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紹衣堂和橫山塔

鎖定
紹衣堂和橫山塔,位於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橫山鎮高山村東塢自然村,紹衣堂始建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佔地面積234平方米,橫山塔始建於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佔地面積50平方米,兩建築並稱“張氏雙塔”。 [1]  [3] 
紹衣堂坐北朝南,原有四進,現存前兩進,面闊12.5米,進深18.7米;橫山塔為八面七層仿樓閣式空心磚塔,現存高度為28.3米,內徑3.5米,壁厚1.2米。紹衣堂和橫山塔紀年確切,保存狀況較好,整體藝術性較高,對浙江明代建築和江浙風水塔的研究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1] 
1989年12月,紹衣堂和橫山塔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2013年3月5日,紹衣堂和橫山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紹衣堂和橫山塔
外文名
Shaoyi Hall and Hengshan Tower
地理位置
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橫山鎮高山村東塢自然村
所處時代
明代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全天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1008-3-306
紹衣堂佔地面積
234平方米
橫山塔佔地面積
50平方米

紹衣堂和橫山塔歷史沿革

紹衣堂和橫山塔紹衣堂

明洪武二年(1369年),張浚九世孫張彥機始遷東塢,並建紹衣堂。 [3] 
20世紀70年代,紹衣堂後兩進和門樓被拆毀,僅存前兩進。 [3] 
1985年4月,紹衣堂被龍游縣文物部門文物普查時發現,並作為重點對象登記備案。 [3] 

紹衣堂和橫山塔橫山塔

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六月,張氏族人主持修建橫山塔。 [3] 
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橫山塔竣工。 [3] 
1985年4月,橫山塔被龍游縣文物部門文物普查時發現,並作為重點對象登記備案。 [3] 
2006年,浙江省文物局、龍游縣人民政府對橫山塔實施全面維修工程。 [3] 
2009年,橫山塔全面維修工程竣工。 [3] 

紹衣堂和橫山塔建築特色

紹衣堂和橫山塔紹衣堂

紹衣堂現存兩進三開間,坐北朝南偏東(165°),硬山頂。通面闊12.50米,總進深18.70米,佔地面積234平方米。正門兩側有雙獅戲球圖案的青石抱鼓石一對。抱鼓石高1.84米,長1.7米,厚0.3米,下部為須彌座,上為雙獅戲球浮雕,有殘損,反面鼓四周飾纏枝花卉,中間為風火輪。建築左右內山牆為實砌,外山牆為空鬥牆,內外牆之間內空為85釐米,梭柱、極形礎,下用覆盆,三合土地面。
紹衣堂中二檁間設有略帶弧形的小梁相連,兩邊採用了形式活潑,猶如一埋頭弓背卷尾的魚狀,劄牽並與平身斗拱相邊,且劄牽下部又施用了斜撐,類似於宋、元建築中的上昂。撐頭上置鬥承託棕底,而撐尾則插入平身斗拱裏拽單翹上的要頭中。這種結構的獨特之處在於匠師們巧妙地將軟力學和幾何學中的理論運用到了建築中來。檁條、劄牽、斜撐組成了一個穩定的三角形,而且還能將頂部的重量通過斜撐化至額坊上,減輕了梁的受力度,較為合理地發揮了每個構件的作用。從美學的角度上看,如此設計,顯得非常自然入貼,毫無硬性造作之感。較為完美地將建築中的科學性和藝術性融為一體。 [3] 
紹衣堂 紹衣堂

紹衣堂和橫山塔橫山塔

橫山塔是明代風水塔較為典型的實例,整體藝術性較高,外部結構為仿木樓閣做法,每面設有倚柱、額仿、墨繪斗拱及各種墨繪圖案,其中第四層腰檐戧角上有龍頭形磚雕,錢獸一隻,這在明塔中非常少見。橫山塔歷經470多年,依然保存較好,充分體現了該塔設計建設選址的科學合理性。
橫山塔位於龍游縣橫山鎮南面的小山頂上,佔地面積為50平方米,為七層八面仿木樓閣式空心磚塔,塔總高28.27米,由塔基座、塔、塔剎組成。塔基座八面形,每面均雕刻不同圖案浮雕;塔身每層每面隱出闌額,隔面設壺門,三層以上內壁隔面設壁龕,腰檐用菱角牙子疊澀出檐,菱角牙子均為五重,翼角起翹,塔剎由覆缽、寶珠、相輪(僅存一重)、寶蓋等組成,有八根垂鏈與八角相連,整塔塔體逐層收分,比例適度。 [3] 
橫山塔 橫山塔

