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縣河鎮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轄鎮)

鎖定
縣河鎮,隸屬於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地處竹溪縣城東南部,東、東北與竹山縣的擂鼓鎮接壤,東南與新洲、兵營、匯灣3鄉為鄰,西臨水坪鎮,西距竹溪縣城18千米, [1]  區域總面積120平方千米。 [3]  截至2019年末,縣河鎮户籍人口為22401人。 [3] 
1949年,屬二區(水坪區);1996年,撤豐壩鄉,建縣河鎮。 [1]  截至2021年10月31日,縣河鎮轄22個行政村; [2]  鎮人民政府駐縣河農業示範場。 [1] 
截至2019年末,縣河鎮有工業企業2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6個。 [3] 
中文名
縣河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
地理位置
竹溪縣城東南部
面    積
120 km²
下轄地區
22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縣河農業示範場
電話區號
0719
郵政編碼
442316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車牌代碼
鄂C
人    口
22401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縣河鎮歷史沿革

1949年,屬二區(水坪區)。
1956年,成立紅專公社。
1959年,改稱豐壩公社。
1961年,改稱豐壩區。
1975年,複稱豐壩公社。
1984年,歸併馬家河鄉,組建豐壩區。
1987年,改稱豐壩鄉。
1996年,撤豐壩鄉,建縣河鎮。 [1] 

縣河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縣河鎮轄峯香壩、小田壩、龍堰河、柏臘樹埡、水田壩、明家灣、黃沙、募緣、明家祠、花石溝、富溪河、安家溝、青山、紅豐、先裕、大路溝、任家溝、惠家溝、大塘溪溝、三轉灣、六合21個行政村。 [1] 
截至2021年10月31日,縣河鎮轄22個行政村:小田壩村、豐香壩村、柏樹村、中心寨村、龍堰河村、募元村、六合村、水田壩村、黃沙河村、富溪村、花石溝村、大路溝村、仁家溝村、明家祠村、惠家溝村、塘溪溝村、明家灣村、安家溝村、青山村、先裕村、紅豐村、縣河村, [2]  鎮人民政府駐縣河農業示範場。 [1] 
2023年10月,經竹溪縣人民政府批准,縣河鎮富溪河村更名為富溪村 [4] 

縣河鎮地理環境

縣河鎮位置境域

縣河鎮地處竹溪縣城東南部,東、東北與竹山縣的擂鼓鎮接壤,東南與新洲、兵營、匯灣3鄉為鄰,西臨水坪鎮,西距竹溪縣城18千米, [1]  區域總面積120平方千米。 [3] 

縣河鎮地形地貌

縣河鎮境內大部分為低山丘陵地。地勢是四周高,中間低,由西北略向東南傾斜;最高點位於黑山寨,海拔1269.4米;最低點位於小田壩村,海拔346米。 [1] 

縣河鎮氣候

縣河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降雨分配不勻,夏季多暴雨,春季多澇,冬季少雪,無霜期長;多年平均氣温15℃,無霜期年平均240天,年平均降水量940毫米。 [1] 

縣河鎮水文

縣河鎮有竹溪河、縣河兩大流域穿鎮而過。

縣河鎮自然災害

縣河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大風、冰雹、暴雨、洪水等。乾旱幾乎年年發生,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86年7月11日—8月15日,連續乾旱33天,涉及境內小田、黃沙、青山、縣河、富溪河5個管理區,受災面積達12.9萬畝。洪災平均10年3遇,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99年7月28日,造成5.9萬畝農作物受災,減產四成以上。 [1] 

縣河鎮自然資源

2011年,縣河鎮有耕地35200畝,人均1.5畝。 [1]  縣河鎮有森林5000公頃,森林覆蓋率達農田播種52%;水能資源理論藴藏量為5萬千瓦,可開發量為2.2萬千瓦。

