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萬里走單騎第二季

鎖定
《萬里走單騎第二季》是浙江衞視推出的世界遺產探訪紀實文化類節目,由單霽翔周韻肖央牛駿峯擔任“世遺守護人”,節目共12期 [2-3] 
該節目通過與當地的人文學者、申遺專家等進行交流,揭秘中國世界遺產背後的故事,呈現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的新奇觀、新地標、新景象、新人文 [3] 
節目於2021年12月19日起每週日21:10在浙江衞視播出 [3]  ;於2022年3月6日收官 [17] 
中文名
萬里走單騎第二季
別    名
萬里走單騎——遺產裏的中國第二季
類    型
世界遺產探訪紀實文化類節目
主要嘉賓
單霽翔、周韻、肖央、牛駿峯
製作國家/地區
中國內地
導    演
張龍
首播時間
2021年12月19日 [3] 
播出頻道
浙江衞視
播出時間
21時10分(每週日)
網絡播放平台
騰訊視頻
播出狀態
已完結
每集時長
60 分鐘

萬里走單騎第二季節目形式

萬里走單騎第二季節目背景

世界遺產是人類歷史上璀璨文明的結晶,是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不可替代的紀念物。為提高社會對於遺產地的關注,《萬里走單騎第二季》把目光對準中國的遺產地,全方位展示遺產地的獨特價值,書寫屬於年輕視角的世遺故事 [2] 

萬里走單騎第二季節目模式

《萬里走單騎第二季》通過單霽翔與明星嘉賓團探訪12處世界遺產地,與當地的人文學者、申遺專家、保護者等“身邊人”相遇、挖掘、呈現世遺的隱秘而偉大之處,為每一處世遺地定製一場“世遺喚醒行動”,挖掘和呈現世界遺產的豐富文化內涵 [2] 
《萬里走單騎第二季》 《萬里走單騎第二季》

萬里走單騎第二季節目特色

《萬里走單騎第二季》把《萬里走單騎第一季》中備受好評的“世遺守望行動”升級為“世遺喚醒行動”,為每處遺產地策劃一場兼具大眾參與性、文化儀式感、藝術表現力的大事件,激發年輕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呼籲大眾熱愛和傳承世界文化遺產 [2]  [5] 

萬里走單騎第二季創作團隊

總出品人
郭永強
出品人
陳立波、林湧
總顧問
單霽翔
總監製
陳立波、林湧、周冬梅、周高亮
監製
張曉暉、陸浩、蔣彩峯、趙振鵬
總策劃
周高亮、冷凇、曲林
執行總策劃
薛揚、宋雨晗、潘碧華
總製片人
曹青、王梓萱
總導演
張龍
總編輯
李娟
總統籌
奚婷、趙天揚、蔣彩峯、趙振鵬
節目統籌
王欣宇、孫璐璐、王太一、羅歡
學術顧問
黃元、陳同濱、呂舟、
文字編輯
陳瑞、劉楊、馬曉光、王浩南
特約詩詞撰稿
凱文
後期總統籌
宋雨晗、王凱路、楊承毅
宣傳總統籌
邵麗、金曉豔、彭榆博
宣傳統籌
沈卓逸
宣傳片統籌
陳谷峯
執行總統籌
姜莉莉
執行統籌
劉之戀、曾佳
法務統籌
章欣
財務統籌
王秦霖、楊克慶
營銷總統籌
孫娜、車歡達、蔣彩峯、趙振鵬
注:以上為部分創作人員名單,全部名單請查看每期節目片尾字幕。參考資料: [4] 

