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京民

鎖定
羅京民(1956年1月31日 [33]  -2023年5月26日),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中國內地男演員、話劇演員、譯製片配音演員。 [3] 
羅京民16歲進入西安話劇院工作,1988年因參演由黃建新執導的故事片《輪迴》,開始正式進入影視劇行業。 [2]  從1990年參演的由潘欣欣執導的《平凡的世界》, [5]  到2000年出演的兒童劇情片《家在遠方》, [28]  羅京民在其中一直擔任配角。直到2006年,因在軍旅劇《士兵突擊》中扮演許三多的父親“許百順”一角而被觀眾所熟知,因此走紅。 [2]  2012年2月2日,羅京民主演的劇情片《孫子從美國來》上映, [17]  他本人也憑該片獲得第20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低成本電影男演員獎; [12]  2015年3月5日,其主演的喜劇片《全能囧爸》在中國大陸上映,羅京民憑該片獲得第七屆新人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34]  2022年6月24日,他參演的由劉江江執導、朱一龍主演的劇情片《人生大事》在中國大陸上映, [9]  並在2023年9月憑藉該片獲得首屆金熊貓獎最佳男配角獎提名。 [13]  羅京民還是譯製片配音演員,他的配音生涯中僅電視劇就多達2000部,電影也有20多部,他還和英達配過陝西話版的《貓和老鼠》。 [10] 
2023年5月26日,羅京民因病去世,享年67歲。 [2]  他的一生不僅塑造多個經典的熒幕形象,被影迷稱為“中國的摩根·弗里曼”,更有中國新聞網、新京報等多家權威媒體評價其“心疼後輩,是致力於‘傳幫帶’的前輩”, [16]  “儘管年過六旬,羅京民依舊堅持在演藝事業的一線奉獻自己的力量,被觀眾親切地稱為不可多得的‘老戲骨’”。 [2] 
本    名
羅京民 [33] 
外文名
Jingmin Luo [33] 
暱    稱
猴子、猴哥、中國的摩根·弗里曼 [3] 
性    別
[5] 
國    籍
中國 [33] 
出生地
陝西省西安市 [2] 
出生日期
1956年1月31日 [2] 
逝世日期
2023年5月26日 [2] 
星    座
水瓶座 [33] 
血    型
B型 [112] 
身    高
180 cm [112] 
體    重
70 kg [112] 
成名作品
士兵突擊 [3] 
代表作品
士兵突擊 [3] 
我的團長我的團 [4] 
孫子從美國來 [17] 
人生大事 [9] 
步入輝煌 [18]  展開
職    業
演員、話劇演員、譯製片配音演員 [3] 
所獲獎項
第20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低成本電影男演員獎 [16] 
第七屆新人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34] 
單    位
西安話劇院 [1] 

羅京民早年經歷

羅京民1956出生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年輕時性格活潑開朗,16歲便進入西安話劇院工作。因曾在話劇團的模擬表演課上表演過《動物園中的猴子》,形象生動逗趣。從此羅京民多了一個外號“猴子”,後來漸漸成為他的藝名。 [5] 

羅京民演藝經歷

羅京民正式入行

1988年,羅京民出演黃建新執導、王朔編劇的故事片《輪迴》, [7]  在裏面扮演“猴子”一角,這一年他開始正式從事影視劇工作。 [6] 

羅京民展露頭角

羅京民《平凡的世界》中飾演“王滿銀” 羅京民《平凡的世界》中飾演“王滿銀” [16]
1990年,羅京民參演潘欣欣執導的當代城鄉社會生活劇《平凡的世界》,在劇中飾演王滿銀一角。自此,羅京民開始了他長達20年的“黃金配角”生涯。 [5] 
1993年,羅京民與導演黃建新二次合作,出演由黃建新指導,馮鞏牛振華主演的喜劇電影《站直囉別趴下》,在其中扮演“小六子”。兩次合作他的戲雖不多,卻給黃建新留下深刻印象。在兩人30多年的相識中,黃建新對其評價四個字“人好戲好”。 [6] 
1994年,羅京民參演由西安電影製片廠製作,講述東北抗聯題材的抗戰片《步入輝煌》,這也是羅京民首次進入主演行列。 [8]  1997年,羅京民參演抗戰主題劇情片《白馬飛飛》。 [57]  1998年,他參演第一部正面描寫中國貪污犯子女的電視劇《至高權利》; [70]  同年他出演由莫伸、強小陸執導的反映國有大中型企業改革題材的電視劇《東方潮》。 [71]  2000年,羅京民與斯琴高娃共同主演兒童劇情片《家在遠方》。 [28] 

