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番石榴

(桃金娘科番石榴屬的一種植物)

鎖定
番石榴(學名:Psidium guajava L.),別名芭樂、雞屎果、喇叭番石榴等 [1]  ,為桃金娘科番石榴屬的一種喬木植物 [2]  。其葉片革質,長圓形至橢圓形;花單生或成聚傘花序;萼管鐘形,有毛,萼帽近圓形,不規則裂開;花瓣白色;漿果球形、卵圓形或梨形,頂端有宿存萼片,果肉白色及黃色,胎座肥大,肉質,淡紅色;種子多數 [2] 
原產於熱帶美洲,後廣泛分佈於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約17世紀末傳入中國,在中國台灣、海南、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均有栽培 [2]  [5]  。其常生於荒地或低丘陵上 [2]  ,喜光,對土壤要求不高,耐旱亦耐濕,對土壤水分要求不嚴,花期一般15天,開花至小果歷時20天 [5-6] 
番石榴果實營養較豐富,是美容養顏和減肥的最佳水果之一。果實既可以鮮食,又可以加工成果汁、果粉等多種產品 [5]  。番石榴具有一定藥用價值 [13]  。番石榴具有較高的綠化、觀賞價值 [15]  。 番石榴是雕刻的上等材料,可用於製作杆子、柵欄和工具手柄、手工藝品以及木炭木柴等 [9]  [12]  ,其未成熟果實、葉和莖枝皮富含鞣質,可提取栲膠作染料或製革鞣料。葉含揮發性芳香物, 可作為提取芳香油的原料 [15] 
中文名
番石榴
拉丁學名
Psidium guajava L. [2] 
別    名
芭樂、雞屎果喇叭番石榴等 [1] 
植物界 Plantae [16] 
維管植物門 Tracheophyta [16] 
木蘭綱 Magnoliopsida [16] 
桃金娘目 Myrtales [16] 
桃金娘科 Myrtaceae [16] 
番石榴屬 Psidium [16] 
番石榴 Psidium guajava [16] 
分佈區域
原產於熱帶美洲,後廣泛分佈於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在中國台灣、海南、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均有栽培 [2]  [5] 
異    名
Guajava pyrifera 、Myrtus guajava [16] 

番石榴植物學史

番石榴命名與發現

瑞典植物學家卡文·林奈(Carl Linnaeus)在1753年出版的《世界植物》一書中首次描述了番石榴屬(Psidium ),他從希臘語“psidias”中得到靈感選擇“Psidium”這個名字,譯為石榴。這個名稱的選擇較為合理,因為番石榴與石榴都具有大而有光澤的黃綠色果實,且果實中包含許多小種子。然而,林奈錯誤的將番石榴認作起源於亞洲的植物,原因為歐洲人在橫跨太平洋發現美洲後就很早地將其引入了亞洲,番石榴是最早從新大陸引入歐洲的植物之一,除此之外還包括玉米、辣椒和煙草等 [3] 
番石榴在各個國家擁有不同的名稱。其在英語中的通用名稱為“Guava”,在西班牙語中為“guayabo”,在法語中為“goyaveandgoyavier”,在荷蘭語中為“guyabaorgoeajaab”,在葡萄牙語中為“goiaba”和“goaibeira”,在墨西哥及美國地區常用名稱為“Pichi”、“ posh”及“enandi” [8] 

番石榴栽培歷史

兩千多年前,番石榴在美洲熱帶森林中被秘魯人發現、食用、經傳播後,廣泛分佈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已遍佈86個國家和地區,北至瑞典,南至阿根廷 [4]  。一般認為,番石榴是在16-17世紀由種源中心傳播到世界其他地區的。在東南亞,最早傳入菲律賓,再傳至馬來西亞及中國華南等國家和地區。17世紀初首先傳入印度、巴基斯坦,後至伊朗及阿拉伯各國和地區,約在18世紀下半葉傳入歐洲 [14]  。番石榴傳入中國的歷史至少有400多年。最早關於番石榴的記述見於南宋的《嶺外代答》(1178年),稱其為“黃肚子”,這可能是由另一起源中心及途徑傳入的番石榴 [14] 

番石榴形態特徵

番石榴多為喬木,高達13米 [2] 

