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育才學校舊址

鎖定
育才學校舊址,位於重慶市合川區草街鎮鳳凰村古聖寺內,總佔地面積約4390平方米。 [2] 
育才學校舊址,建於明隆慶年間(1567~1572年)。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3月,陶行知將育才學校校址確定在合川草街子古聖寺。舊址建築有五級台階,分五個部分,在中軸線上分別有山門、鐘鼓樓、牛王殿、大雄寶殿、觀音閣殿,兩旁均有廂房、迴廊、天井、花壇、石階。其佈局一層比一層高。育才學校舊址附近建築還有陶行知先生紀念館、荷花池塘(周子池)、逸少齋、碑亭。育才學校舊址記錄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合川辦學的光輝歲月;見證了育才學校在合川辦學七年,為國家培養了近500名各類人才;為體悟陶行知教育思想提供了重要載體;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  [5]  [7] 
2006年5月,育才學校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育才學校舊址
地理位置
重慶市合川區草街鎮鳳凰村古聖寺內
所處時代
1939~1945年
佔地面積
約 4390 m²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6-1036-5-163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育才學校舊址歷史沿革

古聖寺始建於明隆慶年間(1567~1572年),經清康熙、清乾隆、清雍正、清咸豐時期的幾次大規模修建。 [2]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3月,經過多處尋訪比較,陶行知最終將育才學校校址確定在合川草街子古聖寺。同年5月,育才學校在古聖寺掛牌;7月,第一批學生71人,借北温泉小學舉行了開學典禮;8月,遷入古聖寺,正式行課。 [2]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育才學校陸續外遷至重慶紅巖村和上海辦學。 [4] 
1982年,經四川省文化廳撥專款在原址拆除重建逸少齋。 [3] 
2003年,在育才學校舊址(古聖寺)旁修建了陶行知先生紀念館。2006年,竣工;2009年,對外免費開放。 [3] 
2020年,合川區實施了育才學校舊址的修繕工程。2021年,實施復原展示工程。 [6] 

育才學校舊址建築格局

育才學校舊址
育才學校舊址(4張)
育才學校舊址在古聖寺,距草街子5華里,地處鳳凰山頂。鳳凰山因地形似鳳凰而得名,寺廟背後順着山勢延伸至山溝有。山頂地勢平整,西北是深陷的谷槽,東面是起伏很小的丘陵,南面是向下傾斜的梯形山田。古聖寺總佔地面積約439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2419平方米。寺廟圍牆外有大片開闊地。寺內建築有五級台階,分五個部分,在中軸線上分別有山門、鐘鼓樓、牛王殿、大雄寶殿、觀音閣殿,兩旁均有廂房、迴廊、天井、花壇、石階。其佈局一層比一層高。 [2] 

