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菰米

(中藥)

鎖定
菰米,中藥材名。本品為禾本科植物菰的果實。9~10月,果實成熟後採取,搓去外皮,揚淨,曬乾。功能主治為:①《本草拾遺》:止渴。②《綱目》:解煩熱,調腸胃。③《中國主要植物圖説禾本科》:治心臟病等,或作利尿劑。
中文名
菰米
漢語名稱
Gu Mi
別    名
雁膳(《管子》),菰粱(《楚辭》),安胡(《七發》),蔣實(《楚辭》王逸注),茭米(孫炎),黑米(《杜工部集》),雕胡米(《本草圖經》),雕菰(《綱目》),茭白子(《江蘇植藥志》)。

菰米來源

本品為禾本科植物菰的果實。9~10月,果實成熟後採取,搓去外皮,揚淨,曬乾。

菰米性味歸經

①《本草拾遺》:性冷。
②《綱目》:甘,冷,無毒。《本草撮要》:入手、足陽明經。

菰米功能主治

①《本草拾遺》:止渴。
②《綱目》:解煩熱,調腸胃。
③《中國主要植物圖説禾本科》:治心臟病等,或作利尿劑。

菰米分佈區域

產江蘇等地。

菰米藥材性狀

乾燥的果實,呈圓柱形,長1~1.5釐米,直徑1~2毫米,兩端漸尖,表面棕褐色,有1條因稃脈擠壓而形成的溝紋,腹面從基部至中部有一條弧形的因胚體突出而形成的脊紋,脊紋二側微凹下,長至0.6釐米。折斷麪灰白色,富有油質,質堅硬而脆。氣微弱,味微甘。以子粒飽滿、無蛀者為佳。

菰米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

菰米藥理作用

菰米對血壓上繁榮昌盛有抑制傾向,對於中風(腦血管障礙)有中等程度預防作用。尚可改善補體效價,增強機體免疫力,使激素海化,促進糖代謝等,急性毒性試驗表明,菰米無論口服或皮下注射,都安全無毒。

菰米化學成份

穎果含蛋白質1.2%、脂肪油0.1%、碳水化物2.8%、灰分0.5%。

菰米相關論述

1.《本草拾遺》:止渴。
2.《綱目》:解煩熱,調腸胃。
3.《中國主要植物圖説・禾本科》:治心臟病等,或作利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