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紫雜銅

鎖定
紫雜銅是指各種純銅廢料,主要包括銅材加工廠和銅加工製造廠產生的純銅的邊角料、切頭、廢次材、半成品、線材、廢品等。
中文名
紫雜銅
外文名
Purple miscellaneous copper
釋    義
純銅廢料
應    用
生產銅合金和低氧、無氧銅杆
雜質元素
氧、硫、錫、碲、鉍等
來    源
產生的純銅的邊角料、切頭等

紫雜銅背景介紹

隨着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對銅及銅合金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銅消費國,銅消費量為全球的40%。但是,我國的銅礦資源十分稀缺,銅資源儲量只佔全球的5%,必須依靠進口銅精礦和電解銅、銅材和廢銅等途徑獲取金屬銅, 其成本相對較高。其實,銅是一種再生性能較好的金 屬材料,改進和提高廢銅的再生利用技術是緩解銅資源匱乏的有效途徑。

紫雜銅規格要求

1、特種紫雜銅(簡稱紫雜銅)的規格要求。直徑在1毫米或以上,不酸有或附有其他金屬和油漆等雜質的電銅線、界形線(不分長短)和廢彈帶銅及未使用過的電解銅(包括整塊或剪成小方塊的電解銅和陰極板上掉下來的大銅粒)等。
2、一般紫雜銅(簡稱紫雜銅)的規格要求。直徑在0.3毫米或以上的銅線和異形線,允許鍍有銅和油漆及焊接頭,但不允許有布、紗、橡膠、塑料、玻璃纖維等絕緣物資;廢舊紫銅板、管、棒、皮和紫銅器皿、用具、機體、錠塊、紫銅幣、絲布(單根直徑在0.3毫米或以上)以及使用過的電解銅。 [1] 

紫雜銅雜質及危害

紫雜銅作為含銅量較高的廢雜銅,可直接用於生產銅合金和低氧、無氧銅杆。一般利用紫雜銅生產低氧或無氧銅杆時,由於原料中存在氧、硫、錫、碲、鉍、鉛、鋁、鐵、鋅等雜質元素,易使產品出現晶粒粗大、組織疏鬆、氣孔和夾雜等鑄造缺陷,從而降低 了銅的導熱性、導電性和抗拉強度,嚴重時會造成上 引過程中鑄杆的斷裂。因此,在生產低氧及無氧銅杆 時,常採取向銅液中添加精煉劑的方法,有效降低紫雜銅中的雜質含量,從而提高產品的綜合性能。 [2] 
我國紫雜銅原料的來源非常廣泛,主要包括折舊的電機、變壓器和電線電纜等,這些原料中銅的純度較高,其雜質主要是表面的夾雜物;另外,還包括加工銅件,如油管、換熱器銅管、銅板帶邊角料、鑄件以及高銅合金等,這些材料在外觀上與純銅接近,其雜質種類相對複雜且含量較高。紫雜銅中的雜質元素主要有O、S、P、Bi、Fe、Pb、Sn、Ni、Zn等,其中 Fe、Ni、Pb去除困難較大。通常,可將紫雜銅熔體中的雜質分為可溶解的氣體、金屬、非金屬及不熔的固體夾雜物。其中,不熔的固體夾雜物可通過熔鍊時撇渣除去,但可溶解的氣體、金屬和非金屬夾雜必須通過使用精煉劑才能加以去除。當利用紫雜銅再生技術生產低氧、無氧銅杆時,關鍵是要解決脱氧和去除其他雜質的問題。

紫雜銅火法精煉

紫雜銅的主要雜質是鉛和錫,其含量一般都為0.5%左右,此外還含有少量鋅和鋁。這些雜質主要是以鍍層,焊接和連接的金屬形態混入。其精煉過程也是由裝料、熔化、氧化、還原和澆鑄五個階段組成。氧化時需要加石英熔劑造渣1~2次才能將鉛和錫除去到要求程度。 [3] 

紫雜銅生產銅粉

銅粉的生產方法有電解法、噴霧法氧化還原法及其它方法。針對銅粉的應用特性和要求,選擇不同的生產方法,原料可以選用電解銅或特紫銅或紫雜銅1#或紫雜銅2#,直接利用紫雜銅生產銅粉利潤空間相對大些。
電解法生產銅粉,該法可以生產性能極佳的高純粉末,其中包括銅、鐵、銀以及錫、鉻、鈹、銻、鎘和鉛。它的生產涉及許多變量的控制和處理。該法生產的銅粉得到了最廣泛的應用,電解法生產銅的流程如下圖《工藝流程》所示。
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
電解法生產銅粉是按照電解精煉銅的同一電化學原理進行的,可是要改變沉積條件以生成粉末或海綿狀的沉積物時,要求電解液的銅離子濃度低和酸含量高以及陰極電流密度大。雖然以上條件下可生成海綿狀的沉積物,但要生產符合工業需要的粉末仍需控制其它變量。其它的變量因素有添加劑的數量和種類,電解液的温度和循環速率,陰極的尺寸和形式、電極間距以及刷下沉積物的時間間隔等。 [4] 
參考資料
  • 1.    鄭昌安,鄭勇.廢舊物資回收工作手冊: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1
  • 2.    李 剛,肖來榮,趙小軍.紫雜銅精煉劑的研究現狀及進展: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5
  • 3.    郭介高,崔坤娜.再生銅生產:冶金工業出版社 ,1983
  • 4.    趙國權.銅回收、再生與加工技術: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