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萬安禪院石窟

鎖定
萬安禪院石窟,別名:石空寺、千佛洞、雙龍石窟,是宋代佛教石窟,位於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雙龍鎮峪村西邊的一座高山的半山腰,總面積約87.6平方米,建於北宋紹聖二年(1095年)至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 [1-2]  [4-5] 
萬安禪院石窟,座西向東,處於密林之中。窟口為方形,左右各有一佛龕,以兩圓柱將窟口隔成三間,成檐廊,上有兩層斗拱,中間為入口。窟內平面呈“T”形,由甬道、佛壇、四壁三部分組成。萬安禪院石窟內有大小造像幹餘尊,造像遊記、題記、題刻十餘方。萬安禪院石窟是研究陝西宋代佛教造像的重要資料。 [1-2] 
2006年5月25日,萬安禪院石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中文名
萬安禪院石窟
地理位置
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雙龍鎮峪村西邊的一座高山的半山腰
所處時代
宋代
佔地面積
87.6 m²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別    名
石空寺
千佛洞
雙龍石窟
編    號
6-0867-4-057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萬安禪院石窟歷史沿革

北宋紹聖二年(1095年)至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鄜州(今富縣)人介端、介元、介政、介子用四人用了二十年時間在灰綠相參的沙岩上鑿建成萬安禪院石窟。 [1] 
明清兩代,增鑿擴建萬安禪院石窟。 [5] 

萬安禪院石窟遺址特點

萬安禪院石窟,總面積約87.6平方米,座西向東,處於密林之中。窟口為方形,高2.8米,寬2.4米,深2.6米,左右各有一佛龕,以兩圓柱將窟口隔成三間,成檐廊,上有兩層斗拱,柱上刻有“ 龍坊從事張謹崇寧元年( 1102年)十月十八日記”,中間為入口。窟內平面呈“T”形,由甬道、佛壇、四壁三部分組成。甬道高3.7米,寬9.2米,深8.4米。石窟中央為“倒凹字形”佛壇,南、北、西三面為背屏式石壁,上接窟頂。石窟內高5.3米,寬約9.5米,深21.1米。其中正中為一佛龕,高3.38米,寬5.9米,深4. 73米。窟內的人物造像神態各異,維妙維肖,或掩面大哭、或捶胸頓足、或手拂佛腳,或仰面大睡,或坐禪頌經。 [2]  [1] 
萬安禪院石窟內

萬安禪院石窟文物遺存

萬安禪院石窟內文物遺存有大小造像幹餘尊,造像遊記、題記、題刻十餘方。其中有大佛六十餘尊,正中佛龕內有大佛坐像十二尊。中央坐釋迦牟尼,兩邊站立文殊、普賢二菩薩和迦葉、阿南兩弟子。窟內東西兩壁雕有高2.82米的立佛九尊,其中東壁有赤足持碗藥師佛雕像。窟頂正中雕有千手千眼觀音一尊。東南壁有佛像24尊,東西壁16尊,後壁有五百羅漢和六百位仕部從。加上甬道的高0.1米的形態各異的佛像共一千四百餘尊。 [2]  [1] 

萬安禪院石窟文物價值

萬安禪院石窟是研究陝西宋代佛教造像的重要資料。 [2] 

萬安禪院石窟保護措施

1956年8月6日,萬安禪院石窟被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佈為第一批陝西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2006年5月25日,萬安禪院石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萬安禪院石窟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萬安禪院石窟位於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雙龍鎮峪村西邊的一座高山的半山腰。 [1] 
  • 交通
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縣城內駕車,大約1小時10分鐘可到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