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綏遠起義

鎖定
綏遠起義又稱九一九起義。是指1949年9月19日,國民黨綏遠省政府主席董其武部,根據毛澤東提出的“綏遠方式”,經過多方努力,率部6萬餘人,舉行起義,脱離國民黨政府,和平解放綏遠。
名    稱
綏遠起義
發生時間
1949年9月19日
地    點
綏遠
事    件
綏遠國軍起義,綏遠和平解放
綏遠是舊省名,現屬內蒙古自治區。解放戰爭時期,綏遠駐有國民黨綏遠省主席董其武的正規軍和非正規軍16個師6萬餘人。我軍平津戰役的勝利,在敵內部引起很大震動。根據當時的形勢,毛澤東提出以“綏遠方式”解決綏遠問題。
所謂綏遠方式,是指有意地保存一部分國民黨軍隊,讓它原封不動,或者大體上不動,對這一部分軍隊作暫時的讓步,以利於爭取這部分軍隊在政治上站在我們方面,或者保持中立,以便我們集中力量首先解決國民黨殘餘力量中的主要部分,在一個相當的時間之後,再去按照人民解放軍制度將這部分軍隊改編為人民解放軍。
綏遠董其武部原屬傅作義部。北平和平解放後,董其武即飛往北平,向傅作義表示願意和平解決綏遠問題。毛澤東十分關心綏遠問題,在關鍵時刻,特委託傅作義等從北京乘專車到歸綏市(今呼和浩特),幫助加速綏遠和平起義。1949年9月19日,以董其武為首的綏遠軍政幹部和地方各族各界代表39人聯名通電,率部6萬餘人舉行起義,宣佈脱離蔣介石反動集團,綏遠和平解放。
綏遠的和平解放,中共中央、毛澤東創造性地提出的“綏遠方式”,對當時全國尚未解放的地區起到了獨特的示範作用,開創瞭解放戰爭取得決定性勝利後,我軍解決殘餘國民黨軍的一種新的方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