這個比例的影響不會很大。因為,一般非直轄市在户口問題上都不太卡大學生。以武漢為例,本科生只要找到工作就可以落户。專科生會有一些限制,但只要是地方急需的專業也可以落户。找不到單位或者單位在外地的大學生,可以掛靠在湖北省或武漢市的人才市場,而且沒有時間限制。大學生在選擇就業時最應注重什麼?調查中,個人發展前景成為首選,74.9%的人選擇此項,接下來依次是薪酬待遇(55.9%)、行業(23.1%)、地域(22.3%)。僅有22.1%的人認為大學生就業最應注重户口。10.9%的人表示:不放寬户籍限制,才能避免畢業生都擠在大城市。調查發現,52.2%的人認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户籍壁壘仍然沒有被打破,人才自由流動仍不可及”。
現實中,户籍門檻最高的也是京、滬兩地,但是此次取消落户限制並不包括北京、上海等直轄市。顧寶昌説,他也反對完全放開或者取消户籍政策,而是應該由批准制向登記制轉變,這樣不但可以保障人口的自由流動,也可以保障社會的正常運轉。“一個健康的社會應該是機會均等的社會,不能僅僅把機會集中在少數幾個大城市,應該是放射狀的。應該説中國正在向機會均等的方向發展,越來越多的新興城市也在創造着更多的機會”。

落户限制徹底打破

學者觀點,取消落户限制只能解決一部分大學生工作和生活上的難題,而不能解決大多數大學生的就業難題,徹底打破才是發展的根本動力。在中國,户籍政策一直為人們所議論。之所以議論,原因就在於它限制了人才的流動和社會的發展。只有徹底打破户籍限制,才能使社會向着良性的秩序發展。秦代的李斯在其《諫逐客書》中道,“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一個城市或國家要想強大興盛,便需打破人才制度上一些人為的條條框框,讓人才得以自由流動,使我們的社會真正實現“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