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耕藉

鎖定
耕藉,讀音為gēng jiè,漢語詞語,亦作“ 耕耤 ”。 古時每年春耕前,天子、諸侯舉行儀式,親耕藉田,種植供祭祀用的穀物,並以示勸農。
中文名
耕藉
拼    音
gēng jiè
注    音
ㄍㄥ ㄐㄧㄝ ˋ
出    處
禮記·祭義》

目錄

耕藉解釋

亦作“耕籍”。亦作“耕耤”。 [1]  古時每年春耕前,天子、諸侯舉行儀式,親耕藉田,種植供祭祀用的穀物,並以示勸農。歷代皆有此制,稱為耕藉禮或籍田禮。
據《禮記·月令》,其禮為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至清末始廢。

耕藉出處

禮記·祭義》:“耕藉,所以教諸侯之養也。”
《宋書·禮志一》:“晉武帝末,有司奏:‘古諸侯耕籍百畝,躬秉耒耜,以奉社稷宗廟,以勸率農功。今諸侯治國,宜修耕籍之義。’”
《舊唐書·禮儀志四》:“玄宗欲重勸耕藉,遂進耕五十餘步,盡壠乃止。”
《清史稿·禮志二》:“乾隆三年,帝初行耕耤禮,先期六日,幸豐澤園演耕,屆日饗先農,行四推。”
參考資料
  • 1.    耕藉  .在線新華字典[引用日期2019-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