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範許學派

鎖定
範許學派是北宋末南宋初範浚、許翰、許析、蕭楚等人創立的學派,也稱“範許諸儒學派。”範浚自幼不近榮利,志聖賢之學,以治心養氣為本。後辭官不做,閉門講道,多有所得。當時,二程學説大盛,諸儒各有傳承,浚則未能拜師學道,絕口不言關、洛之學,潛心苦讀經書,所得多與二程學説吻合。許翰、許忻兄弟,亦不拜師,得中原之文獻,別為一家。蕭楚曾學於二程,但沒畢業,即棄學另起爐灶。三家皆與鐮、洛、關、閩之傳承有別,獨為掘起,因形成自己的學派。此派家學子孫及其弟子雖不甚多,但也有一定規模,著名者有:範端臣、範處義、虞唐佐、陳九言、邵恂、高梅、張龜年、陸九齡、胡銓、馮懈、高元之等。 [1] 
中文名
範許學派
別    名
範許諸儒學派

範許學派學術主張

範許學派雖為獨起,但觀點與二程相近,主要講“學心之學”,認為“天降衷曰命,人受之曰性,性所存曰心,惟心無外,有外非心。惟性無偽,有偽非性也。偽而有外者曰意,意,人之私也”。又説,“是心如太虛,外物如浮雲,浮雲有去來,太虛無得喪”。主張“凡學始於學心,中於盡心,終於儘性。方其存心也,猶有存之者焉,非所謂盡心,未能盡心”,就不能“儘性”。
範許學派還認為,“恥”為人道之端,“人之知非而恥者,必惕然動乎中,服然見乎色,翟然見乎四體。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覺之者矣。然則無恥則無覺”,“恥之為義”,“有是恥心而能充之者,千百而一焉”。所以,他們要人們知恥,作到了知恥,就有了“覺”,而“覺由於心,心且不存,何覺之有?”彼所以,學者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存心之學”。(《宋元學案》卷四十五《範許諾儒學案》) [1] 

範許學派主要著作

範許學派主要著作有:範浚《香溪文集》,許翰《論語解》、《春秋傳》、《襄陵集》,蕭楚《春秋辯疑》,範端臣《蒙齋集》等。 [1] 

範許學派學派影響

範許學派學説對未嘉和陸九淵有一定影響,個別學説分別為他們所吸取。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