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聽覺美

鎖定
聽覺美(aural beauty)通過人的聽覺去感受的美。與視覺美,綜合美並列。其特點是存在於時間的流動中,以聲音為物質媒介和載體,不具有直觀的實體形象。由聲音構成的形象為聽覺形象(包括自然界的樂音),創造聽覺形象的藝術為聽覺藝術(如音樂、明通、廣播劇、曲藝等)。聽覺美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作為物質媒介的聲音的音質、音色及節奏的美,使人產生悦耳之感;二是通過聲音的意義(如語義、對外界聲音的模仿)喚起聽者的想象和聯想,產生內視形象;三是通過聲音的有規律的組合,激起聽者的情感反應。 [1] 
中文名
聽覺美
外文名
aural beauty
定    義
通過人的聽覺去感受的美
所屬學科
美學
聽覺是人類具有審美能力的兩大感官之一,也是人類認識世界的途徑之一。聽覺的審美能力,是在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在藝術欣賞經驗的不斷積累中,不斷髮展起來的,人們創造了有聽覺美的聽覺藝術,又通過對聽覺藝術的欣賞豐富、發展了自身感受聽覺美的能力。 [2]  與視覺美相比,聽覺美有較多的抽象性和單純性,更重視想象力和情感表現力。它的主要功能不是模擬,不是如實的再現,而是概括地表現人們內心複雜細緻的情感,並富有感情地間接再現出許多不屬聲音範時的自然現象和社會內湧。由於不受模擬原則的侷限,它能夠廣泛而自由地運用形式美的結構原則。聽覺美是作為一個過程逐步展現並被人感知的,欣賞者只有隨着時間流動對作品達到完整的明覺把,才能體驗到其中的情感內容。聽覺美具有淨化、宣泄、陶治和激發人的感情的作用。
參考資料
  • 1.    朱立元主編.美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04:第650頁
  • 2.    蔣孔陽主編;《哲學大辭典·美學卷》編輯委員會編. 哲學大辭典 美學卷[M]. 1991 第39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