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章兢

鎖定
章兢,湖南韶山人,1957年1月出生,1976年9月參加工作,1989年1月入黨,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1]  。曾任湘潭大學黨委書記、中共湖南大學委員會常委、湖南大學副校長。
中文名
章兢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湖南韶山
出生日期
1957年1月
畢業院校
湖南大學
專業方向
電氣工程自動化
主要成就
全國優秀教師 [1]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排名第二) [1] 
任職院校
湖南大學
職    稱
大學教授

章兢人物經歷

章兢工作經歷

1982年畢業於湖南大學電氣工程系自動化專業,
1984年10月湖南大學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後留校工作。
1984年10月至1998年10月任湖南大學電氣工程系副主任(期間1994年9月至1997年7月攻讀湖大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在職博士研究生)。
1994年晉升為教授;1998年遴選為博士生導師。
1998年10月至1999年6月任湖南大學電氣工程系主任。
1999年6月至2001年8月任湖南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
章兢 章兢
2001年9月至2001年11月任湖南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
2001年11月至2002年7月任湖南大學教務處處長。
2002年7月至2013年5月,任湖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任湘潭大學黨委書記。 [2] 
2016年12月,不再擔任湘潭大學黨委書記職務。(湘潭大學黨委書記由原湘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黃雲清擔任) [3] 

章兢社會兼職

兼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學校自動化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理事。2000年經國務院批准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章兢組織評價

章兢同志政治堅定,政治經濟政策理論水平高,長期擔任部屬綜合性大學領導,熟悉高等教育,宏觀政策和組織領導能力強,視野開闊,思路清晰,勇於創新,重點突出。任湖大副校長期間,在加強學校制度建設,規範內部管理,提升教育質量,深化人事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學術水平高,科研能力強,近年來獲得多項國家級、省級科技進步獎和教學成果獎,被授予全國優秀教師獎章;作風民主務實,團結同志,光大正派,嚴謹嚴格。省委認為由章兢同志擔任湘潭大學黨委書記是合適的,相信章兢同志一定可以牢記重託,不負期望,與領導班子成員一道,為湘潭大學的建設與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章兢任職表態

在履職講話中,章兢首先表達了感謝之情,同時也表示,來湘大工作,自感壓力很大,這個壓力主要來自於責任。第一個責任是對廣大學生。人才培養是高等學校的最根本的任務,也是一所大學存在的價值。要進一步發揮湘大人才培養的優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第二個責任是對教師和管理幹部。要使湘潭大學對人才能夠引得進、用得上、留得住、發展得好,要使每一個教職員工有尊嚴、有幸福感、更有價值追求。第三個責任是對湘潭大學的歷史。現在處於偉大的變革時期,要繼續發揚湘潭大學艱苦奮鬥、積極進取的這樣一種精神,要抓住發展的機會,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腳踏實地,紮紮實實地工作,真正地、努力地把湘潭大學建設成為一個在國際上有一定知名度、位於國內同類院校的前列、特色鮮明的研究教學型高水平大學。章兢希望全體教職員工共同努力,為湘潭大學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與創新,貢獻力量,譜寫新的篇章。

章兢教授課程

主講本科生課程:大學文化與成人之道、自動控制原理、計算機控制技術、過程控制、單片機課程設計等5門;
主講研究生課程: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理論與設計、控制系統CAD、非數值並行計算、複雜系統計算機控制(博)等4門。 [1] 

章兢科研成果

在工業自動化、複雜系統計算機控制方面進行了較深入系統的研究,在最優控制、模糊控制、仿人智能控制、神經網絡控制等方面出版專著4部,發表論文100餘篇,承擔過部、省“七五”、“八五”、“九五”攻關、博士點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63”引導項目等,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獲部、省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1989年被評為湖南省優秀教師、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優秀教師,授予優秀教師獎章。 [1] 

