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茌平剪紙

鎖定
茌平剪紙是山東聊城市的傳統民間工藝。1993年,茌平縣被文化部命名為“民間剪紙藝術之鄉”。
2009年9月,茌平剪紙被列入山東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 
中文名
茌平剪紙
外文名
Chi-ping paper-cut
含    義
傳統民間工藝
地    區
山東聊城
特    點
線條豪放、形式樸素

茌平剪紙工藝特徵

茌平剪紙具有線條豪放、形式樸素、鄉土氣息濃厚的特點。各種各樣的花鳥人物,形象傳神,栩栩如生。民間藝人用其樸素的手法將紙剪出豐富多彩的畫面,其技藝代代相傳。在內容上反映喜慶、吉祥、如意、忠孝之題材較多。在藝術風格上,茌平縣東、西部剪紙同中有異。東部地區注意物象的外部輪廓,不打草稿就動剪成形;西部地區在簡括的物象上注意必要的花紋裝飾,使作品顯得俏麗高雅。逢年過節,多剪“白蓮紅魚”,象徵五穀豐登,年年有餘;新婚嫁娶,則用“鴛鴦戲水”,祝願夫妻相敬如賓,白頭偕老。茌平剪紙已被中國美術館、省美術館收藏80多幅,另有不少作品被國外收藏家收藏。

茌平剪紙保護傳承

2009年9月,茌平剪紙被列入山東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