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窨子梁唐墓

鎖定
窨子梁唐墓,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花馬池鎮硝池子村,是唐朝時期的古遺址。 [2-3] 
1985年,窨子梁唐墓發掘6座墓。墓室開鑿於窨子梁石山中。墓道呈斜坡狀,墓室平面為圓角方形。3號墓墓室置兩根八稜形石柱。6號墓置兩扇石墓門,石門上雕刻胡旋舞圖,舞者頭戴圓帽,身着圓領窄袖緊身長袍,腳穿長筒軟靴。葬式為單人葬或多人合葬。隨葬品有木武士俑、馬俑、琉璃球、石鼎等。3號墓出土墓誌一方,志文載墓主為何氏,其先祖為大月氏人,周久視元年(700年)葬於六胡州之一的魯州。何氏為原居於中亞的粟特人內徙的“昭武九姓”之一。該墓地對研究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頗有價值。 [2-4] 
2013年5月,窨子梁唐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窨子梁唐墓
地理位置
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花馬池鎮硝池子村
所處時代
唐代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0692-2-176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窨子梁唐墓歷史沿革

1985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考古隊和鹽池縣文物管理所聯合進行了考古發掘。 [2] 

窨子梁唐墓遺址特點

綜述
窨子梁唐墓
窨子梁唐墓(4張)
窨子梁唐墓位於鹽池縣城西北約37千米的客子山樑南坡。東距花馬池鎮蘇步井辦事處約3千米,南至馮記油坊村約3.8千米,西到喬記梁村約2.5千米,北至王記場村約2千米,屬花馬池鎮硝池子行政村。窨子梁也稱窨子山,平均海拔約1500米,石膏巖質地,山上有流沙覆蓋,在窨子梁南坡發掘的唐墓共有6座,自西向東依次編號為1、2、3、4、5、6號。6座墓葬均為依山開鑿的長斜坡墓道石室墓,小墓門,方形墓室,多壁盒,墓上無封土。六座墓中有單人葬、雙人葬,還有多人葬於一室的現象,其中M4放置人骨4具,M5多達十餘具,應是聚族而葬,反映了這一地區唐墓形制與葬俗的特點。從3號墓出土的一方墓誌得知,窨子梁唐墓是盛唐時期少數民族昭武九姓之一的何姓的家族墓地。 [2] 
M3
M3墓室內 M3墓室內
M3由長平底墓道、墓門、墓室和4小龕組成。在石室壁面上刻劃圖案是此處家族墓地的特點,壁面鑿出整齊的長方、正方和三角等幾何圖形,墓室中部邊沿還豎立有厚0.2米、高0.6米、長1.25米的長方形石板,石板上鑿有橢圓、三角形花紋。墓室中部鑿2根八邊形石柱,石柱下有近似正方形的石柱礎,石柱上部與墓頂連接。M3出土一方《大周□□□都尉何府君墓誌》,稱“君□□□□□□大夏月氏人也。……以久視元年(700年)九月七日,終於魯州如魯縣□□裏私第。”墓誌顯示,這是一處中亞“昭武九姓”之一的何國人後裔的家族墓地。M3墓主人何氏為大夏月氏人,應是“昭武九姓”中的何國人。卒於唐武周久視元年(700年),祖孫三代為官,與父親都擔任過都尉一職,祖父是唐上柱國。墓地已被盜擾。 [3] 

窨子梁唐墓文物遺存

綜述
M3木俑 M3木俑
窨子梁唐墓6座墓葬共出土文物31件,主要有木質品(武士俑、文吏俑、侍女俑、鎮墓獸、馬俑、駱駝俑)、石製品(石鼎、石枕、石門、墓誌等)、陶罐、銅錢、玻璃球、骨器等。其中6號墓出土的石雕胡旋舞墓門被鑑定為國寶級文物。 [2-3] 
石雕胡旋舞墓門
石雕胡旋舞墓門
石雕胡旋舞墓門(3張)
石門是成套的兩扇,單扇長89釐米,寬43釐米,厚5釐米,上下圓柱形門樞高十三釐米,直徑十釐米;石門單扇呈長方形,兩門面閉合處各有一孔,出土時用鐵鎖相扣。門扇正面鑿磨光滑中間各一剔地淺浮雕胡旋舞舞伎。從腰肢胸圍可以看出,左扇門刻一女伎,右扇門刻一男伎。舞者髮束帶,身着圓領緊身窄袖衫,下着裙帶貼腿,腳穿長簡皮靴,各踩在一小圓毯上,雙人對舞。舞姿造型略有不同,左邊舞伎側身回首,左腳站立圓毯上,右腳後屈,左手微微上舉,右臂屈至頭頂;右側男伎右腳立毯上,左腿前伸,雙臂上屈至頭頂上方合攏。兩人均手舉長巾,熟練揮旋。四周剔地淺浮雕捲雲紋。白居易《胡旋女》詩有注曰:“胡旋女為天寶末康居國所獻”,是為唐玄宗時代(712~756年)。然窨子梁唐墓羣的墓誌又載明瞭墓主人卒於唐武周久視元年(700年),則是武則天時代(690~705年)了,這就把胡旋舞傳入中國的時間提前了幾十年。 [2]  [4] 

窨子梁唐墓歷史文化

胡旋舞
唐開元年間,唐玄宗李隆基喜好胡旋舞。《舊唐書》記述康國的胡旋樂舞:舞者一般為二人,身着豔麗舞服,腳穿長筒靴,雙手握帛帶,各以圓氈為舞台,縱橫騰擲,急轉如風,終不離氈。胡旋舞本是西域胡人的樂舞,後不僅樂曲舞姿傳人內地,而且西域各國還經常向唐朝廷進貢會跳胡旋舞的姑娘。由於唐玄宗愛好胡旋舞,上行下效,以至於此舞在宮廷中大為流行。連玄宗的愛妃楊玉環和寵臣安祿山也都為了取悦玄宗,學跳胡旋舞,並在皇帝面前表演取樂。 [2]  [4] 

窨子梁唐墓研究價值

窨子梁唐墓的考古發掘,為研究唐朝民族關係、少數民族墓葬制度和對六胡州之一“魯州”的考證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唐代石刻胡旋舞墓門的發現,反映出中、西亞樂舞對寧夏地區文化藝術的深刻影響,是中西文化交流珍貴的遺物,是西域文化藝術與中原地區石雕工藝有機結合的結晶,也是當時北方民族大融合歷史背景的實物見證。揭示出寧夏在北方國際商貿中的突出地位。 [2]  [4] 

窨子梁唐墓保護措施

2013年5月,窨子梁唐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窨子梁唐墓旅遊信息

窨子梁唐墓地理位置

窨子梁唐墓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花馬池鎮硝池子村。

窨子梁唐墓交通信息

自駕:自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花馬池鎮人民政府開車前往窨子梁唐墓,路程約61.4千米,用時約45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