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簾蛤

鎖定
菲律賓簾蛤廣泛分佈在我國南北海區。菲律賓簾蛤生長迅速,養殖週期短,適應性強(廣温、廣鹽、廣分佈),離水存活時間長,是一種適合於人工高密度養殖的優良貝類,是我國四大養殖貝類之一。
外文名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中文學名
簾蛤
中文別名
菲律賓蛤仔、南方俗稱花蛤(huage)、遼寧稱蜆子(xianzi)、山東稱蛤蜊(gala)
動物界
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雙殼綱 (Bivalvia )
簾蛤目 (Veneroida)
簾蛤科 (Veneridae)
簾蛤屬
簾蛤
分    佈
台灣東北角,金門後湖,金寧,金城,金沙,金湖,烈嶼,桃園,新竹,苗栗縣通霄,苑裏,台中縣大甲以北。

簾蛤外形特徵

貝殼韌帶外在,位於後方。主齒加上前
側齒有3個。雙閉殼肌。套線灣三角形或圓形或缺乏。貝殼小而薄,呈長卵圓形。殼頂稍突出,於背緣靠前方微向前彎曲。放射肋細密,位於前、後部的較粗大,與同心生長輪脈交織成布紋狀。貝殼表面的顏色、花紋變化極大,有棕色、深褐色、密集褐色或赤褐色組成的斑點或花紋。貝殼內面淡灰色或肉紅色,從殼頂到腹面有2~3條淺色的色帶。

簾蛤分佈範圍

台灣分佈 台灣西部,台北縣八里鄉十三行遺址,澎湖大倉島,澎湖北部海域,澎湖內海海域,台北縣貢寮鄉龍洞,屏東縣恆春半島,台灣東北角,金門後湖,金寧,金城,金沙,金湖,烈嶼,桃園新竹苗栗縣通霄,苑裏,台中縣大甲以北。

簾蛤習性環境

簾蛤(一)棲息環境

菲律賓簾蛤大多棲息在風浪較小的內灣、且有適量淡水注人的中、低潮區,但鹽度較高的沿海島嶼和數米深的潮下帶,也偶有發現;棲息底質,以含砂量為70%~80%的砂泥灘數量最多。在含砂量很少的泥灘和含泥量極少的砂地或礫石地帶,雖也有發現,但數量甚少。

簾蛤(二)生活方式

菲律賓簾蛤是以發達的斧足,挖掘砂泥營穴居生活的。漲潮時,升至灘面,伸出水管進行呼吸、攝食和排泄等活動;幹潮後或遇到外界刺激時,則雙殼緊閉,或依靠足的伸縮活動,退回穴底,在灘面上留下兩個靠得很近的由出、入水管形成的孔。
菲律賓簾蛤的穴居深度,隨其個體大小、底質組成和季節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個體小的、底質較軟的或水温較高的季節,穴居較淺;而個體大的、底質較硬的或在寒冷的冬季,則潛入較深。但總的説來,穴居深度一般多在3~15釐米左右。

簾蛤(三)對水質的要求

1.水温:菲律賓簾蛤屬於廣温性的貝類。在自然海區中,水温在0~36℃範圍內,均能適應。當水温為5~35℃時,生長正常,而其中以18~30℃生長最快。蛤仔的適温上限為43℃,當水温升至44℃時,死亡率達50%;當水温升至45℃時,則全部死亡;而當水温下降到0℃時,鰓纖毛停止運動,攝食停止;當水温下降到零下2~3℃時,經3周,死亡率達10%。
2.鹽度:菲律賓簾蛤對海水比重的變化,也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比重為1.004~1.027時,生活正常,而其中以比重為1.015~1.020時生長最好。在河口附近而又沒有防洪堤的內灣養殖區,常伴隨着山洪暴發而發生菲律賓簾蛤大量死亡的現象,這不僅是因為海水比重的急劇下降,而且更主要的是洪水帶來了大量的泥砂,使海水長時間處於混濁狀態,影響了菲律賓簾蛤的呼吸和攝食的緣故。
3.溶解氧:菲律賓簾蛤在溶解氧為1毫克/升的海水裏,就能正常生活。因此,正常海水的溶解氧含量,都能滿足菲律賓簾蛤的生活需要。但若海水被嚴重污染,溶解氧含量連續處於0.5毫克/升以下達10天左右,就會導致菲律賓簾蛤死亡。
4.耐乾旱能力:生活於潮間帶的蛤仔,耐乾旱能力較強,耐幹出時間與菲律賓簾蛤個體的大小、氣温高低以及是否通風等有關。

簾蛤長壽秘訣

英國威爾士班戈大學(Bangor University)海洋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從冰島北部深海底部打撈上來的簾蛤,年齡介於405歲至410歲之間。
像樹有年輪一樣,簾蛤每生活一年,也會在殼上留下一圈大約0.1毫米寬的年輪。
科學家當時從海底捕撈上來三千多個空貝殼和34個活的軟體動物。
簾蛤出生時,中國還處在明代;英國還是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在位;而莎士比亞正在編寫他著名的《奧賽羅》和《哈姆勒特》劇本。
班戈大學海洋科學學院的克里斯?理查森教授説,“像明蛤這樣的軟體動物,就像是坐在海牀上的微型錄音機,從不間斷地紀錄歷來的水温和食物情況。”
根據吉尼斯世界紀錄,最長壽的動物是1982年在美國海域發現的一隻220歲的簾蛤。
而非正式紀錄的最長壽動物,則是目前保存在德國一家博物館的另一隻374歲的簾蛤。
長壽秘訣
理查森教授説,發現這隻簾蛤能夠幫助瞭解某些動物特別長壽的秘訣。
“我們能想到的一個原因是,這些動物的細胞生成速度與那些壽命較短的動物有些不同。”
班戈大學發現這隻簾蛤後,慈善機構“助老會”(Help The Aged)為研究小組提供了4萬英鎊的資金,研究它長壽的奧秘。
班戈大學研究小組合作的布萊頓大學(Brighton University)老人醫學專家理查德?法拉格説,需要了解這隻蛤為什麼能在長達四百多年的時間內保持肌肉的韌性、不受癌症的侵襲而且神經系統完好無缺。
法拉格説,這隻簾蛤的一生應該非常平淡、安靜而且無驚無險,連繁殖率也相當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