縣河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縣河鎮總人口有2344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900人,城鎮化率8.1%;另有流動人口3131人。總人口中,男性12761人,佔54.4%;女性10683人,佔45.6%;18歲以下3927人,佔16.8%;18—60歲16159人,佔68.9%;61歲以上3358人,佔14.3%;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縣河鎮人口出生率14.5‰,人口死亡率3.3‰,人口自然增長率11.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04.8人。 [1] 
截至2019年末,縣河鎮户籍人口為22401人。 [3] 

縣河鎮經濟

縣河鎮綜述

2011年,縣河鎮財政總收入280萬元,比2010年增長22.1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30.9萬元,比2010年增長12.3%。 [1] 
截至2019年末,縣河鎮有工業企業2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6個。 [3] 

縣河鎮農業

縣河鎮農業以種植水稻、小麥、玉米、蔬菜為主。2011年,縣河鎮農業總產值19256萬元,其中農業增加值9369萬元。縣河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縣河鎮生產糧食16568噸,人均706千克,其中水稻3833噸,小麥1354噸,玉米6468噸。縣河鎮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魔芋、茶葉等。2011年,縣河鎮蔬菜種植面積6510畝,產量3300噸;魔芋種植2010畝,產量1380噸;茶葉種植面積27165畝,產量642噸。縣河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縣河鎮生豬飼養量26955頭,年末存欄11716頭;羊飼養量2251只,年末存欄1137只;家禽年飼養量12.5萬羽。 [1] 

縣河鎮工業

縣河鎮工業以發電、食品、綠茶加工、礦石開採為主。2011年,縣河鎮工業總產值為15661萬元,其中工業增加值3443萬元,佔全鎮生產總值的23.5%;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82家,職工1146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778萬元,比2010年增長22%。 [1] 

縣河鎮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縣河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為64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1.7%;各項貸款餘額2200萬元,比2010年增長7.7%。 [1] 

縣河鎮社會事業

縣河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縣河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312人,專任教師15人;小學11所,在校生1000人,專任教師9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50人,專任教師2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縣河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480萬元,比2010年增長10%;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佔財政總支出的15%,比2010年提高13.7個百分點。 [1] 

縣河鎮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縣河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1個,各類文化專業户3户;農家書屋21個,藏書4.4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127人。 [1] 

縣河鎮醫療衞生

截至2011年末,縣河鎮有醫療衞生機構1個,門診部(所)42個;固定資產總值538萬元,專業衞生人員25名,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9人。2011年,縣河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4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9928人,參合率85.8%。 [1] 

縣河鎮社會保障

2011年,縣河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為130户,人數226人,支出53.9萬元,比2010年增長8.3%,月人均198.6元,比2010年增長11.43%;醫療救助112人次,民政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620人次,共支出資金13.1萬元,比2010年增長8.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495户,人數2255人,支出149.4萬元,比2010年增長3%,月人均55.2元,比2010年增長7.7%;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67人,撫卹事業費支出29.6萬元,比2010年增長8.7%;社會福利費支出291萬元,比2010年增長18%;福利院2所,牀位18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74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8300人,參保率78%。 [1] 

縣河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縣河鎮有郵政支局1處,代辦所1處;有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5個,固定電話用户1300萬户,寬帶接入用户385户。 [1] 
  • 給排水
截至2011年末,縣河鎮有淨水池1個,自來水供水管道2611米;年供水1.5萬立方米;主要道路兩側鋪設D600排水管道近8000米。 [1] 
  • 供電
截至2011年末,縣河鎮有供電所1座;售電量累計完成300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8%,供電可靠率98%。 [1] 
  • 園林綠化
截至2011年末,縣河鎮有花池17個,行道植樹達5000棵,綠化帶面積5600平方米。 [1] 

縣河鎮交通

縣河鎮境內有谷竹高速公路、305省道過道,以縣道水(坪)兵(營)路段為幹線,形成“三縱兩橫”的交通格局。 [1] 

縣河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縣河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地位於原縣河鋪而得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