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聞者咋舌

鎖定
聞者咋舌,漢語成語,拼音是wén zhě zé shé,意思是聽到別人講的話,咬住自己的舌頭;形容聽到的人都震驚得不敢出聲。出自《明史·盛寅傳》。
中文名
聞者咋舌
拼    音
wén zhě zé shé
出    處
明史·盛寅傳》
注    音
ㄨㄣˊ ㄓㄜˇ ㄗㄜˊ ㄕㄜˊ

聞者咋舌成語註釋

聞:聽到;咋舌:咬住舌頭。 [1] 

聞者咋舌成語出處

明史·盛寅傳》:“寅復吟唐人詩‘長安有貧者,宜瑞不宜多’句,聞者咋舌。” [1] 

聞者咋舌成語用法

示例
《清史稿·傅山傳》:“既而曰:‘使後世或妄以許衡、劉因輩賢我,且死不瞑目矣!’聞者咋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