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肢,漢語一級字 [6]  ,讀作肢(zhī ),本義指人的手足與鳥獸翼足的總稱。 [1-3]  [5] 
中文名
拼    音
zhī
部    首
月(肉)
五    筆
efcy
倉    頡
bje
鄭    碼
qex
筆    順
35111254
注    音
ㄓˉ
總筆畫
8
部外筆畫
4
四角碼
74247
統一碼
80A2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肢zhī
⒈ 人的手、腳、胳膊、腿的統稱,亦指某些動物的四條腿:四肢(指兩手兩腳)。肢體。前肢。後肢。 [5] 
基本詞義
◎ 肢 zhī
〈名〉
(1) (形聲。從肉,支聲。本義:人的手足與鳥獸翼足的總稱) [5] 
(2) 同本義 [limb]
勞其四肢,傷其五臟。——《商君書》
四肢六道,身之體也。——《管子》
(3) 又如:肢節(四肢關節);肢骸(肢體骸骨);上肢;下肢;假肢 [7] 
(4) 指人體的腰部 [waist]
協肩屏氣,舐痔折肢。——《朝野僉載》 [5]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章移切《正韻》旨而切,𠀤音支。《廣韻》𨈛躰。《集韻》體四胑也。或作𨈪𨈛,通作支。《管子·君臣篇》四肢不通,六道不達。
腰肢。《庾肩吾詩》非關能結束,本自細腰肢。
《五音集韻》矢利切,屍去聲。佒也。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