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絳河

(海河水系漳河上源濁漳河的支流(山西屯留))

鎖定
絳河,是海河水系漳河支流濁漳南源的一條最大支流,發源於太嶽山脈的盤秀山,流經山西省長治市沁縣、屯留區,在屯留區東司徒村南匯入漳澤水庫。河長81.2公里,流域面積887.4平方公里,主河槽縱坡2.1‰。 [1] 
絳河河道蜿蜒曲折,主流擺動頻繁。河道下游段受漳澤水庫回水影響淤積嚴重,行洪不暢。流域內建有屯絳水庫和張家溝水庫,利於下游灌溉。 [2] 
(名片圖:絳河屯留區段 [3] 
中文名
絳河
所屬水系
漳河支流濁漳河南源支流
地理位置
山西省東南部
流經地區
山西省長治市沁縣、屯留區
發源地
山西省長治市屯留區
主要支流
棗臻河
主要支流
西曲河
餘吾河
雞鳴河
河    長
81.2 km
流域面積
887.4 km²
河    口
屯留區東司徒村南

絳河水系概況

絳河河道走向

絳河是濁漳河南源最大的一條支流,它分為南、北兩源。北源也稱庶紀河,始於沁縣西南部南泉鄉里莊村北的官道溝和西溝村北,分別經大平村和庶紀村,在下安莊匯合,向南流入屯留區張店鎮,過宜林後改向東南流。當地習慣上以南源為絳河主源,南源始於屯留、安澤交界處盤秀山西北屯留區張店鎮煙火溝,向東北方向流經八泉、七泉、西石、張村等村,在張店鎮張店村南與北源匯合。絳河自西向東,橫貫屯留區全境,經過丈八廟、牛王廟、店上、河神廟、屯留區城、崔邵等村鎮,在該縣東司徒村南注入濁漳河南源的漳澤水庫。沿途有下立寨河、城咀河、棗臻河、西曲河、餘吾河、雞鳴河等20餘條小支流匯入。 [2] 
絳河屯留縣城區段 絳河屯留縣城區段 [4]

絳河河道特徵

絳河全長84.9km,流域面積876.1平方公里(其中屯留819.4 平方公里,沁縣43.7 平方公里,長子6.8 平方公里,安澤6.2 平方公里)河流比降從裏莊至牛王廟為1/300-1/600,牛王廟至店上為1/300一1/600,河神廟至匯入濁漳南源河口處為1/400一1/1000。屯絳水庫(店上)以上河道為典型的山區河流,坡降大,河牀深:屯絳水庫以下河流進入丘陵地區,河牀為細砂組成,河寬50---60米。河道蜿蜒曲折,主流擺動頻繁。河道下游段受漳澤水庫回水影響淤積嚴重,行洪不暢。 [2] 

絳河支流

餘吾河,又稱交川河,是絳河的一級支流。餘吾河發源於屯留區余吾鎮交川村西北的白龍坡,自北而南,流經交川、上蓮、李村、餘吾等村,在餘吾村北折向東南,經徘後河、蘇村,在河頭橢匯入絳河。河流全長20公里,河寬5~15米,流域面積101平方公里。 [2] 
雞鳴河,發源於西賈鄉張莊、河北店一帶,流經司徒、東西魏村、古城溝、下李高、南北宋村、東西鳴水等村,匯入絳河。 [5] 

絳河氣象水文

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620米,降雨年內分配不均,七、八、九月降水量佔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年最大降雨量為750米,年最大降雨量490米,流域內年平均氣温9·1℃,最高温度37.4℃,最低温度零下22℃。流域多年平均蒸發量1588米。
絳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約7500萬立方米,年徑流年際分配不勻。根據屯絳水庫統計資料,水庫壩址多年平均徑流量5220萬立方米,實測最大年徑流13600萬立方米(1971年),實測最小年徑流僅1110萬打,豐枯比達12.3。絳河清水流量約0.5~0.8 立方米/秒,河流一般在12月下旬封凍,次年2月末3月初開河。屯留是個傳統農業縣,工業不發達,絳河流域地表水體基本無污染。據l998年監測結果,絳河北張店、東司徒二個斷面水質均符合二類水標準。
北張店水文站,1959年建在主流上游的張店鎮張店村,觀察年限達50多年,為該流域的水文氣象情況,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2] 

絳河水利工程

屯絳水庫 屯絳水庫 [6]
主要有屯絳水庫,壩址在屯留區河神廟鄉店上村西,設計總庫容4287萬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405.3平方公里,年徑流量為4332萬立方米。流域形狀呈扇形,為東西走向,地貌為土石山區。壩址以上流域面積中石山區315平方公里,土石山區59平方公里,黃土丘陵區21平方公里,森林區10平方公里,流域內森林區僅佔總流域面積的2.5%,流域內水土流失相當嚴重,多年平均輸砂量0.064萬立方米。屯絳水庫始建於1958年1月,同年8月竣工,工程等級為三級。水庫總庫容4287萬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為主,兼工農業供水、水產養殖為一體的綜合性中型水庫。水庫樞紐工程主要有大壩、溢洪道、輸水泄洪洞及壩下放水洞。1963年進行了樞紐工程改造,重建輸水泄洪洞,增設現右岸正常溢洪道。1989年在省市水利部門的支持下,又對大壩、溢洪道進行了為期二年零六個月的除險加固改造,防洪標準由百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並增設了測壓管與沉陷位移樁兩項觀測設施。2001年對正常溢洪道底板及側牆進行了改造,累計加固投資800萬元。2009年9月至2011年7月對水庫進行了除險加固改造,概算總投資2687萬元,對溢洪道、壩下放水洞進行了改建,對大壩、輸水泄洪洞進行了加固改造,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設計,1000年一遇校核。 [1] 
屯留縣張家溝水庫 屯留縣張家溝水庫 [7]
張家溝水庫,位於濁漳河南源絳河支流上,地處屯留區吾元鎮張家溝村。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的小(2)型水庫,大壩為均質土壩,最大壩高11.8米。 [7] 

絳河流域概況

絳河地形地貌

絳河流域西部為土石山區,東部為河流階地,總的地勢為西高東低。流域內最高點為屯留、安澤交界處的盤秀山,海拔1573.8米;最低點為東司徒村南的絳河河谷,海拔902米。流域北隔分水嶺與濁漳西源相鄰,最高峯為老爺山,海拔1266米,流域南與嵐水洞流域相鄰。 [2] 

絳河社會經濟

絳河流域涉及長治市的沁縣、長子、屯留三縣和臨汾市安澤縣,屯留區部分佔了93.5%的流域面積。流域內屯留部分涉及張店、河神廟、麟絳、餘吾、李高及上村六個鄉鎮,2009年,總人口14.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5萬人,農業人口13.2萬人,除張店鎮人口分佈分散外,其它五鄉鎮都比較集中,且人口密集度也高。是長治市重要的產糧基地。屯留區城坐落在絳河南岸,是絳河流域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中心。流域內土地肥沃,耕作條件好。農作物種植以小麥、玉米為主。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