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馬記數法

鎖定
羅馬記數法(Roman notation)是一種古老的記數法,指通行於古羅馬的一種特殊的十進制記數法。羅馬數字是歐洲在阿拉伯數字輸入之前使用的一種數字,這種數字採用羅馬字母,有四種基本符號:I(1)、X(10)、C(100)、M(1000)和三種輔助符號: V (5)、L(50)、D(500)。用來記數時,不用位值制而用加減制。相同數字並列時就相加,不同數字並列時,小數放在大數的右邊就作為加數;放在大數的左邊(限於基本符號),就作為減數。例如110記作CX,90記作XC。在數字上面畫一橫線或在數字的右下角寫一個字母m,就表示這個數字增值1000倍。按照這種記數法記較大的數十分冗長,例如,3888就要記作MMMDCCCLXXXVIII,書面計算更麻煩,故一般不通用 [1] 
中文名
羅馬記數法
外文名
Roman notation
所屬學科
數學
所屬問題
算術(命數法)
簡    介
通行於古羅馬的特殊十進制記數法

羅馬記數法基本介紹

羅馬數字只有七個符號:Ⅰ,Ⅴ,Ⅹ,L,C,D,M .它們依次代表1,5,10,50,100,500,1000.羅馬數字中沒有代表零的符號,也沒有進位製法則.它的每一位上的數各有兩個符號,一個表示該位的單位數,一個表示該位的中間數,如個位數的Ⅰ,Ⅴ,十位數的Ⅹ,L,百位數的C,D [2] 

羅馬記數法羅馬記數法的記數規則

羅馬記數法的記數規則如下:
1.高位在左,低位在右,例如151記為CLⅠ,1515記為MDXV。
2.任一位的非1非5的數都可用該位的符號寫出,小於5的數用並列的單位數記,大於5的數先用中間數記5,再用並列的單位數記大出的數,例如
347記為CCCXXXXVII,
2869記為MMDCCCLXVIIII.
3.為了簡化在記任一位中的4或9時出現4個並列的單位符號,可使用稱為減法原則的記數規則:把一個單位數記在同位的中間數前表示4,把一個單位數記在高一位的單位數前表示9,例如949記為CMXLIX,這種減法原則在古羅馬和中世紀很少使用,到近代才普遍使用。
4.在記大數時,可在所記數的上面加一條橫線表示這個數擴大一千倍,加兩條橫線表示這個數擴大百萬(即千千)倍等,例如
=95×1000=95000,
=54×1000×1000=54000000.
羅馬記數法的寫、讀、計算都不方便,早已被淘汰,而只是在一些特殊場合下作記數用 [2] 
參考資料
  • 1.    谷超豪主編.數學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08月第1版:第2頁
  • 2.    《數學辭海》編輯委員會. 數學辭海·第一卷.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第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