萬里走單騎第二季節目列表

第一期:單霽翔院長尋訪十三朝古都洛陽
內容簡介:“萬里少年團”在國家文物局專家庫專家、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王光堯的陪伴講解下,前往漢魏洛陽城遺址、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等地。單霽翔和肖央站在空地上,閉上眼睛,試圖在腦海中勾勒當年的輝煌。單霽翔從專業視角為觀眾分享世界各國的保護理念和具體措施,同時結合中國古代建築的實際情況,進行立體而深入的知識普及。節目組在洛陽博物館舉辦“五都薈洛”裝束復原秀,張謹、肖央、牛駿峯等人也走上T台揮灑國風,但肖央出場開始就畫風陡轉,逗得現場觀眾忍俊不禁 [5] 
世遺守護人:單霽翔、周韻、肖央、牛駿峯
節目嘉賓:張謹王光堯
播出日期:2021年12月19日
第二期:單霽翔探尋景德鎮千年窯火不熄的秘密
內容簡介:“萬里少年團”探尋景德鎮千年窯火不熄秘密的同時,還拜師學藝且體驗景德鎮匠人的工作生活,致敬景德鎮不朽的輝煌歷史。“萬里少年團”在景德鎮考古研究所名譽所長江建新的帶領下,來到御窯廠遺址,走礦山、訪珠山,探尋御窯瓷器的奧秘。節目中,“萬里少年團”與朱樂耕、王健、梅林玉、斯摩格等多位陶瓷藝術家攜手打造“瓷之宇宙”展覽,彰顯景德鎮堅韌不拔的工匠精神和海納百川的創新精神 [6] 
世遺守護人:單霽翔、周韻、肖央、牛駿峯
節目嘉賓:
播出日期:2021年12月26日
第三期:單霽翔院長探索傳承千年的閩越族文化
內容簡介:單霽翔、周韻、肖央、牛駿峯與譚維維來到泉州,在市井煙火中感受中外文明的交融。單霽翔與肖央在福建省世茂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館長李仲謀的帶領下,探訪石湖碼頭、萬壽塔、六勝塔。看過“三寶”後,老單一行人來到泉州“產運銷”的重要樞紐——洛陽橋。周韻和“大師姐”張謹來到開元寺,感受這裏的多元文化,例如人首獸身圖案背後隱藏着一個有趣的插曲。“萬里少年團”來到德化月記窯,有幸見證到第403年開窯儀式。“萬里少年團”成員與譚維維閩南語系傳統地方戲劇之一布袋戲,聆聽了有着“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之稱的南音。在觀賞過程中,牛駿峯的一句“展開説説”引起眾人爆笑 [7] 
世遺守護人:單霽翔、周韻、肖央、牛駿峯
節目嘉賓:譚維維、張謹
播出日期:2022年1月2日
第四期:肖央牛駿峯體驗甲骨文復原
內容簡介:“萬里少年團”一行來到殷墟遺址,親身感受文字的信息傳遞能力。周韻用温州話通過微信語音告知單霽翔、肖央集合地點,發給牛駿峯寫有“婦好”金文的圖片,牛駿峯成功破解並率先找到正確地點。甲骨文涉及殷商政治、經濟、文化、意識形態等各個方面,對復原殷商社會史具有重要意義,酈波在節目中感嘆,殷墟在中國不光是考古學領域,在文明史上的地位了不得。“萬里少年團”來到安陽工作站,近距離感受考古工作者的工作日常。考古工作者從陶器殘片中找尋相似的陶片進行修復,有人在一旁參觀也絲毫未受影響,也有前來實習的大學生蹲在骨料坑中專心致志地用手鏟一遍遍地刮地面、劃地層,重複前人已進行過千百萬遍的動作,只為把這份事業傳承下去。原安陽考古隊隊長唐際根老師在節目中也坦言,長的時候一年365天有327天待在安陽,錯過陪伴孩子在童年的成長,雖留有遺憾,但於心無悔。在該期“世遺喚醒行動”中,600架無人機組成表演方陣,在文字博物館上空閃耀,致敬中國考古百年 [8] 
世遺守護人:單霽翔、周韻、肖央、牛駿峯
節目嘉賓:酈波唐際根
播出日期:2022年1月9日
第五期:李玉剛唱《寶頂之巔》周韻直呼好聽
內容簡介:單霽翔、周韻、肖央、牛駿峯與李玉剛一同來到重慶,探尋被譽為“世界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的大足石刻。單霽翔和肖央走入北山,在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首任館長郭相穎的帶領下,感受中國石窟美學的觀賞之道。單霽翔回憶自己首次見到這座千手觀音像的經歷,當時剛經歷過汶川地震的千手觀音像亟待搶修。在推動並親歷大足石刻“申遺”過程的“大足守護者”眼中,不同朝代的千手觀音所呈現的美是各種各樣的 [9] 