番石榴莖和葉

樹皮平滑,灰色,片狀剝落;嫩枝有稜,被毛。葉片革質,長圓形至橢圓形,長6-12釐米,寬3.5-6釐米,先端急尖或鈍,基部近於圓形,上面稍粗糙,下面有毛,側脈12-15對,常下陷,網脈明顯;葉柄長5毫米 [2] 
番石榴的莖 番石榴的莖
番石榴的葉 番石榴的葉

番石榴

花單生或2-3朵排成聚傘花序;萼管鐘形,長5毫米,有毛,萼帽近圓形,長7-8毫米,不規則裂開;花瓣長1-1.4釐米,白色;雄蕊長6-9毫米;子房下位,與萼合生,花柱與雄蕊同長 [2] 
番石榴的花 番石榴的花

番石榴果實和種子

漿果球形、卵圓形或梨形,長3-8釐米,頂端有宿存萼片,果肉白色及黃色,胎座肥大,肉質,淡紅色;種子多數 [2] 
番石榴的果實 番石榴的果實
番石榴的果實 番石榴的果實
番石榴的果實 番石榴的果實
果實為肉質紅色的番石榴 果實為肉質紅色的番石榴

番石榴分佈範圍

番石榴原產於熱帶美洲,後廣泛分佈於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約17世紀傳入中國,在中國台灣、海南、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均有栽培,常見有逸為野生種,北達四川西南部的安寧河谷 [2]  [5] 
番石榴中國分佈圖 番石榴中國分佈圖 [16]

番石榴生長環境

番石榴常生於荒地或低丘陵上,在農業區、林邊、天然林中、河道岸邊、降雨量較大的地區及灌木叢中也有生長 [2]  [9] 

番石榴生長習性

番石榴喜光,陽光充足,結果早、品質好,對土壤要求不高,耐旱亦耐濕,對土壤水分要求不嚴,年降雨量以1000-2000mm為宜,生長最適温度23-28℃,最低月平均温度15.5℃以上才有利於其生長 [5]  。在環境温度大於15℃時開始營養生長,28℃為生長髮育最適温度;5-7℃幼樹上部枝梢出現凍害,葉色變為紫紅色,-1℃幼樹被凍死;-4℃成年樹被凍死,較耐高温,但持續高温乾旱對開花結果及生長均不利 [6]  。花期一般15天,開花至小果歷時20天,由小果發育至成熟,夏季果需60-70天,秋後果需80-120天 [6] 

番石榴繁殖方式

番石榴自然繁殖

種子繁殖
番石榴在自然界中以異花授粉、種子繁殖為主 [4]  。種子繁殖具有兩種途徑,一是成熟果實從樹上自然脱落到地上,種子接觸地面不久就開始萌發,但番石榴種子外殼堅硬,有礙於種子正常萌發,因此這種繁殖途徑中種子發芽率較低;二是由於野生番石榴果實味香、甜,營養又豐富,除人類喜歡食用外,還深受人類餵養的牲畜、野生動物和鳥類喜愛,因此成熟番石榴果實被人類、牲畜、野生動物採食後,一些種子被完整地吞嚥到胃中,具有堅硬外殼的番石榴種子不但未被胃液分解消化,相反在酸性胃液作用下,堅硬外殼更易萌發,發芽率較高 [7] 
營養繁殖
營養繁殖也是番石榴自然繁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具體途徑可分為根頸萌蘗芽繁殖、枝壓條繁殖和根蘗繁殖。根頸萌蘗芽繁殖是指野生番石榴植株的地上部位若被人為砍伐或被機械損傷後,莖基和根頸部位潛伏的萌蘗芽就會恢復萌發能力,形成新枝,使植株得以自然更新。枝壓條繁殖是指番石榴中有些植株下部的枝着生位置低矮,離地面很近或有時甚至下垂接觸到地面,或者一些植株在外界因素風、洪水等的作用下常倒伏於地面,這些接近地面的枝若被雨水、洪水沖刷的泥土掩埋,一段時間後,這些枝在被埋處就會長出新根和萌蘗出新枝,一旦母株死亡或該枝斷離母株,就會獨立生長形成新的植株。根蘗繁殖即指根上潛伏的萌蘗芽恢復活動,萌發形成新植株的繁殖 [7] 

