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納幹法

鎖定
納幹法開穴法又稱納甲法,是將十二經絡的輸穴納入十天干來進行 取穴的一種針刺方法。
中文名
納幹法
簡    介
子午流注針法內容之一
釋    義
十二經配合十天干

納幹法納幹法來源

子午流注針法內容之一。指十二經配合十天干,又稱納早法,因天干以甲為首,故名,子午流注針法即按日子所屬天干開取某經五輸穴。《針灸大全》載有《十二經納天干歌》:“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鄉,庚屬大腸辛屬肺,壬屬膀胱癸腎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絡同歸入癸方。”

納幹法納幹法功效

關於納幹法的合理性及其科學性,最初古人是這樣認為的,如前之所言,既然十天干的內涵代表着自然界的各種變化,如植物的生、長、化、收、藏及動物的生、長、壯、老、已,並且十天干又可用陰陽這兩種屬性來劃分。那麼,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所以,人體臟腑功能的各種變化,亦可與天干的性質相提並論,即臟腑的功能同天幹一樣,亦有陰陽之分。此時,如果把臟腑發生的病變變化,有一定的轉變規律。一干代表一日、一干又代表一髒或一腑,日與日不同,則髒與腑亦不相同。在一天之中,值日所屬的臟腑,有其盛衰之變。在此,不妨以甲日膽經值日為例,首開穴為甲日戌時,此時,本日值經氣旺,而再過兩個時辰,即丙申時,則又為小腸經盛,再過兩個時辰,戊午時,則又為胃經氣旺。關於十二經絡與十天干的配行是這樣的。不妨以天干甲乙為例,若以陰陽屬性劃分而言的話,天干為陽,配六腑為膽,所以將膽歸納於十天干甲之內,每逢甲日則膽經氣旺。再以乙而言,天干乙為陰,配之髒為肝,所以將肝歸納於十天干乙之內,每逢乙日則肝經氣旺。再以臟腑經絡表裏而言,則膽與肝互為表裏,又因肝膽主春,為東方木之生氣,所以又將天干甲乙合稱為東方之木。類推,丙丁南方火,戊已中央土、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