章兢學術成果

章兢論文發表

Fanyong Cheng,Jing Zhang, Cuihong Wen, Zhaohua Liu and Zuoyong Li, Large Cost-Sensitive Margin Distribution Machine for imbalanced data classification. Neurocomputing, 2017,224(1):45-57.
Fanyong Cheng*, Jing Zhang, Zuoyong Li and Mingzhu Tang, Double Distributi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 2017,88(A):20-25.
Fanyong Cheng*, Jing Zhang and Cuihong Wen, Cost-sensitive Large margin Distribution Machine for Classification of Imbalanced Data,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 2016, 80(C):107-121.
Wen C, Zhang J, Rebelo A, et al. A Directed Acyclic Graph-Large Margin Distribution Machine Model for Music Symbol Classification[J]. Plos One, 2016, 11(3):e0149688.
Lin G, Zhang J. A novel multi-subpopulation coopera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ing Science & Mathematics, 2015, 6(1):30-39.
Zhang H, Zhang J, Zhou S, et al. Hunting in Unknown Environments with Dynamic Deforming Obstacles by Swarm Robo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 Automation, 2015, 8.
Lin G, Zhang J. Optimal configuration of hybrid PV/wind distributed generation using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s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ireless & Mobile Computing, 2015, 9(3):281-289.
Wen C, Rebelo A, Zhang J, et al. A new Optical Music Recognition system based on Combined Neural Network [J].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 2015, 58(3):1-7. [1] 
Zhang X, Zhang J. Distributed event-triggered control of multi agent systems with general linear dynamics [J]. Journal of Control Science & Engineering, 2014, 2014(6):7.
Lin G, Zhang J, Liu Z.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of PMSM Using Immune Clonal Selection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J].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2014, 2014(2):1-10.
Liu Z H, Zhang J, Zhou S W, et al. Coevolutionar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Using AI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ultiparameter Estimation of PMSM[J]. 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 2013, 43(6):1921.
Zhu J, Dong W, Zhang J, et al. Research on Expert System of Crop Disasters Based on Neural Networks[J]. Applied Mechanics & Materials, 2012, 235:34-38.
Jianchen, Jing, ZHANG, et al. Further improvement of stability criterion and BRL for Markovian jump systems with interval time-varying delay[J]. Control Theory and Technology, 2012, 10(3):397-402.
Liu K, Zhang Q, Chen J, et al. Online Multi parameter Estimation of Nonsalient-Pole PM Synchronous Machines With Temperature Variation Tracking[J]. Industrial Electron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2011, 58(5):1776-1788.
陳磊,章兢,蔡立軍,孟濤,何庭欽. 基於網絡感知的兩階段虛擬機分配算法[J]. 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04):120-132.
張紅強, 章兢, 周少武,等. 未知動態複雜環境下羣機器人協同多層圍捕[J]. 電工技術學報, 2015, 30(17):140-153.
張紅強, 章兢, 周少武,等. 基於簡化虛擬受力模型的未知複雜環境下羣機器人圍捕[J]. 電子學報, 2015, 43(4):665-674.
鄧子云,章兢,劉楊兵,肖久如. “天河一號”工業設計仿真雲平台中間件研究[J]. 中國機械工程,2015,(06):766-772+798.
張協衍,章兢. 基於連續時間模型的多智能體系統採樣數據一致性(英文)[J]. 自動化學報,2014,(11):2549-2555.
張紅強, 章兢, 周少武,等. 未知動態環境下非完整移動羣機器人圍捕[J]. 控制理論與應用, 2014, 31(9):1151-1165.
沈坤, 章兢, 王玲,等. 三相電壓型逆變器模型預測控制[J]. 電工技術學報, 2013, 28(12):283-289.
沈坤, 章兢, 王堅,等. 三相逆變器並聯系統的無互連線預測控制[J].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13, 33(6):46-53.
吳建輝, 章兢, 陳華,等. 多峯函數優化的免疫雲粒子羣優化算法[J]. 儀器儀表學報, 2013, 34(8):1756-1765.
吳建輝, 章兢, 劉朝華. 基於改進粒子羣優化算法的離散混沌系統神經滑模控制[J]. 控制與決策, 2013(7):1094-1098.
劉朝華, 周少武, 劉侃,等. 基於雙模態自適應小波粒子羣的永磁同步電機多參數識別與温度監測方法[J]. 自動化學報, 2013, 39(12):2121-2130.
劉朝華, 李小花, 章兢. 精英免疫克隆選擇的協同進化粒子羣算法[J]. 電子學報, 2013, 41(11):2167-2173.
沈坤, 章兢, 王堅. 一種多步預測的變流器有限控制集模型預測控制算法[J].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12, 32(33):37-44.
陳華,章兢,張小剛,胡義函. 一種基於Parzen窗估計的魯棒ELM燒結温度檢測方法[J]. 自動化學報,2012,(05):841-849.
劉朝華, 章兢, 李小花,等. 免疫協同微粒羣進化算法的永磁同步電機多參數辨識模型方法[J]. 自動化學報, 2012, 38(10):1698-1708.
陳華, 章兢, 張小剛,等. 基於光照補償和模糊增強的煤粉區分割方法[J]. 儀器儀表學報, 2012, 33(9):2022-2029.
沈坤, 章兢, 王堅. 基於預測控制的三相電壓型逆變器並聯系統[J]. 電工技術學報, 2012, 27(12):63-70.
吳建輝, 章兢, 陳紅安. 融合Powell搜索法的粒子羣優化算法[J]. 控制與決策, 2012, 27(3):343-348.
沈坤, 章兢, 王堅. 基於PQ下垂控制逆變器並聯技術的列車輔助供電系統研究[J]. 電工技術學報, 2011(7):223-229.
章兢, 童調生. 國學對科學創新的啓示[J]. 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 40(1):101-106.
章兢,童調生. 國學應包括自然科學[J]. 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3):91-95.
章兢,廖湘陽. 以學生髮展為導向 建立高等教育質量評價與監控體系[J]. 中國高等教育,2014,(01):32-34+40.
章兢. 大學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內涵與切入點[J]. 中國高等教育,2014,(20):12-14+32.
何祖健, 章兢. 和而不同 守正固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文化整合研究[J]. 大學教育科學, 2013, 3(3):12-16.
徐少華,章兢. 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的內涵與要素[J]. 大學教育科學,2012,(01):13-17.
章兢, 彭蘭. 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的建設路徑探析[J]. 中國高等教育, 2012(10):10-12.
章兢, 徐少華. 構建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的協調機制探討[J]. 中國高等教育, 2011(10):29-31.
何祖健,章兢. 論大學的文化整合[J]. 中國高教研究,2011,(07):65-67.

章兢著作出版

1.劉健辰, 章兢. 時滯系統分析與綜合. 湖南大學出版社, 2014.
2.譚建豪, 章兢, 王孟君. 數字圖像處理與移動機器人路徑規劃.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013.
3.譚建豪, 章兢, 胡章謀. 軟計算原理及其工程應用.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11.
4.章兢. 從書院到大學—湖南大學文化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5.譚建豪, 章兢, 黃耀. 數據挖掘技術.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09. [1] 
6.章兢, 張小剛. 數據挖掘算法及其工程應用.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6.
7.錢升,費炳銓,章兢. 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理論與設計. 湖南大學出版社,198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