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粵省事

(民生服務小程序)

鎖定
“粵省事”是我國首個集成民生服務小程序,也是廣東省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的重要成果,用户通過“實人+實名”身份認證核驗,即可在小程序通辦多項民生服務事項。
“粵省事”小程序由“數字政府”改革建設領導小組直接指導,廣東省信息中心牽頭,會同廣東省公安廳、民政廳、人社廳、殘聯等省直單位,以及廣州、深圳、肇慶、江門等四個試點地市共同開展建設,數字廣東網絡建設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 [1]  2018年5月21日“粵省事”小程序正式上線,“粵省事”服務公眾號平台也同步對外開放。 [2] 
2018年12月,廣東省警方77項民生服務事項上線微信小程序“粵省事”,全年上線“粵省事”公安民生服務事項已有228項。
2022年5月13日,粵省事APP正式發佈上線。 [19] 
軟件名稱
粵省事
上線時間
2018年5月21日
口    號
一站式 更省事
主辦單位
廣東省信息中心 [1] 
主辦單位性質
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1] 

粵省事服務理念

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優勢,讓數據多跑路,羣眾少跑腿,辦事更省事,以用户、流量、平台以及跨界等互聯網思維為導向,積極探索移動在線政務服務的新模式。
梳理與羣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政務服務事項,基於微信平台,通過業務流程再造、業務協同和數據共享,壓縮辦理時限,優化辦事體驗,不斷推動“以部門為中心”向“以用户為中心”的服務模式轉變。

粵省事一站式 更省事

為了讓羣眾能夠更好更快的辦事,充分發揮微信海量用户和小程序免安裝的優勢,羣眾通過手機辦理各類政務服務事項。
粵省事最大優勢就是通過微信小程序將分佈在各業務部門辦理業務量大、受眾量廣以及羣眾重點關注的服務事項,整合到全省統一的服務平台,不斷提升用户體驗,實現服務個性化、精準化和一站式“指尖辦理”,方便羣眾辦事,打造整體型政府。 [3] 
同步開通粵省事公眾號進行貼身服務,通過與小程序聯動,實現通知提醒、政務諮詢、投訴建議、政策解讀等功能,讓政府與公眾的溝通更順暢。 [4] 

粵省事功能服務

通過公安部可信身份認證平台 享受一站式“指尖辦理”服務
“粵省事”平台對接公安部互聯網可信身份認證服務平台,通過“實名+實人”或“實名+密碼”進行身份認證核驗單點登錄 [5-6] 
證件便捷管理 推行我的證照 一鍵關聯後便可辦理業務
將分佈在各個業務部門的個人政務服務通過電子證照和數據共享等措施進行流程優化再造,“粵省事”已上線居民身份電子憑證、出生證、居住證、社保卡、殘疾人證完税證明住房公積金、出入境證件、駕駛證行駛證結婚證等幾十種電子證照(憑證)。 [5]  [7] 
圍繞高頻事項, 推行政務服務“指尖辦理”
面向社會廣泛徵集百項高頻民生服務事項,率先推動公安、民政、人社、衞計、教育和税務等重點部門的高頻服務事項開展業務流程優化再造,實現羣眾辦事“指尖辦理”。
保障底線民生 為特殊羣體提供專項服務
“粵省事”面向殘疾人、外來務工人員、老年人三類特殊羣體提供生活補貼、減免所得税、申請殘疾人證、申報居住登記、居住證簽註、居住證補領/換領、養老金異地領取服務等專項服務。 [6] 
新增23種方言語音搜索功能
2021年1月,粵省事尊老愛老服務專區上線語音搜索功能,支持普通話粵語、23種方言智能識別服務搜索,滿足更多省外來粵人員及老年人用户羣體的使用需求。
該項功能上線後,只需在尊老愛老服務專區語音搜索框中點擊“去使用”-“點擊説話”-“切換”,再點擊“切換我的方言”,即可選擇家鄉方言搜索服務,不能熟練使用普通話的老年人用户羣體,也能通過方言語音輸入,更快定位找到需要辦理的服務事項。在選擇方言後,如後續需要重新進行語音搜索,粵省事小程序將會自動記錄用户上一次所選擇的方言,減少重複設置的麻煩。 [16] 

粵省事發展歷程

5月21日 第一批142項政務服務上線,同步開通同名微信服務號 [5] 
6月5日 粵省事上籤發全國首張“出生醫學證明電子證照”。 [8] 
6月20日 粵省事·肇慶行專版上線,包含個體工商户星湖卡等地方特色服務 [9] 
8月29日 開設廣東公安 智慧新民生服務專區,新增公安出入境外管業務、港澳車業務、無犯罪記錄、户籍證明、全省交管服務、監管等110項服務。 [10] 
2018年12月27日,廣東省警方77項民生服務事項上線微信小程序“粵省事”,全年上線“粵省事”公安民生服務事項已有228項,初步形成跨地市、跨警種、跨部門移動化、一網式辦理的政務服務新格局。 [11]  根據警方估算,228項公安民生服務事項上線“粵省事”後,每年可為羣眾節約辦事時間9451萬小時,節省交通費用超過9.4億元,節省打印複印材料費用約1.1億元。
截止2019年10月,“粵省事”實名用户突破2000萬;電子證照綁卡人次超過3250萬。作為全國首個移動政務服務平台,“粵省事”上線不到一年半時間,推出的高頻政務服務已從142項拓展到867項,其中663項服務實現“零跑動”,91項服務實現“最多跑一次”,業務辦理量累計已超過3.4億,每6個廣東人中就有1人在使用“粵省事”。 [12] 
截止到2020年5月17日,“粵省事”共上線1190項便民服務,零跑動(百姓在家就可以辦的事)983項,業務量突破10億,其中辦理類約3.8億,查詢類6.2億,小程序共設專區16個。5月20日,小程序實名用户突破5500萬,同名公眾號粉絲數突破1000萬。 [13] 
截至2021年11月,粵省事已累計上線服務事項超2100項,業務量超170億次,訪問量超630億次,已經成為全國服務最全、用户最多、活躍度最高的省級移動政務服務平台。粵省事移動政務服務平台註冊用户突破1.5億,這意味着全國大約每10個人中就有1個在使用粵省事。 [14] 
4月28日,“青少年專區”正式上線“粵省事”平台。 [18] 
2022年5月13日,粵省事APP正式發佈上線。 [19] 
2022年6月1日,廣東省電子居住證將於正式啓用。市民可直接使用手機在“粵省事”平台領取和出示,無需領取實體證件。 [17] 
2023年8月23日,粵省事平台在支付寶小程序正式上線 [20-21] 

粵省事所獲榮譽

2021年12月,入選走好網上羣眾路線百個成績突出賬號通報表揚名單。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