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美吉多戰役

(古埃及與猶太人的戰役)

鎖定
美吉多戰役,發生於公元前609年。埃及法老尼科二世在此戰中擊敗了猶太王國,殺死了猶太君主約西亞。
名    稱
美吉多戰役
發生時間
公元前 609年

目錄

美吉多戰役事件背景

美吉多平原是地區內的制高點 美吉多平原是地區內的制高點
公元前609年,亞述殘軍已經從慘遭毀滅的都城尼尼微退出,逃到兩河流域北部的哈蘭據守。殺紅眼的新巴比倫-米底聯盟也尾隨而至,力爭不給死敵以任何翻身機會。眼看即將形成的近東平衡要被打破,埃及法老尼科二世決定出手,親率大軍前往兩河流域實施救援。計劃順便也將先祖曾經統御過的敍利亞拿下,完成埃及再帝國化的最後一塊拼圖。當然,這就意味着他們需要通過約書亞(約西亞)的猶太國領地。
約書亞的部隊 相比過去的先輩並無任何顯著提升 約書亞的部隊 相比過去的先輩並無任何顯著提升

美吉多戰役經過

面對突然從弱側殺來的埃及軍隊,猶太國內的巴比倫派獲得暫時勝利,成功壓倒了親埃及勢力。約書亞更是下令全國動員,準備在戰略位置要緊的美吉多平原擋住對方。這片毗鄰基順河的高地,能讓佔據者俯覽周遭的廣袤區域。有限的空間卻只能容納最多數千名士兵駐紮,所以對數量不足的猶太國更加有利。儘管埃及人選擇從附近通過,就意味着他們不會威脅耶路撒冷,但約書亞卻不肯讓他們輕鬆通過。
尼克二世的軍隊 相比過去的埃及有了明顯進步 尼克二世的軍隊 相比過去的埃及有了明顯進步
然而,尼克二世早就為東出西奈半島而籌備許久。除了作為戰車兵踴躍出徵的青年貴族,還有依附於他們的輕騎兵扈從和常備弓箭手。大批青壯年平民也會照古埃及傳統,被迅速徵召為主力步兵,且在正式出征前進行高強度的短期特訓。來自努比亞利比亞的同盟軍,繼續為法老的部隊提供斥候和各類高素質輕裝突擊力量。至於瑙克拉提斯城的希臘軍事移民,也在額定的重步兵方陣外,還建造了大批早期的三列槳戰艦。
美吉多是埃及軍隊北上哈蘭的必經之路 美吉多是埃及軍隊北上哈蘭的必經之路
因此,整支軍隊會盡可能地沿着地中海岸行進,靠海運提高後勤自給率。只是由於古代的道路承載能力有限,才被迫分出部分陸軍到更靠內陸的區域前進。無法繞開的美吉多平原,就整支移動大軍的側翼威脅。
猶太人口實際上非常有限 猶太人口實際上非常有限
當年夏初,嚴陣以待的猶太王國軍隊開始引起埃及人注意。雖然法老的使節再三強調,本方無意威脅或攻擊猶太城鎮,卻架不住約書亞的堅定態度。後者也親自登上1輛戰車,充當整支部隊的定海神針。由於眼前的戰場面積有限,所以在理論上能磨平埃及方面的數量優勢。但對方給予的強勢迴應,還是完全超出自己的經驗和預料。
猶太軍隊依然秉持舊式的西亞風格 猶太軍隊依然秉持舊式的西亞風格
作為典型的西亞小邦武裝,猶太國軍隊必須用貴族駕駛的戰車主導全面進攻。當首輪衝鋒的車輛殺入敵陣,才會讓大縱深的步兵方陣擴大戰果。包括弓箭手在內的輕裝力量,會以散兵線模式增援駕車貴族,並在遭遇重壓時選擇退避三舍。然而,這些套路不僅早已為埃及對手所熟悉,也不足以應付後者的改良版本。
埃及輕車 正是為針對西亞重型戰車而設計 埃及輕車 正是為針對西亞重型戰車而設計
自掌握全套技術以來,埃及戰車就以靈活輕便而著稱。他們同樣會率先加速出動,卻在遭遇體積更大的西亞同僚後就調頭撤退,交給徐徐前進的步兵縱隊收拾。在擁有早期希臘重步兵和輕裝騎手後,埃及軍陣的兩翼攻勢也就變得更為迅猛,完全凌駕於猶太對手的固步自封。再算上埃及士兵的訓練、供養與數目優勢,勝利的天秤也就很難向着猶太方面傾斜。
猶太王國與晚期埃及的佈陣差異 猶太王國與晚期埃及的佈陣差異

美吉多戰役結果

勇氣可嘉的約書亞國王,就在戰鬥中被箭矢命中,不得不由僕人扶下戰車。臨死前被提前預備好的另一輛車送回耶路撒冷,最終在確信自己抵達都城後才斷氣。由他一手召集的軍隊,也慘遭埃及方面的屠戮。
約書亞自己也死於戰役中的箭傷 約書亞自己也死於戰役中的箭傷
由於數百年前的埃及軍隊,就曾在這裏擊敗迦南聯軍,所以這場短促的交鋒通常被後世稱為第二次美吉多戰役。得勝後的尼克二世,繼續率兵北上美索不達米亞,卻未能阻止哈蘭城的陷落。作為補救措施,法老的軍隊又控制了部分敍利亞小邦,並在返程中光顧耶路撒冷。不僅將猶太國扶持了親埃及派國王,還將原本的親巴比倫派繼位者抓回本土。這段並不完美的東方征程,足以算是晚期古埃及文明的迴光返照。
短暫復興的猶太王國 難逃周邊強權的肆意擺佈 短暫復興的猶太王國 難逃周邊強權的肆意擺佈
猶太王國則在之後的一段時間內,完全淪為鞏固西奈半島的埃及藩屬。直到新巴比倫的軍隊奪取絕對優勢,他們的厄運才將由尼布甲尼撒二世所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