紹衣堂和橫山塔主要建築

紹衣堂和橫山塔紹衣堂

  • 第一進
第一進三開間,明間為正門,左右兩縫五架樑用三柱,山縫五架樑與明間相同,以脊檁為界,前為雙前架,後為廊用捲棚,上設覆水椽,平身科施斗拱兩攢,為五踩重翹,內出單翹,用斜撐承託捲棚棕與貓梁。正門左右抱鼓石一對,兩次間外牆有景繪圖案,左右各設小方窗一個。第二進為正廳,明間兩縫五架樑前後雙步用四柱,次間山縫穿鬥式五架樑,前後雙步用五柱,櫍形礎,下用覆盆,額坊上扶壁拱一斗三升,樑柱結點處。 [3] 
第一進建築 第一進建築
  • 第二進
第二進為正廳,明間兩縫五架樑前後雙步用四柱,次間山縫穿鬥式五架樑,前後雙步用五柱,櫍形礎,下用覆盆,額坊上扶壁拱一斗三升,樑柱結點處皆施丁頭拱或丁頭重拱承託。梁兩端淺刻單線龍鬚紋,明間除脊檁、上金檁外,其餘檁條下皮均雕飾花鳥圖案。 [3] 
第二進建築 第二進建築

紹衣堂和橫山塔橫山塔

  • 塔基座
塔基座用紅砂岩條石砌築,須彌座做法,八面形,每面長263釐米,高120釐米,束腰石板上浮雕各種圖案,表層風化嚴重,圖案模糊,大多有斷裂,僅存一塊完整。地宮形制不明,未發現人為擾動痕跡。 [3] 
  • 塔身
塔身為該塔主體部分,八面形,七層,每層除尺寸大小略有不同外,結構做法均相同,均由平座、正身和腰檐組成。每層隔面設壺門,三層起塔內隔面設壁龕,拿內無遺存,每層每面有墨繪倚柱、素坊及墨繪圖案,闌額上有墨繪鬥三升攀間斗拱一讚,轉角鬥拱二贊,斗拱上承託長替及坊,仿兩端升起,腰用菱角牙子疊澀出檐,兩端上弧,檐頂覆蓋平板磚,上壓筒瓦狀條磚,每層各角有風鋒掛勾遺蹟。 [3] 
第一層高5.37米,須彌座平面為八邊形,紅砂岩砌築,每邊長2.63米,高1.20米,束腰浮雕各種圖案。正身平面呈八邊形,每邊長2.38米,高2.33米,隔面設壺門一個,高1.93米,寬0.6米,塔身厚1.15米,壺門上部弧線內設呈葫蘆狀,每面有墨繪倚柱及墨繪圖案和墨繪斗拱。腰檐用菱角牙子疊澀出檐,共五層牙子,腰檐總高1.26米。 [3] 
第一層 第一層
第二層高3.62米,平座平面呈八邊形,每邊長2.46米,高0.08米,正身平面呈八邊形,每邊長2.26米,高1.95米,隔面設壺門,高1.54米,寬0.52米,塔身厚1.15米。腰檐用菱角牙子疊澀出,五層牙子,腰檐總高1.30米。 [3] 
第二層 第二層
第三層高3.12米,平座平面呈八邊形,每邊長2.37米,高0.08米。正身平面呈八邊形,每邊長2.18米,高1.81米,隔面設壺門,高1.38米,寬0.50米,塔身厚1.15米,內壁隔面設壁龕,壁龕高0.98米,寬0.49米,深0.50米。腰檐用菱角牙子疊澀出,其五層牙子,腰檐總高1.03米。 [3] 
第三層 第三層
第四層高3.12米,平座平面呈八邊形,每邊長2.28米,高0.08米。正身平面呈八邊形,每邊長2.07米,高1.80米,隔面設壺門,高1.39米,寬0.50米,塔身厚1.15米,內壁隔面設壁龕,壁龕高1.00米,寬0.49米,深0.50米。腰檐用菱角牙子疊澀出,其五層牙子,腰總高0.97米。 [3] 
第四層 第四層
第五層高3.16米,平座平面呈八邊形,每邊長2.17米,高0.08米。正身平面呈八邊形,每邊長2.03米,高1.76米,隔面設壺門,高1.30米,寬0.49米,塔身厚1.14米,內壁隔面設壁龕,壁龕高0.93米,寬0.49米,深0.50米壺門底後下0.65米,保存有原樓板擱柵6根,直徑約12釐米,東西向並行排列,西側保存有約三分之一樓板,厚約5釐米。腰檐用菱角牙子疊澀出,其五層牙子,腰檐總高0.97米。 [3] 
第六層:高3.09米,平座平面呈八邊形,每邊長2.14米,高0.08米。正身平面呈八邊形,每邊長1.93米,高1.76米,隔面設壺門,高1.30米,寬0.49米,塔身厚1.15米,內壁隔面設壁龕,壁龕高0.90米,寬0.49米,深0.50米。與壺門平,南北向有塔剎剎杆千斤梁一根,直徑約45釐米,下有直徑20釐米的輔梁兩根,呈東西向架設。腰檐用菱角牙子疊澀出檐,其五層牙子,腰檐總高0.96米。 [3] 
第七層高4.41米(含塔頂),平座平面呈八邊形,每邊長2.07米,高0.08米。正身平面呈八邊形,每邊長1.90米,高1.70米,隔面設壺門,高1.25米,寬0.48米,塔身厚1.13米,內壁隔面設壁龕,壁龕高0.70米,寬0.49米深0.50米。塔頂用磚實砌,高1.26米,檐口與腰做法相同總高1.07米。 [3] 
  • 塔剎
現存塔剎殘高238釐米,覆缽鐵鑄,分二層,下層有盆口,上層內收。上承寶珠,寶珠外有建塔銘文,上僅存相輪一重,剎杆已腐朽(塔內部分保存完整),有鐵鏈及寶蓋鐵環垂於塔頂外側。 [3] 
塔剎 塔剎

