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伯特·穆齊爾

鎖定
羅伯特·穆齊爾(Robert Musil,1880年11月6日—1942年4月15日)奧地利作家。他未完成的小説《沒有個性的人》(德語:Der Mann ohne Eigenschaften)常被認為是最重要的現代主義小説之一。穆齊爾生長在一個頗有名望的家庭。17歲進維也納軍事技術學院,1903年進柏林大學攻讀哲學、心理學、數學和物理。1908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06年出版長篇小説《學生特爾萊斯的困惑》獲得好評。獲博士學位後放棄在大學任教機會,選擇了作家的職業,後又出版短篇小説集《協會》、《三個女人》以及劇本《醉心的人們》等。1930年出版潛心十年創作的鉅著《沒有個性的人》第一卷,1933年又出版了第二卷。希特勒上台後,他開始了流亡生活。1936年因中風險些喪命,由於疾病纏身,終未完成這部鉅著。
中文名
羅伯特·穆齊爾
外文名
Robert Musil
國    籍
奧地利
出生日期
1880年11月6日
逝世日期
1942年4月15日
職    業
作家
主要成就
1958年法國最佳外國小説獎 [1] 
代表作品
沒有個性的人

羅伯特·穆齊爾人物簡介

羅伯特·穆齊爾(1880—1942)是20世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17歲進入維也納軍事技術學院就讀,1903年進柏林大學攻讀哲學、心理學、數學和物理學,1908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2] 

羅伯特·穆齊爾出版作品

穆齊爾生前未得到應有的重視。五十年代後隨着《沒有個性的人》(本書是穆齊爾對科學的反思 [2]  )重新出版,他才引起西方文學界的廣泛關注。八十年代西方掀起穆齊爾熱。人們把他與弗蘭茲·卡夫卡、馬塞爾·普魯斯特、詹姆斯·喬伊斯並列為20世紀最重要的現代派作家。 [1] 
《沒有個性的人》書影 《沒有個性的人》書影
1999年,在德國由作家、評論家和日耳曼文學家各33名組成的評委會,提出了一份20世紀最重要的德語長篇小説排名表。按照規定,每個評委可以提出3本小説。總共有76部小説在這次評選表上有名,但得一票以上的小説只有27部。位居前5名榜首的是羅伯特·穆齊爾的《沒有個性的人》(35票),隨後是弗蘭茨·卡夫卡的《審判》(32票)、托馬斯·曼的《魔山》(29票)、阿爾弗雷德·德布林的《柏林亞歷山大廣場》(18票)和君特·格拉斯的《鐵皮鼓》(11票)。
《沒有個性的人》與馬賽爾·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被公認為20世紀最偉大的文學鉅著。法國女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把這部書當成她的“永久讀物”,捷克小説家米蘭·昆德拉更是推崇備至,認為這部“思考的小説”、“哲學的小説”為小説藝術開拓了無限廣闊的道路。
《沒有個性的人》是一部未完成的長篇小説,羅伯特·穆齊爾沒有寫完它。第一卷(包括第一部《一種序言》19章和第二部《如出一轍》104章)初版於1930年。穆齊爾寫作態度極其縝密,一些章節他修改竟達二十多遍,直到自己認為完全滿意時方肯罷休。在出版商的再三催促下,又有38章終於在1933年面世,這就是第二卷第三部(《進入千年王國》)。1938年,奧地利被納粹德國吞併,《沒有個性的人》隨之被列為禁書,第三部的另外20章(即第39章至第58章)的出版受到阻撓,羅伯特·穆齊爾被迫流亡異國。此後,穆齊爾生活在貧病交加之中。1942年4月15日,穆齊爾在瑞士日內瓦的寓所溘然長逝。就在他辭世的那天,他還在堅持潤色《沒有個性的人》的第二卷第52章《一個夏日的氣息》(Atemziigeeines Sommet’tages),而直到此時這部已經花費了他25年精力的鉅著離終曲還遙遙無期。
1940年,穆齊爾在日記中寫道:“我覺得末日在向我招手。”穆齊爾死後只留下一些書和他的兩箱手稿。沒有墳墓,骨灰按家族傳統灑在日內瓦附近的森林裏。
1943年,當穆齊爾的偉大傑作以《遺作殘稿》為名出版時,這位日後聲名卓著的奧地利作家已辭世整整一年。1952年,穆齊爾死後10年,著名出版家阿·弗裏澤首次整理出版了包括作者遺稿在內的新版《沒有個性的人》,全書共兩卷,2160頁(其中包括作者生前出版的第一卷的全部及第二卷的38章,共1075頁)。

