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腶修

(漢語詞語)

鎖定
腶修,漢語詞彙,讀音duàn xiū,意思是搗碎加以薑桂的乾肉。 [1]  出自《儀禮·有司》。
中文名
腶修
拼    音
duàn xiū
注    音
ㄉㄨㄢˋ ㄒㄧㄨ
釋    義
搗碎加以薑桂的乾肉

目錄

腶修解釋

搗碎加以薑桂的乾肉。 [1] 

腶修出處

《儀禮·有司》:“﹝主婦﹞入於房,取糗與腶脩,執以出。”鄭玄注:“腶脩,擣肉之脯。”陸德明釋文:“加薑桂以脯而鍛之曰腶脩。”
禮記·郊特牲》:“大饗,尚腶脩而已矣。”
唐·韓愈《潮州祭神文》之二:“維年月日,潮州刺史韓愈,謹以清酌腶脩之奠,祈於大湖神之靈。”
宋·梅堯臣《臘脯》詩:“畋獵得封獸,割鮮為腶脩。”
參考資料
  • 1.    腶修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