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羊羔酒

鎖定
羊羔酒是中華傳統名酒,亦稱羔兒酒、羊酒。起源於漢魏,興盛於唐宋,元時暢銷海外,《本草綱目》等古代典籍和詩歌中,都有它的記述。清朝學者李汝珍在長篇小説《鏡花緣》中,提到欒城羊羔酒,列為 55 種名酒之一。民間傳説欒城羊羔酒釀造興盛於唐朝,曾用為貢品 [6] 
欒城羊羔酒是一種在釀造工藝中添加了羔羊肉發酵而成的黃酒,距今約有2000多年的釀造歷史。 [9] 
“南有花雕,北有羊羔”,欒城羊羔美酒已經成為石家莊著名的地方特產 [8] 每逢冬季,欒城當地人有飲用羊羔美酒的習俗,欒城羊羔美酒還於2009年被評為石家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5] 
中文名
羊羔酒
外文名
Lamb Wine
別    名
羊羔美酒 [5] 
羔兒酒 [5] 
羊酒 [5] 
地    位
中華傳統名酒
描    述
具有藥香、果香、肉香、曲香、酒香和北方黃酒特有的芳香 [4] 
主要原料
嫩肥羊肉、杏仁、木香、酒麴、糯米等 [1] 
起源時期
漢魏時期
類    型
黃酒 [4] 
產    地
欒城 [4] 
酒精含量
17%至24% [7] 

羊羔酒歷史發展

羊羔酒飲於宮廷,皇家曾封“世襲御酒”;傳至民間,文人雅士淺斟吟誦。戲曲《空城計諸葛亮唱腔“我有羊羔美酒,犒賞三軍”;宋代名士陳起作有“羊羔酒呈朱叢瑞”多首詩;元代李德載《散曲》“金樽滿勸羊羔酒,不似靈芽泛金甌”;明代陳璉《歲寒軒賦》“醉飛觴而飲羊羔”。真可謂:佳釀激才情,詩詞炙人口,生活增雅趣,千載傳美名。
三國時諸葛亮以羊羔酒犒賞三軍,在《空城計》中,當司馬懿兵臨城下時,諸葛亮在城樓上唱到:“大開城門將您迎,我用羊羔美酒犒賞你的三軍。”
唐代羊羔美酒作為貢品進入宮廷,供皇帝享用,唐玄宗李隆基楊貴妃過二十歲生日時,從“沉香亭”貢酒中特意為楊貴妃選中了“羊羔美酒”以示祝賀,貴妃醉酒後,翩翩起舞,跳起了“霓裳羽衣舞”,玄宗酒興排擊奏樂
宋朝大文豪蘇東坡在同客人暢飲羊羔美酒時,揮筆寫下了“試開雲夢羊羔酒,快瀉錢唐藥王船”的精美詩句。
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在名著《本草綱目》中記載:“羊羔美酒健脾胃、益腰身、大補元氣”的滋補保健用品
清朝學者李汝珍在《鏡花緣》中記載羊羔美酒系欒城所產,並將羊羔美酒列為當時55種名酒之量。後來,由於種種原因,羊羔美酒曾一度失傳。
本草綱目》“宣和成殿真方,用米一旦,如常浸漿。嫩肥羊肉七斤,曲十四兩,杏仁一斤,同煮爛,連汁拌米。如木香一兩同釀”。一法,羊肉五斤煮爛酒浸一宿,入消梨十個,同搗取汁和曲米釀酒飲之。
遵生八箋》“糯米一旦,如常浸漿,肥羊肉七斤,曲十四兩,杏仁一斤,蒸去苦水。又同羊肉,多湯煮爛,留汁七鬥,拌前米飯,加木香一兩,同釀。不得犯水,十日可吃,味及甘滑”。
所採用的原料均為,糯米、黍米,浸漿煮後留汁,不得犯生水。這都是黃酒生產方法。此外必須加入肥嫩羊肉,否則就不稱之為羊羔美酒了。
正文圖片 正文圖片
自從羊羔美酒戴上官帽之後,便在文人墨客筆下生花,也成為了官宦人家獨享之美味,“有錢人家團團坐, 羊羔美酒笑顏開”。實質羊羔美酒就在這個時期大放光彩,自古文人多寂寞,風流逸士喜灑脱,一杯美酒談日月,半盞薄茶侃乾坤。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好酒釀幾年?天蒼蒼,地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羊鞭起處歌舞起,牧蓬圍處舉杯盞。醉酒當歌,人生幾何!一半是紅顏,一半是篝火。“彼粗人,但知銷金帳下,淺斟低唱,飲羊羔美酒耳”;“我雖比他尊貴,但綾錦紗羅也不過裹了我這枯株朽木,羊羔美酒,也不過填了我這糞窟泥溝”;“煙花爆仗之絢麗,羊羔美酒之醇厚;” “早預備下羊羔美酒犒賞你的三軍”;“西門慶起身梳洗,月娘備下羊羔美酒”。 “裴家堡有飲不完的羊羔美酒,吃不完的好魚大肉”。 文人騷客,詩酒風流。自古以來,酒便和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以別具一格的魅力演繹着人類的歷史文明。而貧民百姓可就望塵莫及了。到唐後期由於連年戰爭與饑荒,民不聊生。羊羔美酒便開始衰退,直至失傳。