羅伯特·穆齊爾人物評價

羅伯特·穆齊爾(1880—1942) 羅伯特·穆齊爾(1880—1942)
穆齊爾是一位終生遊離於主流文學社會之外、同時又勤奮多產的嚴肅作家。他的生平波瀾不驚,除了寫作和一項發明專利以及獲得過一次“克萊斯特獎”之外再沒有其他事蹟值得大書特書。換言之,這位純粹的知識分子的生存方式就是思想和寫作,屬於沒有生平的作家(Der Dichter’ohne Biographie)。海德格爾用來總結亞里士多德的精闢之言在他身上也非常適用:“他活過,他工作,他死了。”
穆齊爾的辛勤筆耕並沒有在他生前給他本人帶來太多的稱譽,只在第一部小説《學生特爾萊斯的困惑》發表後在評論界掀起過強烈的震動,但此後很快他就淡出了公眾的視線,以至他的去世竟然沒有在社會上激起絲毫的反響,各大媒體的主要注意力顯然都集中於彼時即將決定二戰命運的斯大林格勒的廝殺;而就在此前的15個月,現代主義意識流文學巨匠詹姆斯·喬伊斯在蘇黎世去世,新聞報刊和學術雜誌上鋪天蓋地地登滿了各種各樣的紀念文章;即便在第三帝國垮台以後,德國流亡作家如托馬斯·曼、布萊希特、阿諾德·茨威格、安娜·西格斯重新活躍於文壇的時候,穆齊爾的作品依然與讀者無緣。對於自己一生不被正規的文學學術界接納這一事實,穆齊爾不無怨懟之情,從他晚年的日記中我們便能充分感受到他的滿腹怨艾和牢騷憤恨(《日記》第一卷,921頁)。
事實上,即使在生前,穆齊爾也不能算是那種典型的“不能被同代人理解的作家”。在他生命的晚年就已經有“穆齊爾協會”成立,他曾獲得過各種文學和戲劇獎項。但他最終沒有逃脱經濟上的貧困和精神上的孤獨,也沒在廣泛意義上得到應有的重視。他大概沒有想到,自己的這部作品在去世後會獲得那麼大的讚譽。同為德語作家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馬斯·曼表示:“在當代德語作品中,我從未如此有把握確信後世的判斷。《沒有個性的人》毫無疑義是最偉大的……這本書的生命將會超出這幾十年,並會在未來獲得崇高的榮譽。”
有學者認為,在20世紀的作家中,能在知識淵博和視野開闊方面與他比肩的只有兩人:愛爾蘭的詹姆斯·喬伊斯和法國的馬塞爾·普魯斯特。與兩位文學巨匠相比,穆齊爾的獨特性在於,他在工程和哲學這兩大領域都是內行,其文學創作從這兩個領域吸取了豐富的營養。因此,他能夠就科學影響日常生活的能力進行深刻睿智的反思。 [2] 

羅伯特·穆齊爾穆齊爾與中國

穆齊爾生前對中國文化也較有了解。他閲讀過德國漢學家衞禮賢翻譯的老子《道德經》(耶拿,1921年),還為由衞禮賢翻譯、心理學家榮格註釋的《金花的秘密》(1929年)撰寫過書評。
1938年9月,德意志第三帝國與奧地利合併,穆齊爾被迫離開家園,經意大利流亡到瑞士蘇黎世。自1939年起,他的代表作《沒有個性的人》和散文集《生前遺稿》在納粹第三帝國被列入“有害的不受歡迎的作品”清單,遭到禁止。
隨着歐戰局勢的發展,流亡到瑞士的穆齊爾越發感覺歐洲非久留之地。為安全起見,他準備流亡上海。1939年正月三日,中華民國駐蘇黎世領事館為他開具了簽證。根據影印的照片資料得知,該簽證是由三等秘書李潤民簽署,可多次出入境,一年內有效,有效期至1940年1月2日,但只適用於中國的商業港口。
從留下的材料來看,穆齊爾還為他的中國之行作了一些文獻上的準備。這首先表現在他對當時中國的領導人蔣介石(1887~1975)的稱賞上。研究者在穆齊爾的剪報資料裏發現了一幅蔣介石的畫像。穆齊爾是從法文文獻中留意到關於蔣介石的消息的。關於蔣介石的剪報資料見於穆齊爾留下的第32冊日記本(大約記於1939年春到1941年底)中。
穆齊爾在他當時的日記裏讚賞蔣介石元帥是一位“淡泊寧靜的人物”,“是所有從事哲學和政治的軍人中最值得稱賞的人”(見《穆齊爾日記》第996頁)。
穆齊爾認識到“軍事在今日的作用”,認為“將軍是惟一能改變世界的人物”。他説:“蔣介石可能的優勢在於:他是個中國人!”
穆齊爾還從法文材料中將蔣介石最喜歡的儒家著作的段落翻譯成德語。在日記中,他還用相當的文字對蔣介石表示賞識。
在1942年1月中旬寫作的草稿《烏爾利希的後記》裏,在關於世界政治局勢的提綱中穆齊爾寫下了“中國可能的作用”等字樣。他並且説:“重要:讓烏爾利希同老子的商榷,這也是我的任務,這能夠被理解,將由烏爾利希事後完成。”(見羅沃爾特出版社1978年出版的阿道夫·弗雷瑟根據遺稿整理的《沒有個性的人》第二卷第1943頁)烏爾利希就是他著名的小説《沒有個性的人》中的主人公。
1941年11月30日,瑞士《新蘇黎世報》刊登了《中國的立場》一文,穆齊爾也把它剪貼下來,他寫了如下的批註:“禮儀的烏托邦:中國的靈活的——儒家式的禮貌”。中國的哲學家孔子、老子,在小説大師穆齊爾看來,與耶穌基督尼采一樣是“倫理家”。
後來的事實表明,穆齊爾未能將他流亡中國的計劃付諸實施,雖然持有簽證,但他沒有能夠來到遠在東方的上海。他在日內瓦繼續着他的鉅著《沒有個性的人》。1942年4月15日,穆齊爾即逝世於此,未能看到和平的曙光。

