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筆下

(寫文章時作者的措詞和用意)

鎖定
筆下,讀音bǐ xià,漢語詞語,意思為寫文章時作者的措詞和用意。
中文名
筆下
外文名
ability to write
拼    音
bǐ xià
基本解釋
指文章的寫作

目錄

筆下解釋

1. 指文章的寫作。
2.指寫文章時作者的措詞和用意。
3.寫作的能力。
4、作者在寫作書畫所表現的整體風格及涵義。 [1] 

筆下出處

《老殘遊記.第一五回》:「人也長的清清秀秀,筆下也還文從字順。」
《文明小史.第五四回》:「前兒同席的那位邊老大,他官場已多年了,情形熟悉得很,筆下也來得,你何不找他來斟酌斟酌呢?」
唐.韓愈 《醉後》詩:“淋離身上衣,顛倒筆下字。”
柯巖《奇異的書簡·追趕太陽的人》:“於是我,作為一個作者,也馬上看見了我筆下眾多的人物,怎樣紛紛紜紜地走上了他們每個人的人生之路。”
儒林外史》第十五回:“我如今大膽出個題目,你做一篇,我看看你筆下可望得進學?”
夏丏尊葉聖陶 《文心》十一:“有一個姓 賀 的,寫得一手好顏字,可是筆下不很通順。”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一回:“這個人筆下飛快,一面説完了,一面也寫完了。”
克非《春潮急》一:“文化水平不錯,嘴頭筆下都很來得。”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