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米吉多

(巴勒斯坦古城)

鎖定
米吉多(Megiddo),巴勒斯坦的古城。位於耶斯列西北,距他納和伯善兩地不遠(士1:27;王上4:12)。該城扼守沙倉平原和伊斯德倫平原之間的山隘,是巴勒斯坦地區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士5:19),經內、經外文獻經常提到。 [1] 
中文名
米吉多
釋    義
集合地點或軍隊的結集
地    址
以色列北部加利利區內
面積大約
為32.2 x 64.4公里

米吉多地理環境

這個詞來自於希伯來語中一座名為“米吉多”的山(Megiddo,位於現今的以色列)。哈米吉多頓的發音來自希臘語?ρμαγεδ?ν(音harmagedōn),然而在英語中省略了詞首的氣音而變成Armaggedon。米吉多-希伯來文意思是集合地點或軍隊的結集,這地方亦是歷史上一古戰場。米吉多是連貫非洲亞洲的古代著名地方,位置連貫兩洲軍事與貿易路線的要衝。 現今米吉多有一座可俯瞰山谷的70英呎山丘,是米吉多城的故址所在。 米吉多城是基順河流域的古城。米吉多位置於連貫兩洲的陸地以色列北部加利利區內,黎巴嫩南北山脈之間的寬闊谷地。其面積大約為32.2 x 64.4公里。 米吉多被山環繞,分別有迦密山撒馬利亞山、加利利山、他泊山等。 在米吉多平原南邊的,則是耶斯列平原。米吉多位於一個交叉路口,往北可以到歐洲,往東可達土耳其和過去的波斯地區,往南則可到非洲。而米吉多地形處於一個隘口是一個易守難攻的所在,故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奪得米吉多就等於奪得一千個城鎮聖經説萬國的王會聚到這裏指代的是這個意思。

米吉多地名涵意

新約聖經《啓示錄》的預言中,所使用“哈米吉多頓”的一詞來源就是來自米吉多。 《啓示錄》記載,全能者會在此擊敗魔鬼和“天下眾王”。 哈米吉多頓可能並非指某個地區而是指用來代表最後一場總決戰的象徵名詞。現在,哈米吉多頓已被引申稱呼為“哈米吉多頓大戰”,並引申出“傷亡慘重的戰役”、“毀滅世界的大災難”、“世界末日”等含義。
據歷史記載的第一場戰鬥,發生在西元前而四五零年左右的美索不達美亞,但由於年代久遠,也就沒有人知道戰役的詳情。而人類所能夠再現的第一場古老戰爭,發生在西元前一四六九年,就是在米吉多發生的。戰爭雙方是埃及法老圖特摩斯三世和迦南聯軍。在《聖經》預言裏,米吉多也是末日戰爭的地點,叫做哈米吉多頓,意思就是“在米吉多的山”。所以,也被譽為“第一個戰場,也是最後一個戰場”。

米吉多哈米吉多頓

哈米吉多頓[hamijiduodun]:Armageddon。神和人最終面對面的地點。哈米吉多頓可能的意思是米吉多山脈,位於以色列北部米吉多古城附近,在耶斯列峽谷。縱觀歷史,該地處在以色列的貿易十字路口,一直是敵軍侵略的戰役之地。哈米吉多頓只在聖經中提到過一次,是在啓16:16中,這個地方神將使天下各國民聚集對抗基督,從而帶給他們毀滅。“他們本是鬼魔的靈,施行奇事,出去到普天下眾王那裏,叫他們在神全能者的大日聚集爭戰......那三個鬼魔便叫眾王聚集在一處,希伯來話叫作哈米吉多頓(16:16)。啓示錄19:11-21中象徵性地描寫了哈米吉多頓戰役,人類的權柄將被基督毀滅:“我觀看,見天開了。有一匹白馬,騎在馬上的稱為誠信真實,他審判,爭戰,都按着公義。他的眼睛如火焰,他頭上戴着許多冠冕;又有寫着的名字,除了他自己沒有人知道。他穿着濺了血的衣服;他的名稱為神之道。在天上的眾軍騎着白馬,穿著細麻衣,又白又潔,跟隨他。有利劍從他口中出來,可以擊殺列國。他必用鐵杖轄管他們,並要踹全能神烈怒的酒醡。”

米吉多歷史背景

埃及法老吐特米三世(Thothmes)在位的第十二年(約公元前1482年)發動與亞細亞諸王的戰爭,在涉險攻取米吉多後,對亞細亞諸王發起了出其不意的攻擊,取得勝利。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進入約旦河西的迦南時,所擊殺的諸王中就有米吉多王(書12:21)。該地起初分給以薩迦支派,後歸瑪拿西支派,但以色列人沒有能夠逐出當地的居民(書17:11;代上7:29)。士師時代,巴拉在女士師底波拉的號召下,招聚北方諸支派的勇士,在米吉多平原取得了對夏瑣王耶賓的勝利(士4:5)。到所羅門時代,米吉多被包括在所羅門的第五個行政區之中(王上4:12),城牆得到重新加固(王上9:15)。以色列人分國時期,猶大王亞哈謝被耶户所傷,逃到此城而亡(王下9:27)。與亞述結盟的約西亞王在此城附近的平原與埃及法老尼哥交戰傷重而亡(王下23:29;代下35:22)。此外,《撒迦利亞書》中曾提到米吉多,而《啓示錄》中的“哈米吉多頓”即由“米吉多”名引申而來,意為“米吉多之山”(啓16:16)。 [1] 
參考資料
  • 1.    丁光訓、金魯賢.《基督教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10月:第4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