番石榴人工繁殖

嫁接繁殖
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或8月下旬至9月中旬為最佳嫁接期,氣温適宜接穗生長,但從砧木和接穗的削麪滲出的單寧在空氣中很快氧化而褐變,會嚴重影響砧穗間的結合,所以要迅速地削一穗接一穗,且要農用薄膜進行全封閉包紮,以防雨水滲入、削麪與空氣的接觸及保濕 [6] 
靠接繁殖
培育枝條匍匐近地面生長的母樹,然後將事先用營養袋培養的砧木搬到母樹底下進行拉枝靠接,遇乾旱時要注意對營養袋澆水,保持營養袋中的土壤處於濕潤狀態 [6] 
壓條繁殖
選取直徑一定長度枝條,摘掉果實,在枝條頂端往下一定距離處用刀環剝皮層5cm左右,並刮盡形成層,晾曬兩天後糊上調成乾濕成團的肥沃菜園土,做成橢圓形土球,然後用薄膜包紮嚴密。待兩三個月土球內長滿根系,就可鋸下進行假植 [6] 

番石榴栽培技術

番石榴整地

番石榴種植前須充分耕犁,促使土壤疏鬆,並將雜草及其他有害物質除盡,種植部位平地犁成一定深度的畦,以利灌、排水。坡度大於15度的坡地時應採取等高線,山邊溝。坡度更大時應構築平台以便種植 [12] 

番石榴水肥管理

番石榴週年都可開花結果,花果量很大,需要充足的水肥。施肥的重點時期是放梢促花、保果壯果以及採果期3個時期。其中,放梢促花肥佔全年施肥量的30%;保果壯果肥佔全年施肥量的30%,在果實生長期每10天施1次;採果期肥佔全年施肥量的40%。為提高果實品質,應多施富含腐殖酸的有機肥,有機氮肥應占總施氮量的60%以上。另外,可適時進行葉面追肥,補充硫、硼、鋅、鐵等中微量元素 [5] 

番石榴病蟲防治

番石榴病蟲害相對較少,主要有粉蚧、線蟲、蚜蟲、金龜子、炭疽病、鏽病等。粉蚧類害蟲以綠福、快靈等殺蟲效果快捷;根線蟲應提早防治,一旦發現有零星病株,必須及時用普二硫松、二氯異丙醚或苯線靈等藥劑稀釋後灌根;蚜蟲、金龜子等可在抽梢時用氧化樂果乳油進行噴殺,或功夫或敵百蟲噴殺;炭疽病可用託布津可濕性粉劑或百菌清噴施;鏽病主要為害小果,當小果轉蒂向下時,即噴代森錳鋅,然後套袋,能減輕病蟲危害,降低農藥在果實中的殘留,提高果實品質 [5] 

番石榴主要品種

番石榴栽培品種較多 [12]  ,簡要介紹幾個常見栽培品種如下:

番石榴中山月拔

又名東山月拔,樹性野放,嫩枝淡紫紅色,枝有稜條突起而光滑,節間稍短,葉身稍厚,產量甚豐,週年有花果,故名月拔。果實呈長圓形,果長平均6.3cm,寬6.03cm,肉厚1.1cm,成熟時外觀黃綠色,果肉白色,清脆,甜而爽口 [12] 

番石榴梨仔拔

因肉質脆如梨而得名,樹性強健,生長旺盛,樹形開張,嫩枝深紫紅色,葉長而大,葉身稍薄作平面展開,果實是長橢形,均長8.16cm,寬5.3cm,果心細小,肉質特厚,極脆,風味優美。成熟時外觀青白色,果肉白色,因生性健旺,必須注意管理,控制生長,才能得到理想的產量 [12] 

番石榴宜蘭白撥

樹性強健,較耐立枯病性,時有花果,產量甚豐,果實淺綠帶白,呈紡錘形,果蒂部狹小,平均果長6cm,寬5.8cm,肉厚1.6cm,色澤潔白,風味清脆 [12] 

番石榴近種區別

番石榴可能會與幾內亞番石榴(Psidium guineense)和草莓番石榴(Psidium cattleianum [9]  ,這些物種具體區別可見下表:
物種
番石榴
幾內亞番石榴
草莓番石榴
拉丁文
Psidium guajava [2] 
Psidium guineense [10] 
Psidium cattleianum [11] 
幼莖具短絨毛,橫截面為四角形 [9] 
幼莖具短絨毛,橫截面為近圓形 [9] 
幼莖無毛,橫截面為圓形 [9] 
較大的黃色果實,長約2.5-10cm [9] 
相對較小的黃色果實,長約1-2.5cm [9] 
果實相對較小,呈紫紅色或黃色,長約2-4cm [9] 
花通常單生,偶成三朵在葉腋上 [9] 
通常在葉腋中結成三朵,偶爾單生 [9] 
單生在葉腋下 [9] 
暗綠色葉子上有短絨毛,有10-20對突出的側脈 [9] 
暗綠色葉子上有短絨毛,有6-10對突出的側脈 [9] 
綠色葉片有光澤,無毛,有6或7對側脈 [9] 
圖片
番石榴的果實 番石榴的果實
番石榴的花 番石榴的花
幾內亞番石榴的果實 幾內亞番石榴的果實
幾內亞番石榴的花 幾內亞番石榴的花
草莓番石榴的果實 草莓番石榴的果實
草莓番石榴的花 草莓番石榴的花