世遺守護人:單霽翔、周韻、肖央、牛駿峯
節目嘉賓:李玉剛
播出日期:2022年1月16日
第六期:單院長揭秘周口店文物漂泊身世
內容簡介:單霽翔、周韻、肖央、牛駿峯與閻鶴祥來到北京周口店遺址,探尋東亞地區早期人類起源的搖籃,追溯“北京人”從“1.0”到“5.0”的進化歷程。首站來到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地下博物館,百年“潮流聚集地”王府井的地下深埋着一段史前故事。單霽翔注意到2萬年前的古人類早已經在王府井進行露天燒烤,成為靠近現代人的“北京人4.0”古人類。為了探尋“北京人”的前世今生,“萬里少年團”從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蹟轉移至周口店遺址,回溯了“北京人”的各個進化版本演變,在探尋洞穴的過程中迎面碰上“北京人2.0”——暱稱“壯壯”閻鶴祥,並在壯壯的飾演下,體驗20-10萬年前“新洞人”的日常生活。隨後,周韻與中國科學院古人類研究專家高星來到猿人洞遺址,探究“北京人”第一顆頭蓋骨化石發現處。高星在節目中提到頭骨化石是瞭解古人類形態特點和體質發展水平重要證據,因此第一顆“北京人”頭蓋骨的發現既是周口店發掘的突破性進步,也是中國古人類學研究的里程碑。復旦大學考古學教授高蒙河在周口店遺址博物館為牛駿峯和閻鶴祥講解“北京猿人1.0”與“北京山頂洞人3.0”的面部演變差異,解讀70萬年前的“北京人”到幾萬年前的“山頂洞人”發生的體質進化。此外,高星還帶着“萬里少年團”目睹中國科學院古人類研究所保存的1966年新發現的兩塊北京人頭蓋骨殘片的真容,這兩塊頭蓋骨與已經丟失的北京人頭蓋骨拼合成一個成年男性頭骨,在“萬里少年團”觀摩之前,只在2004年對外展示過 [10] 
世遺守護人:單霽翔、周韻、肖央、牛駿峯
節目嘉賓:閻鶴祥
播出日期:2022年1月23日
第七期:單院長楊瀾武夷山開山谷演唱會
內容簡介:單霽翔、周韻、肖央、牛駿峯與節目嘉賓楊瀾走進武夷山世界,感受山水、草木、人間的和諧共鳴。“萬里少年團”與節目嘉賓楊瀾共乘竹筏暢遊九曲溪,在兩岸的秀美風景中開啓武夷山“雙遺”之旅。引起“萬里少年團”與楊瀾注意力的,是九曲溪兩岸下的懸棺。隨後,單霽翔與楊瀾探訪四新伐木場,而周韻、肖央與牛駿峯去“第一線”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在上世紀70至80年代中期,四新伐木場的壯美景象讓單霽翔和楊瀾感嘆道“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周韻、肖央與牛駿峯則在專業技術人員的帶領下深入武夷山國家公園,不僅看到了綠水青山,更是感受到萬物有靈、生態和諧的大自然神奇氣象。通過原先佈設的紅外相機,他們見到“隱居”在武夷深山的珍貴野生動物。瞭解到在監測的同時不破壞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和紅外相機佈設的位置決定因素等等。領略過武夷山的自然景觀之後,兩支小分隊又分頭探尋武夷山的人文內涵。周韻、肖央、牛駿峯在章一定老師的解説下,瞭解“朱子學校”的歷史背景等等,還觀賞一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龍魚戲”。單霽翔和楊瀾則在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會長高蒙河的帶領下一同來到閩越王城,感受曾經經歷的風雨和戰火。武夷山的“古閩越”“閩越族”文化遺存是業已消逝的古代文明的歷史見證,而閩越王城是中國長江以南保存完整的一座漢代古城址,是全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漢代王城遺址,也被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12] 
世遺守護人:單霽翔、周韻、肖央、牛駿峯
節目嘉賓:楊瀾
播出日期:2022年1月30日
第八期:單院長揭秘三星堆青銅神樹
