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綺羅文昌宮

鎖定
綺羅文昌宮,位於雲南省保山市騰衝縣城南4千米的洞山鄉下綺羅村,地處風景如畫的綺羅河畔,始建於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系採用儒教文廟規制與道教宮觀相融合設計的組羣建築,建於形似“金龜”的小山丘之上。 [3] 
文昌宮佔地面積近5348平方米,坐南向北,有大門泮池、欞星門、前樓、、根星門、前樓正殿、啓聖樓、花園等建築,沿南北縱軸線依次排列。以正殿為中心,殿左魁星閣,殿右至聖樓沿東西橫軸線排列,其餘建築皆排列其前後左右各自構成四合院式的建築單元。文昌宮歷來為騰衝重要的儒道聖地,是儒道文化傳播的重要見證,其建築是當地建築的代表性傑作,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3-4]  [6] 
2013年3月5日,綺羅文昌宮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綺羅文昌宮
地理位置
雲南省保山市騰衝縣城南4千米的洞山鄉下綺羅村
所處時代
佔地面積
5348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1387-3-685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綺羅文昌宮歷史沿革

綺羅文昌宮始建於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由鄉人段堯俞倡建。
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綺羅文昌宮建成,後因兵戈蹂躪而坍塌。
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鄉賢李名重集資重修綺羅文昌宮。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增建啓聖樓。
清雍正五年(1726年),增建正殿、魁星閣,後歷有修葺。
清咸豐元年(1851年),重建綺羅文昌宮。
清康熙至光緒年間,經數度改建、擴建,形成現存規模。 [1]  [3]  [6] 

綺羅文昌宮建築格局

文昌宮佔地面積近5348平方米,坐南向北,有大門泮池、欞星門、前樓、、根星門、前樓正殿、啓聖樓、花園等建築,沿南北縱軸線依次排列。以正殿為中心,殿左魁星閣,殿右至聖樓沿東西橫軸線排列,其餘建築皆排列其前後左右各自構成四合院式的建築單元。文昌宮前拱高黎貢山,後連鷲嶺疊嶂回龍。其建築佈局嚴謹、重户疊拱、雕樑畫棟、飛檐翼張、構造精巧。 [3] 
綺羅文昌宮

綺羅文昌宮主要建築

  • 宮門
宮門為牌樓式大門,券門3道,中門門額嵌玉真慶宮”四字刻石;“禮門”“義路”分列其兩側。 [3] 
  • 泮池
泮池在大門內,為半圓形,池中方形石砌枱面,兩端以石拱橋連接,四周以石欄板圍護。 [3] 
  • 欞星門
欞星門在泮池南,牌坊式木結構建築,四楹3間,明間石鼓夾柱。額杭之上五層斗拱,製作較為精美。 [3] 
  • 朱衣樓
朱衣樓在欞星門後,單檐硬山頂穿鬥木結構建築。 [3] 
  • 文星殿
文星殿為朱衣樓後的中心建築物,重檐歇山頂抬梁式木結構建築,面闊3間,梁檐柱施以彩繪並飾浮雕透雕圖案。明間隔扇門6面,每面上部以團花根子為地,透雕施彩,以歷史故事為題材的“明刑驪教”“歷代義門”“範公書院”“提戈取印”“龍文鞭影”和“斐度還帶”等六組畫面,構圖勻稱,景物自然逼真,人物栩栩如生,雕刻刀法明快。 [3] 
  • 文昌殿
文昌殿內祀文昌帝君。正殿後為啓聖樓,重檐硬山頂穿鬥式木結構建築面闊三間,祀孔子父母牌位,樓後為小花園。 [3] 
  • 魁星閣
魁星閣在文昌殿左側,六角攢尖頂三重檐閣樓祀魁神;殿右至聖樓,六角攢尖頂三重檐閣樓,樓上祀孔子牌位,樓下祀鄉賢牌位。 [3] 

綺羅文昌宮歷史文化

騰衝人歷來把綺羅文昌宮視為騰南勝景,引以為自豪:“前拱筆峯而層巒聳攀,後連懿嶺而疊嶂回龍,秀水東來環流宛如帶......蓋騰南一巨觀也。”(引自文昌宮碑刻) [4] 

綺羅文昌宮文物價值

綺羅文昌宮是騰衝建築美學的高峯。歷史上是綺羅文化教育的中心,也是綺羅僑鄉先賢弘揚文化教育的歷史見證。 [4]  文昌宮歷來為騰衝重要的儒道聖地,是儒道文化傳播的重要見證,其建築是當地建築的代表性傑作,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6] 

綺羅文昌宮文物保護

1984年,綺羅文昌宮被騰衝縣人民政府公佈為首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1988年,綺羅文昌宮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五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2013年3月5日,綺羅文昌宮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綺羅文昌宮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綺羅文昌宮位於雲南省保山市騰衝縣城南4千米的洞山鄉下綺羅村。
  • 交通指引
騰衝縣內乘坐1路、2路B、7路、9路,保山學院站下車步行前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