羊羔酒製作方法

欒城羊羔酒選用黃米、羊肉、梨、杏仁等近十種原料,經過蒸、煮、攪拌、糖化、發酵等二十道工序加工而成 [9] 
釀製方法為選、洗、燙、浸、煮、鏟、燜、晾、落缸、發酵、加料、陳釀、壓榨、澄清等14步。
選:選原料,用當年生產的黍子和糯米為原料,選時間,以春季至初夏為最佳釀酒時間段。
洗:淘洗必淨,選用當天脱殼的米投入洗米缸中進行淘洗,淘洗至水清為止。
燙:以開水燙米至半熟,而後降温浸泡。
浸:10-24小時。
煮:將浸好的米倒入鐵鍋內,以足量水份,大鐵鍋木柴火蒸煮。
鏟:倒入鐵鍋內的米要不斷翻拌,以防糊鍋、夾生。
燜:為保質量蒸煮用水極少,必須燜飯30分鐘以上,使米全部熟爛為宜。
晾:專用工具晾飯,米飯不得落土。
落缸:所謂與眾不同之處就是落缸温度。要求高温落缸。
發酵:高度白酒①(70%以上)做缸敞口發酵,以陳小麥曲作糖化發酵。
加料:在發酵旺盛期加入事前準備好的羊肉、杏仁等。
陳釀:發酵結束,進行殺菌封缸封罐,進行陳釀6-12個月或更長。
壓榨:採用傳統木榨機壓榨,進行糟液分離。
澄清:自然澄清;出售:無需煎酒滅菌,永不酸壞。自然條件陳貯3-10年方可出售。
羊肉,一年生肥嫩小山羊。當天屠宰,祛除筋、骨、皮及油,冷水浸泡,加砂仁、豆蔻、陳皮、肉桂煮熟絞碎。杏仁,提前三天浸泡,每日換水兩次,除去苦水。煮熟絞碎。
整個釀造過程,所用器物必潔、所選穀物必精、所有用水必清、所用配料必實。
欒城羊羔酒的色澤為褐色、深褐,隨着貯藏時間的延長色澤會逐漸加深。酒,清亮、透明、具有光澤。具有純正黃酒香氣。 [1]  [6] 

羊羔酒傳承

欒城“羊羔美酒釀造工藝”已列入石家莊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 
程寶貴被認定為“羊羔美酒釀造工藝”石家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3] 

羊羔酒產地

羊羔酒系欒城特產之一。其酒配方獨特,用料考究,輔以名貴藥材釀造而成,醇香甘甜,低度綿厚。具有藥香、果香、肉香、曲香、酒香和北方黃酒特有的芳香,酸甜適宜。 [4] 
欒城羊羔酒是一種在釀造工藝中添加了羔羊肉發酵而成的黃酒,距今約有2000多年的釀造歷史。欒城羊羔美酒於2009年被評為石家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9] 
“南有花雕,北有羊羔”,欒城羊羔美酒已經成為石家莊著名的地方特產 [8]  。欒城羊羔酒外觀呈琥珀色,清亮透明,酒精含量較低,一般為17%至24%。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