內容簡介:單霽翔、周韻、肖央、牛駿峯帶着自己開啓的“盲盒”以及與之相關聯的一個個問號,走進三星堆及金沙遺址。單霽翔、肖央與三星堆工作站站長、三星堆博物館館長雷雨在三星堆博物館匯合;牛駿峯與周韻則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長冉宏林、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館員許丹陽的帶領下了解三星堆文物背後的故事。單霽翔和肖央還深入三星堆考古大棚中的八號坑方艙,這也是八號坑文物首次通過公眾媒體問世。此外,還有自太空歸來的蜀繡“太陽神鳥”圖案時隔多年再次亮相,嘉賓們探討“太陽神鳥”這一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對於成都的意義。節目最後,為了探討古蜀文明和中華文明之間的聯繫,復旦大學考古學教授高蒙河還設置一組“真假三星堆文物”選擇題。對三星堆文物有深入瞭解的“萬里少年團”團員們選中正確答案 [11] 
世遺守護人:單霽翔、周韻、肖央、牛駿峯
節目嘉賓:
播出日期:2022年2月6日
第九期:單院長講述《廬山戀》歷史
內容簡介:單霽翔、周韻、肖央、牛駿峯與節目嘉賓錢文忠、張曉龍體會矗立在歷史長河中的人文聖山,解讀古今人物的廬山情緣。牛駿峯與張曉龍一組直奔廬山瀑布,感受“匡廬奇秀甲天下”。單霽翔和肖央一組探訪廬山古蹟,他們感受到廬山一直以一種鮮見的姿態詮釋着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感受過廬山的自然風光後,“萬里少年團”用《廬山戀》這部浪漫的電影結束一天的行程。“萬里少年團”驚喜發現,在廬山戀電影院工作40年的楊師傅和他的愛人更是上演着一段新時代的“廬山戀”。吳倩妮供職的廬山世界遺產監測預警展示中心,可以通過觸屏人機互動了解廬山景區一年四季的風光,以及各文保點的實時監測情況,被肖央戲稱為“作戰指揮中心” [15] 
世遺守護人:單霽翔、周韻、肖央、牛駿峯
節目嘉賓:錢文忠張曉龍
播出日期:2022年2月13日
第十期:單院長講述揚州大運河歷史
內容簡介:單霽翔、周韻、肖央、牛駿峯與節目嘉賓韓雪來到揚州,一窺揚州運河圖景,講述中國大運河的故事。周韻、牛駿峯與“大師姐”張謹在光包子就有一百多種品類的早茶店裏品味揚州。單霽翔與肖央、韓雪還去學習正宗揚州炒飯的做法,單霽翔甚至親自上手體驗了一番,而周韻和牛駿峯鑑別出“老單牌”揚州炒飯。周韻與牛駿峯來到最佳觀景台熙春台,他們驚喜地發現,眺望瘦西湖景觀竟找不到一處現代化的高樓建築 [14] 
世遺守護人:單霽翔、周韻、肖央、牛駿峯
節目嘉賓:韓雪、張謹
播出日期:2022年2月20日
第十一期:單院長講解北京中軸線的人文歷史
內容簡介:“萬里少年團”單霽翔、肖央、周韻、牛駿峯從中軸線的兩端出發,用24小時行走中軸線,在每一個充滿歲月印記的節點上,與這裏的人一起循序時光,相逢中軸記憶。周韻、牛駿峯與“大師姐”張謹跟隨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呂舟教授從中軸線的南端出發,來到永定門。單霽翔和肖央則從北端出發,首站來到鐘鼓樓文化廣場,就被市民們的表演熱情所吸引,立馬體驗學習龍綢舞。周韻、牛駿峯一行四人一路逛吃,既享受美食,還體驗“鐺鐺車”。在遊覽前門大街時,切身感受到昔日帝王的神聖場所已經完全融入人民生活 [13] 
世遺守護人:單霽翔、周韻、肖央、牛駿峯
節目嘉賓:張謹
播出日期:2022年2月27日
第十二期:王俊凱體驗“囊匣”古法制作工藝獲研究員點贊
內容簡介:單霽翔、周韻、肖央、牛駿峯與王俊凱在冬尾雪落中走入故宮,感受昔日的繁華景象,體驗遺產傳承。周韻和牛駿峯前往探訪故宮內一處鮮為人知的所在,牛駿峯圓了兒時夢想:登上戲台,唱一段京劇,亮一番身段;周韻和牛駿峯發現乾隆皇帝為自己退位後的生活所設計的花園,二人還接受數字與信息部年輕一代“故宮人”給他們出的作業題:為“每日故宮”APP在3月5日驚蟄當日的推送,挑選要介紹的文物。單霽翔、肖央與王俊凱一組來到文保科技部,瞭解“故宮文物醫院”是如何為文物做診斷、保養、治療的,使屏幕前的觀眾看到保護人類遺產的“幕後”故宮。單霽翔作為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迴應一些流傳甚廣的故宮傳聞:珍貴的故宮文物都被運送到了台灣等 [17] 
世遺守護人:單霽翔、周韻、肖央、牛駿峯
節目嘉賓:王俊凱
播出日期:2022年3月6日

