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範正安

鎖定
範正安,男,漢族,1945年12月出生,山東泰安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皮影戲(泰山皮影戲)代表性傳承人。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學客座教授、清華大學客座教授、山東大學客座教授、河北師範大學客座教授、濟南市民俗藝術館皮影館館長、泰安市泰山皮影藝術研究院院長、泰安市民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 [1] 
中文名
範正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山東泰安
出生日期
1945年12月
性    別

範正安人物經歷

姓名:
範正安
職業: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泰山皮影第六代傳承人、
國籍:
中國
-
著名皮影藝術表演家、工藝美術大師
民族:
代表作:
皮影劇《泰山石敢當系列》、《西遊記》、《東遊記 》
出生地:
山東泰安
-
出生時間:
1945年
範正安先生年逾古稀,自幼喜愛皮影,8歲拜泰山皮影大師劉玉峯為師,一輩子活躍在皮影舞台,至今從藝60餘年。範正安先生性格敦厚,為人謙虛,具有高尚的人品和老一輩藝術家所特有的金蘭藝徳。
範正安先生對皮影藝術的執着追求為世人所讚歎。他是中國皮影藝術的大成者,完全繼承了其皮影獨門絕技“十不閒”一人演出一台皮影戲的功夫爐火純青,讓世人讚歎不已。2007年泰山皮影被首批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範正安先生受到了温家寶總理的親切接見,其表演的“十不閒”技藝被温總理讚譽為 “中華絕技”,範正安先生被李長春譽為“真專家”。同年獲得中國文化部頒發的非物質文化類的最高獎項《文化遺產日獎》,並於長春獲得《中國文聯民間藝術博覽會最佳表演獎》。
範正安先生繼承民族遺產,打造泰山品牌,弘揚泰山文化。十七大期間在國家大劇院為與會代表表演的泰山石敢當的故事栩栩如生,受到了一致好評。其皮影藝術先後被《中央新聞聯播》《焦點訪談》《實話實説》《走遍中國》《文化訪談》等欄目做過專題報道。
範正安先生豁達大度,積極傳承文化遺產。在他的積極呼籲和努力下,泰山皮影於2008年正式作為一門學科進入小學課堂,全市有3000多孩子學習泰山皮影。
黑虎街
1963年的雨季,天災降臨到範正安和師傅頭上。
茹藝玲一家來到的時候,範正安和師父正在周村演出,收入很好。師父把用了一個多月的下河書棚讓給了她。“我們就去了東邊的黑虎街去演。”黑虎街比下河偏僻,觀眾也少。一天早晨,躺在牀上,他聽到水珠滴落的叮噹”“叮噹”聲,坐起來一看,他嚇呆了,書棚裏全是水,臉盆漂在水裏,水都快捱到牀板了。原來,路高房低,大雨早已灌進來了。
“師傅,快起來!”
師傅、師孃住在書棚隔出的小間裏面,聽到喊聲,很快就起來了。這時師傅大聲喊:“趕快出去。”“咱這東西怎麼辦?”“不要管這些,快跑!”也就一分鐘,他們剛出來,房子就塌了,再看遠處,整條街的房子全塌了。土坯房,哪經得住一夜的浸泡?“咱兩家合一家吧。”在下河書棚演出的茹藝玲提出“合穴”,於是,在下河書棚,茹藝玲白天演,劉玉峯帶着徒弟黑天演。
這一年在旱碼頭周村,師徒二人一直在演《東遊記》,《東遊記》講的是中八仙呂洞賓等仙人的故事,被演繹成八十多回。直到今天,《東遊記》《南遊記》《北遊記》各有八十多回,只有泰山皮影藝人能演,別人能演的,只有唐僧西天取經的《西遊記》。
一年後,範正安結婚,媳婦是山東琴書演員,比他大一歲,媳婦的姥爺是山東琴書大家茹興禮的大徒弟,而茹藝玲正是茹興禮的女兒。
5歲時父親去世,從12歲拜師開始,範正安從沒忤逆過師傅,晚上鋪被窩,睡前添茶水,天明端尿壺,他沒一次出現差池,甚至對曲藝團的其他老年演員,他也如此恭謹。
1965年,範正安想參軍,師傅卻想不通。
遇上了狼
範正安騎自行車快速行進,身邊砍倒的青紗帳躺在地上,幹疏的葉子隨夜風飄蕩開去。他要趕回泰安市裏,趕到肖家灣驗血去。這是1965年的秋天,已是晚上十點多。就在這時,前面突然出現了幾簇閃光藍火,“狼!”兩隻狼,一左一右,蹲立在離他只有一百多步的地方。似乎是專為等他,兩隻狼看他驚疑未定,還有意挺了挺身子。
騎車硬闖,衝散它們,可能僥倖過去;往回騎,回演出地顏張村,也有可能逃過這一劫。但更大的可能是,狼會撲上身來,或是緊追不捨。已經騎出來七八公里,到肖家灣還有十多公里,身處茫茫野地,他感到莫名的恐懼。
範正安夜遇野狼,兩狼似乎看透了他想急於脱身,堵截在前,讓他坐以待斃。
一個多小時過去,四道藍光還在刺激着他;肖家灣抽出的血流淌開來,在他眼前晃來晃去。“完了。”他開始把身體緊緊靠着車搭子,探手進去,揚起鑼錘,向另一隻手上的鑼鼓狠勁敲起來,手腕的血管緊緊繃起來。黑暗中響起的聲音密集而急促,正是皮影演出中,泰山石敢當救人於危難的密集鑼響。兩隻狼不再挺身蹲立,沒命向山裏奔去。
