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紫團參

鎖定
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本草綱目》也把黨蔘列入人蔘條目之內,並把壺關出產的“紫團參”與遼東、高麗諸參列為上品。其實,以植物學分類來看,黨蔘不同於人蔘,黨蔘屬桔梗科,而人蔘屬五加科,生長的形狀也不同。從醫藥效能上看,二者功用相近,但人蔘的藥用價值大於黨蔘。
中文名
紫團參
外文名
Purple group participation
產    區
平順、陵川、屯留、長子、壺關
色    味
直組粗肥心實肉堅氣味清香甘美
用    途
以根入藥性平味甘具有補中益氣
適用於
中氣虛弱,脾虛泄瀉等

紫團參形態特徵

黨蔘的品種很多 ,尤其是潞城的“潞黨蔘”、陵川的“五花芯”、壺關的“紫團參”最為名貴,在國內享有聲譽。“潞黨蔘”條長,直組,粗肥,心實肉堅,氣味清香甘美。“五花芯”出產於陵川縣黃松背一帶,因切開參體後,斷面的紋路象盛開的五瓣花一樣,色鮮味香,花芯沁芳,故名。它具有油性大,粉性足,無渣質,含糖量高,藥用性能好的特點 。當地流傳的民諺有:“ 千斤參,萬斤參,不如黃松背的一棵五花芯。”“ 紫團參” 因出產於壺關縣東南部和陵川縣交界處的紫團山而得名。紫團山的南莊村一帶有條參園溝 ,溝上的廟宇裏豎石碑一通 ,記下了當地產參的歷史。至今這一帶仍廣泛流傳着黨蔘姑娘傳播黨蔘的傳説故事。

紫團參分佈範圍

晉東南黨蔘產區主要分佈在平順、陵川、屯留、長子、壺關、潞城、黎城等縣 。

紫團參主要價值

黨蔘的用途很廣,以根入藥,性平味甘,具有補中益氣的功能,適用於中氣虛弱,脾虛泄瀉、食少便溏、面黃浮腫等症。據記載,唐、宋、元各代曾做為向皇宮上貢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