番石榴相關產業

南美洲和北美洲南部作為番石榴種質資源多樣性中心,佔據世界50%的番石榴種植面積,其中巴基斯坦,墨西哥,巴西,埃及,泰國,哥倫比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番石榴產量居高且與年遞增。番石榴在巴基斯坦國內佔據水果產業中的第三位,位於柑橘和芒果之後,種植面積達62300公頃,年產量51.23萬噸。隨着全球經濟貿易的迅速擴張,番石榴的種植面積和產量重心逐漸從熱帶美洲地區向亞洲地區轉移,到2016年,印度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番石榴生產國,同時番石榴位列印度第五大水果作物,佔印度水果種植總面積的3.38% [4] 
中國番石榴於2006年栽培面積達11850公頃,收穫面積為10928公頃,總產18.10萬噸,產值35530萬元,單產16.56噸/公頃。此後,種植面積和產量依舊保持逐年穩步增長趨勢。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將芒果、山竹和番石榴歸為一大類進行統計,截至2016年,中國含番石榴這一類羣的產量477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10%,位居世界第二 [4] 

番石榴主要價值

番石榴食用價值

番石榴果實維生素C含量很高,並含有大量的鉀、鐵、胡蘿蔔素等,營養極其豐富,肉質細嫩、清脆香甜,是美容養顏和減肥的最佳水果之一。果實既可以鮮食,又可以加工成果汁、果粉、果脯、罐頭、果酒等多種產品 [5] 

番石榴藥用價值

番石榴的果實、種子、葉片、跟或根皮、樹皮皆可入藥。其乾燥幼果為中藥材番石榴乾的來源,其藥性澀,平,具有收斂止瀉、止血的功效,主治瀉痢無度,崩漏 [13] 
番石榴種子為中藥材番石榴子的來源,具有止痛、止瀉的功效,主治腹痛、瀉痢。
番石榴葉為中藥材番石榴葉的來源,藥味苦、澀,性平,具有燥濕健脾、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瀉痢腹痛、食積腹脹、齒齦腫痛、風濕痹痛、濕疹瘡,疔瘡腫毒、跌打腫痛、外傷出血、毒蛇咬傷 [13] 
番石榴成熟果實為中藥材番石榴果的來源,藥味甘、澀,性平,具有健脾消積,澀腸止瀉的功效,主治食積飽脹,疳積,腹瀉,痢疾,脱肛,血崩 [13] 
番石榴根或根皮為中藥材番石榴根的來源,藥味澀、微苦,性平,具有收澀止瀉、止痛斂瘡的功效,主治瀉痢、脘腹痛、脱肛、牙痛、糖尿病、瘡瘍、蛇咬傷 [13] 
番石榴樹皮為中藥材番石榴樹皮的來源,具有收澀、止瀉、斂瘡的功效。主治痢腹痛、濕毒、疥瘡、創傷、中耳炎 [13] 

番石榴觀賞價值

番石榴樹根系發達,生長快,是一種很好的防風固沙,減低水土流失,維護生態環境的優良綠化樹種 [7]  。番石榴的繁殖力強,適應性廣,根系發達,生長快,莖枝萌發力強,枝葉繁茂,姿態優美,花期長,四季常綠,具有很高的綠化、觀賞價值,是綠化“四荒” 、“四邊”和街道、庭院的優良樹種 [15] 

番石榴經濟價值

番石榴木材堅硬,紋理細緻,是雕刻的上等材料,可用於製作杆子、柵欄和工具手柄、手工藝品以及木炭木柴等 [9]  [12]  。番石榴未成熟果實、葉和莖枝皮富含鞣質,可提取栲膠作染料或製革鞣料,葉含揮發性芳香物, 可作為提取芳香油的原料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