“我也開始跑。”零點過後開始的驗血是檢查血吸蟲病,他趕到設在肖家灣村的驗血點,是凌晨一點多鐘。
在顏張村演完,已是晚上九點多,他要回去驗血,師傅不放心,讓他帶上了氣管子。但遇狼加重了他的不安。曲藝團團長曲曰星找師傅劉玉峯談話:當兵是義務。這才解決了問題。
“文革”開始,曲曰星被揪鬥。已經參了軍的範正安聽説後,常給他寫信,寄毛主席著作,還把廢棄的電影膠捲染色,剪成鋸齒狀編成向陽花,正中放好毛主席像章寄給他。曲曰星把花團簇擁的毛主席像章掛在家裏,讓批鬥他的紅衞兵不得不收斂:
解放軍支持他!
十二蓮橋
挖窟窿、鑽板凳的手段不能奏效時,範正安只能等到棚子放開,看幾分鐘的故事結尾,為了看這幾分鐘,他有時要在外邊等一晚上。
偷看偷學皮影戲四年後,招徒時劉玉峯見到他就説:“還是你這小子呀。”泰安曲藝團1957年成立,第二年皮影戲開始招人,聽説“挑影子”要招人,他去找劉玉峯:我會演,還會做影人。“軟件”“硬件”聽過、看過後,劉玉峯評價説:還不錯。三個招人指標,只收了他一個人,從此他成了劉玉峯的大弟子。
當時師傅才20歲,還沒結婚,範正安12歲,正上小學三年級。
“我熱愛他,佩服他,敬重他。”師傅是茌平人,6歲流浪到濟南靠拉套子為生,晚上看皮影看得入了迷,想拜師學習,但濟南皮影班主李福增堅決不收。他就自做皮影,約上幾個小夥伴,一起到平陰、長清去演,還真就有了收入。1951年師傅用手推車推着皮影工具離開濟南,來到泰安,還先後到周邊的金鄉、嘉祥、泗水等地,邊拜師學習,邊演出謀生,並開始在十二蓮橋租棚演出。
十二蓮橋,是泰安藝人演出的集散地。從山上流下來的水形成一條奈何,奈何水流到泰山腳下又形成一片沙灘,沙灘上是一大片楊樹林子,蘆葦、竹竿搭成的演出棚子錯落在林子裏,武術、摔跤、皮影、算命,各路神仙在這裏都有絕活。之前,泰安藝人的演出場地就在岱廟裏邊,因為擔心損壞文物,1950年才遷到了十二蓮橋。“誰能像我師傅那樣吃苦?誰説國家不重視文物保護?”
“朱頂仙心膽寒,急急忙忙來逃竄。正待駕雲往前走,前邊來到九頂山。我不免進到鐵叉洞,會會師兄金碧仙。”
這是《東遊記》中朱頂仙的一段唱詞。八仙過海去給王母娘娘祝壽的路上,和東海龍王鬥起法來,龍王請來朱頂仙助陣,卻被韓湘子請來的人給打敗。範正安唱這一段時,忘了後邊的幾句,靈機續上個人臨時編的詞兒:“有片松林在面前,我不免到了松林裏,歇歇喘喘吸袋煙。”師父批評他:那時沒煙,哪裏來的‘吸袋煙’?如果碰上有人懂,就會説咱不懂。
師傅1999年去世,去世前對老伴説:“孩子們看着這些東西就煩,留給他們幹什麼?”並當着全家人的面大聲宣佈:
我這些東西都留給他了,在我的碑上要刻上他的名字。
一人全活兒
濟南皮影和泰山皮影都是國家級“非遺”。2006年範正安成為泰山皮影傳承人之後,到濟南參加第一次文博會。台子搭好後,李福增徒弟的孩子來到現場,對泰山皮影的獨立地位表示異議。到了正式演出,表演濟南皮影的去了幾個人,看完演出,沒人再説什麼。演出期間,範正安主動找他們拉呱嘮嗑,疙瘩算是解開了:
“你們叫‘濟南皮影’,和‘泰山皮影’有很大不同。唱腔不一樣,演出方式也不一樣,你是一人伴奏幾人演,我是一個人伴奏、演出全活兒,鼓、鑼、鑔都在自己腳上。”
不一樣的還有演出內容,濟南皮影只演“封神”和“西遊”,泰山皮影最主要的演出內容則是“泰山故事”系列,包括“泰山石敢當”“泰山老奶奶”,都有九十多回,每回故事的演繹都需要二十多分鐘。
2007年的北京“非遺”成果展,讓他置於絕地而後生。組委會給皮影戲演出安排了一個台子,但不適合“泰山皮影”一人全活兒風格的演出。範正安找到他們,答覆是沒辦法,勸他要不就別演了。他想:那還行?好不容易有這個機會,哪能放棄呀?經過爭取,他在一個角落裏自搭“舞台”演出,擠着來看的人絡繹不絕。
2014年,南充國際皮影木偶藝術節上,國內有21家參加,只有範正安是“個體户”。最高獎“最佳節目獎”,國內演出隊設了兩個,針對外國隊設了三個,最後,“個體户”範正安拿到一個“最佳節目獎”。
因為是文藝兵,他在部隊被爭來爭去。1970年,他退伍回到泰安,曲藝團早已解散,曲曰星跑前跑後,他才被安排到地區食品公司。但皮影、快書還是他的最愛,日常演出,婚喪嫁娶,他都參加。等有了帶徒的義務,他卻犯了愁,先後招的四五十個人,走馬燈似的換。
朱玲是天賦很好的弟子,學了兩年也走了,她打着“泰山皮影”的牌子,在外邊賣影人,為招徠顧客,也即興表演皮影。兒子範維國説:“找她去。”範正安説:不用。保護、傳承的經費咱都不能全額拿到,人家謀生活能有什麼錯?你打電話,問她需不需要貨,咱這裏便宜。”
齊魯電視台“拉呱”欄目主持人焉磊拜範正安為師,他説:“這孩子孝順,父親得病十幾年了,都是他照顧,就為這我也收了。”
師傅曾告訴範正安:咱這皮影最老是一人全活兒。但到劉玉峯去世,也還是兩人或兩人以上在演出。
改造工具,一人全活兒,是範正安“衰年之變”的結果;他同時具備即興編詞表演的能力,被“非遺”評審專家魏力羣稱為“懷中掏寶”。 [2] 