紹衣堂和橫山塔歷史文化

紹衣堂和橫山塔相關詩詞

明·張文介《陪劉月波翠光巖放舟》
仙岩清倚月光浮,最喜追陪長者遊。
殘雪欲消林外寺,小桃初放水邊樓。
翩翩野鶴心同遠,薄薄村醪興自投。
亦足夷猶忘日晚,何須滄海覓丹邱。 [3] 
明·張文介《雨霽登靈鷲峯》
積雨十日不出門,乍晴山色青滿軒。
偶登懸巖豁幽抱,清虛絕勝桃花源。
遠公素得張仙趣,一笑開樽對芳樹。
醉罷白雲猶未知,紛紛漫擁峯頭路。 [3] 

紹衣堂和橫山塔傳説軼事

橫山塔建成的這一年,橫山張氏族人張文愚,考中了進士。在紹衣堂中,仍可見到原掛在堂內的一方匾額,長230釐米,寬103釐米,匾上依稀可辨“金榜題名”四個楷書大字,落款為“嘉靖辛丑科”,應為當時表彰張文愚進士及第的實物。 [3] 

紹衣堂和橫山塔紹衣堂名

“紹衣堂”的堂名出自《尚書・康詔》:“今民將在低通乃文考,紹聞衣德言”,比喻承繼舊聞善事,奉行先人之德化教言。 [3] 

紹衣堂和橫山塔文物保護

1986年7月,紹衣堂和橫山塔被龍游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1989年12月,紹衣堂和橫山塔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2013年3月5日,紹衣堂和橫山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紹衣堂和橫山塔旅遊信息

紹衣堂和橫山塔地理位置

紹衣堂和橫山塔位於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橫山鎮高山村東塢自然村。 [1] 

紹衣堂和橫山塔開放時間

全天。 [3] 

紹衣堂和橫山塔交通線路

龍游縣內乘公交255路至橫山衞生院站下車,即可到達紹衣堂和橫山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