羅伯特·穆齊爾附錄

附錄一 :米蘭·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遺囑》中對羅伯特·穆齊爾的評價
在穆齊爾那裏,一切都成為主題。關於存在的提問。如果一切成為主題,背景便消失,有如在一幅立體派畫上,只有背景。正是在將背景的取消中,我看到了穆齊爾所進行的結構性革命,重大的變化通常有一種不引人注目的表象。其實,思索的長度,段落的慢節奏,給了《沒有個性的人》一種“傳統式”行文的表象,沒有顛倒年代順序,沒有喬伊斯式的內心獨白,沒有取消標點,沒有破壞人物與情節。在近兩千多頁中,人們跟隨着年輕知識分子烏爾裏希的簡單故事,他與幾個情人出出入入,遇見幾位朋友,在一個嚴肅又怪涎的協會里工作。在這裏,小説以一種幾乎難以察覺的方式,遠離了真實性並變為遊戲,協會的目的是準備慶祝皇帝的生日,一個為1918年計劃的偉大的“和平節日”。一個滑稽可笑的炸彈放進小説的底基。每一種小的境況都在它的行程中似乎被固定不動,為的是被一個長久的注視所穿破,這個注視去詢問境況的意義,詢問怎樣去理解和思考它。
貢布羅維茨的作品,布洛赫的作品和穆齊爾作品以及卡夫卡的作品,當然,在它們誕生後30年才被發現,不再有必要的力量去吸引一代人和創造一個運動;它們由別的美學派別所闡述,後者在許多語言方面與它們對立,它們被尊重,甚至欣賞,但是沒有被理解,以致我們世紀小説歷史中最偉大的轉折的發生並沒有受到注意。
附錄二:瑪格麗特·杜拉斯與羅伯特·穆齊爾
我勸她(瑪格麗特·杜拉斯)讀《沒有個性的人》,這本書後來成了她的“永久讀物”。這個她脱口而出的詞使我大為震驚。她意識到了它的意義,並在晚上多次重複,然後又公開地到處説。她後來説:“我很喜歡普魯斯特,但我更喜歡穆齊爾。”穆齊爾成了一個無與倫比的作家……後來讀《阿卡塔》時,她對《沒有個性的人》的崇拜就表露無遺了。——[法]米歇爾·芒索:《閨中女友
附錄三:美國學者的觀點
2000年出版的《世界100位文學大師排行榜:有史以來最有影響的小説家、劇作家和詩人》([美]丹尼爾·S·伯特 著)一書中,羅伯特·穆齊爾名列世界100位文學大師排行榜第79位。排在他前面的是第78位的智利詩人巴勃魯·聶魯達,在他後面的是第80位的英國桂冠詩人丁尼生

羅伯特·穆齊爾人物觀點

關於“兩種文化”
按照英國學者C.P.斯諾1959年的説法,現時代存在着兩種文化(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分裂。填平兩種文化的鴻溝是很困難的。而穆齊爾的作品則體現了他解決兩種文化問題的進路,儘管那時“兩種文化”的説法尚未出現。
不過,人們對穆齊爾的真實意圖有着不同看法:穆齊爾説過兩種文化的分裂可以解決嗎?還是説,他超拔於兩種文化問題之上,而鼓吹一種新的存在秩序或“其他條件”,從而根本消弭兩種文化問題? [2] 

羅伯特·穆齊爾研究著作

2020年4月,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推出一本新書的線上版Robert Musil and the Question of Science:Ethics, Aesthetics, and the Problem of the Two Cultures(羅伯特·穆齊爾:倫理學、美學和兩種文化問題,羅伯特·穆齊爾研究專家、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人文學科高級研究所副所長、德語教授蒂姆·梅希根 著)。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