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臨江門

(重慶臨江門)

鎖定
臨江門,從重慶解放碑穿地下人行道,右拐直走,出了地下人行道,就是這臨江門了。可如今的臨江門只留下了個名字而已,城門早已湮沒了。具體位置應該在今天的魁星樓處。

目錄

臨江門傳説

“臨江門,糞碼頭,肥田有本”。這話的意思是:臨江門是當時全市最大的糞碼頭,用於農業種植的肥料都是在這一碼頭上岸,或者從此地轉運到嘉陵江、長江其他支流地區。從重慶城的地形來看,臨江門乃重慶城的正北門,門外轄嘉陵江段水域。臨江門往下,自古是懸崖。這就是重慶城易守難攻的要塞之一。
臨江門俯視,可見嘉陵江面離城很低,一方面確實是重慶城高,另一方面卻是嘉陵江的水源在衰竭,水量已小了很多。
中年以上的重慶人,恐怕都還記得臨江門的舊模樣:陡峭的山坡,曲折的石階,重重疊疊依山而築的捆綁房、吊腳樓,遠遠望去,朽垮垮、黑壓壓一片,儼然一隅貧民窟……

臨江門發展

臨江門大橋 臨江門大橋
而如今一幢幢富麗堂皇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一排排現代化的商店琳琅滿目……登上高處,放眼望去,只見從當年縴夫艱難爬行的江灘上,崛起一條浩氣如虹的沿江公路,上面流淌着歡快的車水馬龍;在危崖深壑之間,架起了數道蜿蜒縱橫、錯落有致的立交橋,使人們不再費力地爬坡上坎;座座樓宇四周,點綴着悦目的花圃草坪,讓鬧市的紅塵喧囂到此止步;扇扇窗户之內,襯映着華貴的風簾翠幕,幸福人家的和睦温馨隱約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