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萬年台戲台

鎖定
萬年台又稱萬年台戲台,位於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散花鎮福主村。建於道光九年(1829)。平面呈“凸”字形,分前、後台。前台面闊6.1米,進深4.95米,重檐歇山灰瓦,石砌台基高1.8米,檐下施如意斗拱,額嵌“雲管陽春”木匾,枋間浮雕戲劇人物故事圖案;後台面闊三間12.04米,進深一間6.2米,單檐歇山灰一絲一毫頂,抬梁式構架,封火山牆。前、後台以木板相隔。
中文名
萬年台戲台
地理位置
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散花鎮福主村
佔地面積
5000 m²
保護級別
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組成部分
正台、道具室、化妝室

萬年台戲台戲台介紹

萬年台戲台位於浠水縣散花鎮福主廟村的萬年台,北距縣城約25千米。始建於清乾隆年間,道光九年(1829年)重建,磚木石混合結構。整個場地由戲台和觀眾區兩大部分組成,總佔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萬年台列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是該縣唯一保留下來的古戲台。

萬年台戲台組成部分

戲台坐東朝西,平面呈“凸”字形,由正台、道具室、化妝室三大部分組成、整個建築面積110面方米,台高8米,台基左右寬7米,前後長10米。台基全由白石徹成,正面嵌着一塊青方石,上面刻着南北二星下棋圖。前台由兩根六方石柱支撐,柱上外側雕有雙龍朝陽,內側雕有雙獅扒繡球。前台為三面敞開式,築於高1.8米的石砌台基上,面闊6.1米,進深4.95米,通高9米,重檐歇山灰瓦頂,下掛鐵質風鈴。檐下施如意斗栱。額嵌“雲管陽春”木匾,額枋浮雕戲劇人物故事圖案,台頂飾八卦天花。後台面闊三間12.04米,進深一間6.2米,單檐硬山灰瓦頂。兩山設封火山牆,枋上鏤刻戲曲人物圖案。前、後台以木板相隔。化妝室設在後台底層,南側牆設小門,門外樓梯與後台相連。戲台前方設有觀眾看戲的緩坡形前場,保留有高約數丈的古樹3棵。

萬年台戲台重要意義

萬年台戲台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梅戲、漢戲傳播的重要場所,對於中國戲曲發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清代鄂東地區廟會文化的實物見證,為研究清代鄂東地區的鄉土建築、戲劇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 [1] 
參考資料
  • 1.    .  ..[引用日期2017-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