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臨牀肝移植

鎖定
《臨牀肝移植》 [1]  是2010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沈中陽。
中文名
臨牀肝移植
作    者
沈中陽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04
定    價
118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030271563

臨牀肝移植內容簡介

《臨牀肝移植》在繼承前人科研成果和臨牀經驗的基礎上,重點總結武警總醫院和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臨牀工作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結合不斷湧現的新理論、新技術,擇其要者和相對成熟者,編撰成章,彙集成書,立足於臨牀,解決臨牀問題,理淪聯繫實際。全書竭力體現:以肝臟移植為主,兼顧有關基礎和臨牀學科,力求反映肝臟移植近年來的新觀點、新認識和新經驗;以肝臟移植臨牀技能、操作、圍手術期處理為基礎和目的,既反映肝臟移植學科在理論和技術操作方面的前沿性動向,又不避諱作者團隊的負面經驗;以肝臟移植圍手術期處理、免疫抑制理淪與實踐、原發病復發的預防和處置為重點,也重視原發病在等待肝移植期間的診斷和治療,關注肝臟移植的機遇和挑戰、倫理與法律;以文字描述為主,深入淺出、圖文並茂,力求內容翔實可讀。
《臨牀肝移植》是臨牀肝臟移植醫師及相關科室人員,更是醫學生、研究生和對肝臟移植專業感興趣人員的參考書。

臨牀肝移植圖書目錄

第一章 肝臟移植概論
第二章 肝臟移植應用解剖學
第三章 肝臟移植的生理和病理生理學
第四章 供體器官獲取
第五章 肝臟移植受者術前評估
第六章 肝臟移植適應證、手術時機和等待期治療
第七章 肝臟移植圍手術期影像學
第八章 肝臟移植手術的麻醉
第九章 肝臟移植的免疫抑制治療
第十章 原位肝臟移植手術
第十一章 活體肝臟移植手術
第十二章 兒童肝臟移植
第十三章 肝臟移植ICU管理
第十四章 肝臟移植圍手術期的人工肝治療
第十五章 肝臟移植術後圍手術期感染的防治
第十六章 肝臟移植術後近期處理
第十七章 原發移植肝功能不全
第十八章 肝臟移植術後腎功能不全
第十九章 肝臟移植排斥反應的診斷和治療
第二十章 肝臟移植術後併發症診斷和治療
第二十一章 肝臟移植術後原發病復發診斷和處理
第二十二章 原發性肝癌肝臟移植患者術後的處理
第二十三章 肝臟移植圍手術期介入診斷和治療
第二十四章 肝臟移植藥物性併發症的防治
第二十五章 肝臟移植病理學
第二十六章 肝臟移植護理學
第二十七章 肝臟移植倫理學
附錄一 人體器官移植條例
附錄二 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牀應用管理暫行規定 [2] 

臨牀肝移植序言

在我國內地,自20世紀70年代年嘗試首例人體臨牀肝移植以來,在過去的30餘年間,幾經波折,目前肝移植已日漸成熟,已被公認為治療各種終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由於我國肝病的高發病率隨着社會與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施行肝移植的患者與日俱增。近年來,肝移植在中國內地取得了快速發展,相信在未來的幾年內中國將成為肝移植例數最多的國家。但是,移植倫理包括器官捐獻、器官獲取和分配等方面的進展卻遠遠滯後于飛速發展的外科技術,這阻礙了我國器官移植進入國際移植社會。我們應該看重目前所取得的成績,更應意識到將來面對的挑戰及目標。
20世紀70年代初期,武漢同濟醫學院裘法祖、夏穗生教授等率先在國內開展肝移植的動物實驗。1977年,上海瑞金醫院林言箴教授等開展了國內首例肝臟移植。然而,肝臟移植作為終末期肝病的一種臨牀治療手段,直到20世紀80年代後期,以沈中陽教授為首的一批中青年海外留學人員陸續回國,針對供肝切取、灌注、保存、體外靜脈轉流、供肝熱缺血安全時限和術中管理等技術問題,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方法,肝臟移植臨牀效果才顯著改善。1994年,沈中陽教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為一位良性肝硬化患者實施肝移植,生存期率先突破10年。沈中陽教授於1998年組建天津東方器官移植中心,2003年在北京武警總醫院成立了武警部隊器官移植研究所,帶領一支專業技術精良、臨牀經驗豐富的集外科、內科、重症監護、麻醉、病理、超聲、護理及術後管理、隨訪於一體的專業器官移植隊伍,協助16個省份47家醫療單位開展肝臟移植工作,自身及協助其他醫院完成的肝臟移植數量始終佔全國肝臟移植總數的一半,這對我國肝臟移植工作進入臨牀直接產生了巨大的推動和激勵作用,為我國肝臟移植工作的開展做出了難以磨滅的貢獻。我國逐步形成天津、北京、武漢、杭州、上海、成都、廣州肝移植中心,經過艱苦的探索,逐步積累了一些經驗,使我國肝移植從技術上步入正軌,圍手術期死亡率已降至5%以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