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箋紙

鎖定
箋紙,拼音讀作jiān zhǐ,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文書用紙;泛指優質精美的紙張。
中文名
箋紙
拼    音
jiān zhǐ
注    音
ㄐㄧㄢ ㄓㄧˇ
釋    義
文書用紙

目錄

箋紙解釋

  1. 文書用紙。
  2. 用於寫信、題寫詩文的特製紙張。
  3. 泛指優質精美的紙張。

箋紙出處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三回:“ 上海 有這許多的詩人墨客,為甚麼總沒人提倡,同他們弄些好箋紙?” 魯迅 《南腔北調集·題記》:“這樣的商人,我在南邊沒有看見過, 北京 卻有的,是舊書店或箋紙店的掌櫃。”
唐 李商隱 《送崔珏往西川》詩:“ 浣花 牋紙桃花色,好好題詩詠玉鈎。”
宋 沈括 《夢溪筆談·謬誤》:“予出使 淮南 時,見有重載入 汴 者,求得其籍,言兩 浙 牋紙三暖船,他物稱是。” 明 王三聘 《古今事物考·文事》:“ 石季龍 寫詔用五色紙,蓋牋紙之制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