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翠皮裏脊

鎖定
翠皮裏脊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菜,屬於豫菜系。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後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和止消渴。 豬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於津液不足引起的煩躁、乾咳、便秘和難產。
中文名
翠皮裏脊
口    味
營養味美
主要食材
裏脊肉,西瓜皮
輔    料
雞蛋清、料酒、濕澱粉

翠皮裏脊製作

配料/主料:西瓜皮裏脊肉
調味料:雞蛋清、料酒、濕澱粉 操作:
翠皮裏脊 翠皮裏脊
1. 將新鮮西瓜皮削去青皮,切成絲,加少量鹽拌勻,醃漬片刻後擠去鹽水。
2. 裏脊肉切成細絲,放入碗中,加料酒、鹽、蛋清、濕澱粉拌和上漿。
3. 炒鍋,用中火將油燒至六成熱時,下入肉絲劃散,待肉絲髮白時撈出瀝油。
4. 原鍋留餘油加少量清湯燒開,放入西瓜皮絲和肉絲顛鍋翻幾下,用濕澱粉勾芡出鍋即可。
提示:肉絲在入鍋炒之前,用蛋清、濕澱粉料酒、鹽上漿,可以使炒出的肉絲保持鮮嫩的口感。

翠皮裏脊原料介紹

豬肉是目前人們餐桌上重要的動物性食品之一,豬脊肉含有人體生長的發育所需的豐富的優質蛋白脂肪維生素等,而且肉質較嫩,易消化。
豬舌 豬舌

翠皮裏脊營養分析

豬肉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豬肉可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翠皮裏脊相關人羣

一般人都可食用;
濕熱痰滯內藴者慎服;肥胖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翠皮裏脊製作指導

1. 處理裏脊肉時,一定要先除去連在肉上的,否則不但不好切,吃起來口感也不佳;
2. 質嫩無筋,都是瘦肉,加工性好,可切片、切絲、切丁,炸、餾、爆、炒都可;
3. 豬肉要斜切,豬肉的肉質比較細、筋少,如橫切,炒熟後變得凌亂散碎,如斜切,即可使其不破碎,吃起來又不塞牙;豬肉不宜長時間泡水;
4. 豬肉烹調前莫用熱水清洗,因豬肉中含有一種肌溶蛋白的物質,在15攝氏度以上的水中易溶解,若用熱水浸泡就會散失很多營養,同時口味也欠佳;
5. 豬肉應煮熟,因為豬肉中有時會有寄生蟲,如果生吃或調理不完全時,可能會在肝臟或腦部寄生有鈎絛蟲。

翠皮裏脊食療作用

味甘鹹、性平,入脾、胃、腎經;
補腎養血,滋陰潤燥;

翠皮裏脊注意事項

1. 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因為茶葉的鞣酸會與蛋白質合成具有收斂性的鞣酸蛋白質,使腸蠕動減慢,延長糞便在腸道中的滯留時間,不但易造成便秘,而且還增加了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的吸收,影響健康;
2. 在肉鋪中往往有上肉、中肉分別標示,此時只要看肉的顏色,即可看出其柔軟度。同樣的豬肉,其肉色較紅者,表示肉較老,此種肉質既粗又硬,最好不要購買,而顏色呈淡紅色者,肉質較柔軟,品質也較優良。
3. 生豬肉一旦粘上了髒東西,用水沖洗是油膩膩的,反而會越洗越髒。如果用温淘米水洗兩遍,再用清水沖洗一下,髒東西就容易除去了;另外,也可拿來一團和好的麪粉,在髒肉上來回滾動,很快就能將髒東西粘走。
4. 種豬肉質量低劣,煮不爛,味道差。識別方法:1、肉皮厚而硬,毛孔粗,皮膚與脂肪之間幾乎分不清界限,尤其以肩胛骨部位最明顯,去皮去骨後的脂肪又厚又硬,幾乎和帶皮的肉一樣。2、瘦肉顏色呈深紅色,肌肉纖維粗糙,紋路清,水分少,結締組織較大。

翠皮裏脊豬肉貯存

1、將肉切成肉片,放入塑料盒裏,噴上一層料酒,蓋上蓋,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可貯藏1天不變味。
2、將肉切成片,然後將肉片平攤在金屬盆中,置冷凍室凍硬,再用塑料薄膜將肉片逐層包裹起來,置冰箱冷凍室貯存,可1個月不變質。
3、將肉切成肉片,在鍋內加油煸炒至肉片轉色,盛出,涼後放進冰箱冷藏。
4. 由於豬肉也含有腥味,因此有很多人也不喜歡,這是由於脂肪經過長時間所產生的油臭味,然後具有光澤且按壓住時具有彈性者,即是新鮮的肉;肉質不堅實,而顏色不新鮮者,其包含在肉中的脂肪無論如何烹調也不會好吃,脂肪一旦氧化之後,便容易引起胃部的不適。豬肉變質的期限比牛肉快三倍,保存時應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