萬里走單騎第二季參演嘉賓

萬里走單騎第二季世遺守護人

嘉賓海報
嘉賓介紹
參演期數
單霽翔 單霽翔
北京東城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
1-12
周韻 周韻
中國內地女演員
1-12
肖央 肖央
中國內地男導演、演員、歌手、編劇
1-12
牛駿峯 牛駿峯
中國內地男演員
1-12
參考資料 [3] 

萬里走單騎第二季節目嘉賓

嘉賓海報
嘉賓介紹
參演期數
王光堯 王光堯
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
1
張謹 張謹
國家文物局專家庫(古遺址類)專家
代表作:新衞城博物館
1、3、10-11
譚維維 譚維維
中國內地女歌手
3
酈波 酈波
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4
唐際根 唐際根
中國文字博物館副館長、安陽殷墟博物館副館長
4
李玉剛 李玉剛
中國內地男歌手
5
閻鶴祥 閻鶴祥
中國內地相聲男演員
6
楊瀾 楊瀾
中國內地女主持人
7
錢文忠 錢文忠
中國內地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
9
張曉龍 張曉龍
中國內地男演員
9
韓雪 韓雪
中國內地女演員、歌手
10
王俊凱 王俊凱
中國內地男歌手
12
參考資料 [5]  [7-10]  [12]  [14-15]  [17] 

萬里走單騎第二季播出信息

萬里走單騎第二季前期宣傳

2021年6月10日,節目在北京宣佈正式啓動拍攝 [1]  ;12月14日,節目媒體看片會在北京舉辦 [2]  ;12月15日,節目官宣定檔 [3]  ;同日,節目官宣肖央、周韻、單霽翔、牛駿峯加盟 [3] 

萬里走單騎第二季播出平台

播出平台
首播日期
播出時間
完結日期
浙江衞視
2021年12月19日
每週日21:10
2022年3月6日
參考資料 [3]  [17] 

萬里走單騎第二季收視率

《萬里走單騎第二季》CSM63城市網首播收視情況
期數
播出日期
收視率%
排名
收視份額%
第一期
2021年12月19日
1.125
4
4.87
第二期
2021年12月26日
0.779
6
3.43
第三期
2022年1月2日
1.107
4
4.48
第四期
2022年1月9日
0.888
6
3.59
第五期
2022年1月16日
1.199
2
4.78
第六期
2022年1月23日
0.939
3
3.70
第七期
2022年1月30日
0.737
8
3.10
第八期
2022年2月6日
0.322
5
1.67
第九期
2022年2月13日
0.825
3
3.43
第十期
2022年2月20日
0.897
1
5.64
第十一期
2022年2月27日
1.170
1
5.62
第十二期
2022年3月6日
1.016
1
6.25
  1. 數據來源為中國廣視索福瑞媒介研究(CSM)。
  2. 排名為週日19:30後省級衞視所有電視節目收視率排名。

萬里走單騎第二季節目評價

《萬里走單騎第二季》在延續IP風格基礎上進一步升級,以年輕態、藝術感的創新表達,引導年輕人愛上世界遺產、傳承世遺文化。該節目聚焦世遺文化的年輕態傳承,幫助更多年輕觀眾深入解讀世界遺產在當下的故事,感受世遺的人文温度。該節目以小切口見大歷史,以生活作為情感粘合劑,把世界遺產與現代生活、當下時代進行連接,煙火氣表達的背後,正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激活、創新運用。該節目通過情景演繹、話題討論、技術還原等多種形式,把歷史、當下與未來相勾連,讓“世遺”與“生活”真正聯結,在實現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年輕化表達同時,助推文化遺產真正“走出去”“活起來” [16] (《廣電時評》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