羅京民開始走紅

羅京民(左)《士兵突擊》中飾演“許百順” 羅京民(左)《士兵突擊》中飾演“許百順” [88]
2006年12月24日,羅京民因出演康洪雷執導、蘭曉龍編劇的軍事劇《士兵突擊》中許三多的父親“許百順”一角而被觀眾所熟知,因此走紅。但這一年,羅京民已年過半百。 [3]  該劇一播出便成為2007年國產電視劇收視冠軍。 [109] 
羅京民(左)《我的團長我的團》中飾演“獸醫” 羅京民(左)《我的團長我的團》中飾演“獸醫” [5]
2009年3月5日,羅京民再次與康洪雷、蘭曉龍合作,主演抗戰劇《我的團長我的團》,在劇中飾演老獸醫郝西川; [5]  隨後,參演孔笙執導抗日劇《生死線》, [81]  自此,羅京民已參與蘭曉龍“兵團線”三部曲的所有劇集的演出。 [5] 
2011年,羅京民再度與孔笙導演合作,參演年代創業劇《温州一家人》, [31]  該片2012年11月10日在央視一套播出,播出後成為2012年央視最火的電視劇。 [87] 
羅京民(左)《孫子從美國來》中飾演“爺爺” 羅京民(左)《孫子從美國來》中飾演“爺爺” [88]
2012年2月2日,羅京民主演的劇情片《孫子從美國來》在中國大陸上映, [17]  電影中他飾演一位因看護“洋孫子”而措手不及的獨居老藝人形象, [52]  憑藉該角色羅京民獲得第20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低成本電影男演員獎, [12]  而該片也在2013年的北京青少年公益電影節上獲得“青少年最喜愛的影片”獎。 [11] 
羅京民(左)《全能囧爸》中飾演“爸爸” 羅京民(左)《全能囧爸》中飾演“爸爸” [88]
2015年3月5日,羅京民主演的喜劇片《全能囧爸》在中國大陸上映, [20]  片中他飾演一位既兇悍又温柔,既機智又一根筋的“囧爸”形象,憑該角色羅京民獲得第七屆新人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34]  同年10月10日,羅京民參演的近代革命劇《潛行者》播出。 [68] 
羅京民(左)《山海情》中飾演“李老太爺” 羅京民(左)《山海情》中飾演“李老太爺” [88]
2018年12月26日 [67]  ,羅京民參演的根據馬伯庸同名小説改編的懸疑探秘劇《古董局中局》播出。 [29]  2020年11月6日,羅京民參演的由王偉執導的諜戰劇《隱秘而偉大》在中央電視台電視劇頻道首播; [30]  同年11月17日,他參演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中《青山不負人》單元。 [32]  2021年1月12日,羅京民參演的脱貧攻堅劇《山海情》在浙江衞視北京衞視東方衞視等多家衞視播出; [27]  同年7月17日,他特別出演的戰爭喜劇電影《另類民兵葛二蛋》在騰訊視頻上映,在該片中羅京民飾演一位心懷家國大義,不顧危險、全力支持兒女上陣殺敵的老父親形象; [26]  同年8月25日,他主演的劇情片《鄰里鄰醫》在北京開機,該劇由《孫子從美國來》的導演曲江濤監製。 [25] 
羅京民(右)《人生大事》中飾演“老莫” 羅京民(右)《人生大事》中飾演“老莫” [88]
2022年6月24日,羅京民參演的故事片《人生大事》上映,片中他飾演殯葬高手“老莫”一角。 [24]  2023年1月22日,羅京民參演的閤家歡喜劇《抬頭見喜》播出,劇中他飾演一位被孫子(王鶴棣飾)忽悠報培訓班的姥爺形象; [22]  同年5月26日,羅京民因病去世; [1]  同年6月10日,他參演的年代故事片《極寒之城》上映; [21]  同年9月8日,他參演的現代都市劇《鄰里鄰醫》在中國內地上映; [23]  同年9月,羅京民憑藉電影《人生大事》在第1屆金熊貓獎電影單元獲最佳男配角獎提名。 [13] 

羅京民多重身份

羅京民不僅是個影視劇演員,他的另一重身份是譯製片配音演員。截至2023年5月26日,在羅京民的配音生涯中,僅電視劇就多達2000部,電影也有20部之多。他還和英達一起配過陝西話版的《貓和老鼠》。 [10] 

羅京民代表作品

羅京民參演電影

羅京民參演電視劇

羅京民配音作品

部分羅京民配音作品
時間
作品名
配音
2001年
黑白大搏鬥 [14] 
旁白
1999年12月1日
12·1槍殺大案 [15] 
旁白
-
《貓和老鼠》陝西話版 [10] 
-

羅京民獲獎記錄

羅京民個人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作品
獲獎結果
2023-9
第1屆金熊貓獎電影單元-最佳男配角獎 [13] 
人生大事
提名
2014-11
第七屆新人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34] 
全能囧爸
獲獎
2013-5-15
第20屆最佳低成本電影男演員 [16] 
孫子從美國來
獲獎

羅京民人物評價

羅京民塑造了無數經典的熒幕形象,被影迷稱為“中國的摩根·弗里曼”。他愛崗敬業,一生為演藝事業奮鬥。為人低調,極少接受採訪,幾乎不參與綜藝節目的錄製。對羅京民而言,讓他記掛心上的,唯有“表演”二字。 [10]  (中國新聞網 評)
憑藉精湛的演技,羅京民塑造了無數經典的熒幕形象,被影迷稱為“中國的摩根·弗里曼”。 [110]  (中國新聞網 評)
儘管年紀大又一直病痛纏身,但羅京民從不拖累劇組的進程。拍攝期間,他痛風發作,疼到不能站立,只得拄拐行走。但只要到了鏡頭前,羅京民依舊會出色地完成拍攝任務。不僅如此,他還是心疼後輩、致力於“傳幫帶”的前輩。從業幾十年,羅京民甘當綠葉,踏踏實實演戲。 [16]  (中國新聞網 評)
儘管年過六旬,羅京民依舊堅持在演藝事業的一線奉獻自己的力量,被觀眾親切地稱為不可多得的“老戲骨”。 [2]  (新京報 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