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荊林波

鎖定
荊林波,男,漢族,1966年4月生於山西。經濟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現任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院長。 [1] 
中文名
荊林波
別    名
凌波
國    籍
中國
職    業
經濟學家
學    歷
博士研究生
顯    卡
經濟學

荊林波工作經歷

1991年-1995年在山西財經學院(現在的山西財經大學)任教,1998年博士畢業後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經濟研究所工作,先後擔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所長助理和副所長、《財貿經濟》副主編、博士生導師。2011年財貿所更名為財經戰略研究院,擔任副院長。2014年3月,調入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先後任任專職副主任、常務副主任。2015年5月,任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主任(現為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 院長)。 [1] 

荊林波研究方向

服務經濟、貿易經濟、電子商務等。 [1] 

荊林波主要榮譽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並且獲得“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曾經榮獲孫冶方經濟科學獎、萬典武商業經濟學獎、商務部優秀成果一等獎、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成果獎、全國首屆信息化優秀成果獎、中國商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以及中國市場學會、中國物流學會、中國信息學會、中國國際貿易經濟學會、中國商經學會、中國社會科學情報學會、中國連鎖協會和中國烹飪協會等多個學術組織和行業組織的獎勵。榮獲 “中國服務業科技創新人物” 、“中國流通60年突出貢獻人物”與“中國餐飲60年傑出人物”等稱號。 [1] 

荊林波社會兼職

經貿政策諮詢委員會委員,多個部委特聘專家和地方政府顧問。社會兼職:中國市場學會副會長; APEC電子商務工商聯盟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世烹聯國際飲食文化研究分會會長;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全國高等院校貿易經濟教學理事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情報研究會副理事長等,若干大學的兼職教授。中國信息化百人會成員、信息社會50人論壇成員。曾經擔任過多家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 [1] 

荊林波主要論著

參與多項國家與部委的重大課題研究以及重要文件起草(包括《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主持國家“十二五”規劃子課題。
2010年以來的部分成果:
主編:《中國中長期貿易發展戰略》、《關於擴大消費的若干問題研究》、《中國流通理論前沿》、《電子商務》、《中國商品市場發展報告》、《中國貿易發展報告》、《中國服務業發展報告》、《中國電子商務服務業發展報告》、《中國城市電子商務影響力發展報告》和《中國餐飲產業運行報告》等多部著作。
譯著:《生產率:信息技術與美國增長復甦》(與馮永晟合作)。
2010年以前部分成果:
《中國商業發展報告藍皮書》,社科文獻出版社,2009年中文版/2010年中英文版。
《阿里巴巴網商帝國》,經濟管理出版社,2009年7月。
《阿里巴巴集團考察報告——阿里巴巴業務模式分析》,經濟管理出版社,2009年3月。
《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年度報告》,執行主編,社科文獻出版社,2006-2009年。
《現代流通業:資本與技術的融合》,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年6月。
《現代零售業戰略與管理》,中國物資出版社,2007年1月。
《中國信息化人才戰略研究報告》,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年8月。
《中國商品市場發展報告》,社科文獻出版社,2005年、2007年。
《信息服務與經營模式》,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5月。
《中國流通理論前沿》(主編之一),社科文獻出版社2003年-2007年。
《營銷e術》(譯著),社科文獻出版社2003年2月。
《MBA市場營銷案例》,商務印書館2003年1月。
《中國企業大併購》,社科文獻出版社2002年7月。
《解讀電子商務》,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年12月。
《第三隻眼睛看網絡經濟》,石油工業出版社2001年4月。
《公司治理結構與經營者股票期權》,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年8月。
《中國商品期貨交割》,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年1月。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