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河縣東門樓及迤薩民居

鎖定
紅河縣東門樓及迤薩民居,位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縣城東門街。 [3-4] 
民國初期的東門城樓、馬幫驛館、馬幫民居及迷宮大院等11幢古老建築,是馬幫歷史文化的縮影。東門樓是紅河縣唯一現存的城門樓。近百幢古民居,中西合璧,建築面積共約7850平方米,外觀成方形碉堡狀,歷經近百年仍堅固穩重。紅河縣東門樓及迤薩民居現主要代表有紅河東門樓、姚初民居、錢二官住宅三部分。 [3-4] 
2013年3月5日,紅河縣東門樓及迤薩民居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 
中文名
紅河縣東門樓及迤薩民居
地理位置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縣城東門街
所處時代
清至民國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1397-3-695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紅河縣東門樓及迤薩民居歷史沿革

紅河東門樓始建於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
錢二官住宅於民國初年建造。 [3] 
2022年,紅河州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對紅河縣東門樓及迤薩民居規劃保護。 [6] 

紅河縣東門樓及迤薩民居建築格局

民國初期的東門城樓、馬幫驛館、馬幫民居及迷宮大院等11幢古老建築,是馬幫歷史文化的縮影。東門樓是紅河縣唯一現存的城門樓。近百幢古民居,中西合璧,建築面積共約7850平方米,外觀成方形碉堡狀,歷經近百年仍堅固穩重。紅河縣東門樓及迤薩民居現主要代表有紅河東門樓、姚初民居、錢二官住宅三部分。 [3]  [4]  [5] 
紅河縣東門樓及迤薩民居

紅河縣東門樓及迤薩民居主要建築

紅河縣東門樓及迤薩民居紅河東門樓

紅河東門樓佔地面積為56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68平方米,三層樓雙瓦頂磚牆,長方形結構,屋頂形制為硬山頂式,一層為城門,卷拱門頭上書“普天同慶”四個大字,是東部進入縣城的唯一通道,原城門左部為山溝陡坡樹林,右部與姚初民居相連。 [3] 

紅河縣東門樓及迤薩民居姚初民居

姚初民居為四合院建築,與東門城樓相連,佔地面積528平方米,建築面積980平方米,其房屋為中西式三層樓三進四合院,瓦頂磚牆,外觀成方形碉堡狀,周圍磚包土基牆內與陽台處多處設防禦射擊孔,其建築利用陡坡地形靈活多樣地做成高低錯落的台狀地基,堅固穩重,俗雅緊湊,大門頂裝飾圖案按英、法等國家的建築式樣,設有“鐘錶”、“十”字立體的圖形,無彩繪,用水泥灰色溝縫製作。其建築格局以天井和兩邊廂房為水平,倒廳一排五間低於天井,正堂的三間兩耳則高於天井,正房的第一層為天井的四合院,第二層四面有走道相通,第三層利用倒廳的平面頂作正房的陽台,陽台四壁設有射擊孔30餘個。 [3] 

紅河縣東門樓及迤薩民居錢二官住宅

錢二官住宅位於紅河縣城東門街南部33號,建築面積2300平方米,中西式磚木結構二層樓,雙坡瓦屋頂,該建築結構最大特點是大量運用磚凸,大門頂是磚凸,左右入院的門頭也是磚凸,一樓樓頂、門窗、走廊磚柱支撐間都是大跨度的磚凸。房屋建設呈不規則,進門沒有明顯的導向性,拐彎多,高低不等,天井大小不一共有六個,60多間房間,給人造成幽深、迷惑、嚴靜的感覺。 [3] 

紅河縣東門樓及迤薩民居歷史文化

  • 相關人物
錢萬興人稱錢二官,為甲寅瓦渣土司24代錢俊之次弟,他為便利生活經商,在迤薩鎮東南部東門建蓋一幢房屋給其小老婆居住。解放後國家沒收,用於縣公安局拘留所,現保存完整。 [3] 

紅河縣東門樓及迤薩民居文物保護

1992年10月,紅河縣東門樓及迤薩民居被紅河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3] 
2003年2月,紅河縣東門樓及迤薩民居被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佈為第四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3] 
2003年12月,紅河縣東門樓及迤薩民居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 
2013年3月5日,紅河縣東門樓及迤薩民居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 

紅河縣東門樓及迤薩民居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紅河縣東門樓及迤薩民居,位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縣城東門街。 [3]  [4] 
  • 交通指引
乘坐公交車紅河2路、紅河3路、紅河5路,百貨大樓站下車步行前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