育才學校舊址主要建築

山門
山門 山門
山門,為石結構三樓重檐歇山頂牌樓式建築,高大巍峨,八字形,朝南開,頂檐造型飄逸舒展如大鵬展翅,雕刻彩繪鮮豔明媚。門上立匾硃紅豎書“鳳凰山”三字。橫額:般若世界。山門門上戲劇人物花紋雕刻,山門兩側刻有兩幅楹聯。耳門及兩旁圍牆上,有馮玉祥手書的“檀林忠孝”四個半人高的行書大字。山門內迎面照壁是陶行知先生紀念碑,兩側是一對石獅柱礎,石刻圓雕雙獅。可見原山門後建有廊房神龕。兩壁原有“回”“頭“兩大字,與山門後壁的“是”“岸”兩字相對,當你看見“回頭”兩字,回過頭去,即見“是岸”兩字,喻意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現在神像及廊房神龕上“回”“頭”兩字已毀損,唯存“是”“岸”兩字。 [5] 
鐘鼓樓
鐘鼓樓,在第二個平台,中間是寬大的石板,兩旁原分別建有鐘樓與鼓樓,育才學校遷來之後就成為學生活動、遊戲的地方,鐘樓與鼓樓也成為育才師生的宿舍,陶行知先生就曾住在左邊的樓上,後來遷至對面的逸少齋。 [5] 
牛王殿
牛王殿 牛王殿
牛王殿,原面闊7間,明間及左半部分在“文革”中被拆毀,僅存右半部分。明間過道原供奉牛王,育才學校時,過道兩旁貼滿了報,發表師生們的作品,陶行知的《創造宣言》最早也是在這裏的壁報上發表的。兩旁次間闢為音樂組與舞蹈組的教室。音樂組教室,殿壁間存有清代石碑7塊,摩刻有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宣宗皇帝親筆御書的“恩沛佛門”四大字。教室後是育才學校的醫務室。 [5]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是整個寺廟建築的核心,明間供釋迦牟尼佛.兩旁分別是伽葉與阿難尊者。兩次間原為法堂,是寺廟舉行法事的地方。育才學校遷入時,大雄寶殿上的神像已經移走,兩次間為文學組、戲劇組教室。稍間、盡間等建築闢為閲報室、學校辦公室及教師宿舍。戲劇組樓上為育才學校校務主任方與嚴的寢室舊址。大雄寶殿後面左右各有天井,左廂是育才學校繪畫組教室。 [5] 
觀音殿
觀音殿 觀音殿
觀音殿,原來明間正中供奉觀音像,兩旁供奉羅漢,育才學校用布幔將所有神像遮蔽,闢為教師辦公室和禮堂。就在這座作為禮堂的大殿中,曾經懸掛着兩條橫幅。一曰:“覺悟性之啓發”,一曰:“創造力之培養”。這其實也是陶行知先生教學思想的概括。大殿左側後面是自然組教室。 [5] 
善堂
善堂,在寺廟後半部,為當時育才學校附辦的草街鄉中心小學舊址。右邊花壇裏有古羅漢松,據專家考證,已有400多年的樹齡。右廂是社會組教室。右邊的兩間房間是當時的總務主任辦公室。 [5] 
荷花池塘(周子池)
荷花池塘面積約600平方米,當年陶先生曾把這個荷塘命名為周子池,意在紀念宋代理學大師周敦頤(濂溪先生)。為此,陶先生還寫下了一首《荷葉歌舞》,以“但開君子花,留芳千萬年”和“出生污泥,污泥不能染”的歌詞來教育學生,後來也經常演出,成為育才學校的保留節目。 [3] 
逸少齋
逸少齋 逸少齋
逸少齋是一棟普通的小青瓦房。大門上,掛着一塊逸少齋牌匾。懸山式,曾是陶行知先生的校長辦公室。在古聖寺辦學期間,陶行知先生就在逸少齋裏辦公和住宿。當年的逸少齋,是一棟簡陋的3間土牆茅草房,因年久失修破敗不堪。小青瓦房,是在原址拆除重建的。這裏不僅是陶行知先生的辦公室兼卧室,同時也是陶行知先生的會客室。 [3] 
碑亭
碑亭 碑亭
碑亭一座四合院迴廊式建築,佔地約800平方米。四面牆壁上鑲嵌着一塊塊漢白玉碑記,其中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王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陶行知先生及戰時育才學校師生的懷念與高度評價,有于右任、馮玉祥、宋慶齡、巴金、華羅庚等歷史名人對陶行知先生及生活教育的充分肯定,有陶行知先生關於生活教育的辦學理念與人生追求,有曾經在戰時育才學校學習生活過的學生對母校與陶行知先生的深切緬懷,還有育才二十一位革命烈士的事蹟簡介。 [3] 

育才學校舊址歷史文化

育才學校
育才學校舊照片 育才學校舊照片
育才學校是一所私立學校,為陶行知所創辦,陶行知的政治傾向明顯。在這裏,國民黨、三青團滲透不進來,而教師、學生中的共產黨員成了實質的領導力量。育才學校既不設訓育課,也不用國民黨政府審定的教科書,實為國統區內的一個特殊存在,從某種意義上説,育才學校無形中成了抗日大後方的“小延安”。教師的來源要麼是革命者,要麼是愛國民主人士,要麼是進步知識青年。育才學校在合川辦學七年,為國家培養了近500名各類人才:李鵬,曾任國務院總理、人大常委會委員長;陳貽鑫,音樂指揮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杜鳴心,作曲家、教育家,曾任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楊秉蓀,小提琴演奏家,曾任中央樂團第一任小提琴首席、副團長兼社會音樂學院副院長;伍必端,美術家,曾任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主任、教授,曾獲中國版畫家協會頒發的魯迅版畫獎;胡曉風,曾任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兼高教局局長;彭松,中國舞蹈教育家、理論家,中國現代民族舞蹈教育建設先驅,中國當代舞蹈史學重要奠基人;葉寧,新中國第一代舞蹈理論家,舞蹈教育家,中國古典舞創始人。 [2] 
相關人物
陶行知 陶行知
陶行知(1891~1946),安徽省歙縣人,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陶行知先生畢生致力於教育事業,對中國教育的現代化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他不僅創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論體系,而且進行了大量教育實踐。陶行知先生是中國現代教育理論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國最早身體力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教育家。毛澤東題詞稱其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宋慶齡讚頌他為“萬世師表”。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及實踐集大成之地。 [7] 

育才學校舊址文物價值

育才學校舊址記錄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合川辦學的光輝歲月;見證了育才學校在合川辦學七年,為國家培養了近500名各類人才;為體悟陶行知教育思想提供了重要載體;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7] 

育才學校舊址保護措施

育才學校舊址遺址碑 育才學校舊址遺址碑
2006年5月,育才學校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育才學校舊址旅遊信息

育才學校舊址地理位置

育才學校舊址位於重慶市合川區草街鎮鳳凰村古聖寺內。 [2] 

育才學校舊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政府開車前往育才學校舊址,路程約23.6千米,用時約28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