範正安獲得榮譽

1、2007年被評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2007年6月於北京參加全國第二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受到温家寶總理的高度讚譽,並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文化遺產日將》
3、2007年6月於北京獲得《中國非物質文化保護中心演示獎》
4、2007年8月於長春獲得《中國文聯民間藝術博覽會最佳表演獎》
5、2006---2008年傳承人範正安被中國美術學院、山東大學、河北師範大學等眾多高校聘請為客座教授
6、2008年1月至今,傳承人範正安隨齊魯文化報告團走進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全國200多所高校,進行演講、表演,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
7、《中央新聞聯播》、《焦點訪談》、《實話實説》、《走遍中國》、《文化訪談》等欄目均做過專題報道  8、2009年6月,泰山皮影受中國文化部邀請走進台灣,參加“根與魂”首屆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展
9、2009年9月,泰山皮影走進韓國、日本等國家,弘揚民族文化
10、2010年6月,泰山皮影走進“上海世博會”在“中國國家館”進行了為期一週的展演
11、2010年9月,泰山皮影隨中國文化部走進法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受到國際友人的高度讚揚
12、2010年10月,範正安被評為“首屆山東十大民間文化守望者”
13、2007年至今,泰山皮影作為泰安市地方課程正式進入小學課程、大學選修課程
14、2010年9月,範正安獲得“中華達人”稱號
15、2011年8月,泰山皮影團隊代表山東曲藝界走進台灣參加“山東印象”大展
16、2011年10月,泰山皮影代表中國曲藝界走進香港,參加國際文化部舉辦的第二屆“根與魂”文化大展。
17、2020年12月,入選2020“中國非遺年度人物”候選名單。 [3] 
18、2022年1月,入選2021“中國非遺年度人物”100人候選名單。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