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谷城縣

(湖北省襄陽市轄縣)

鎖定
谷城縣,隸屬湖北省襄陽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武當山脈東南麓,漢水中游西南岸,總面積2553平方千米。 [1]  截至2023年6月,谷城縣轄9個鎮、1個鄉。 [2]  截至2023年末,谷城縣常住人口48.28萬人。 [25] 
秦,依築水立筑陽縣,屬南陽郡。後先後設置扶風郡、義成郡、泛陽、義成、萬年等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更名為谷城縣。 [1] 秦嶺大巴山東延餘脈與江漢平原接壤地帶,整體地勢由南西向北東降低。 [1]  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為常綠闊葉混交林自然帶。
谷城縣是全國雙擁模範城 [6]  、國家衞生縣城 [7]  、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分縣 [8]  、湖北省食品安全示範縣 [9]  ,2019年4月29日,湖北省政府批准谷城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10] 
2023年,谷城縣地區生產總值490.85億元,比上年增長7.0%。三次產業結構為11.4∶44.8∶43.8。 [25] 
中文名
谷城縣
外文名
Gucheng County
別    名
銀谷城
筑陽
行政區劃代碼
420625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湖北省襄陽市
地理位置
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游西南岸
面    積
2553 km²
下轄地區
9鎮、1鄉
政府駐地
城關鎮縣府街52號
電話區號
0710
郵政編碼
441700
氣候條件
北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48.28 萬(2023年末常住人口) [25] 
著名景點
承恩寺
薤山國家森林公園
南河小三峽
堰河鄉村旅遊區等
火車站
谷城站谷城北站
車牌代碼
鄂F
地區生產總值
490.85 億元(2023年)

谷城縣歷史沿革

谷城地域古屬豫州
公元前11世紀,周時封嬴姓(名綏)為谷伯,建都城於谷山,名谷伯國,又稱谷國
春秋,谷國為楚附庸。
秦,依築水立筑陽縣,屬南陽郡。後先後設置扶風郡、義成郡、泛陽、義成、萬年等縣。
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更名為谷城縣。
隋、唐、宋、元、明、清,谷城先後隸屬南陽郡、襄陽郡、荊州都督府和襄陽府。
民國時期,谷城縣先後隸屬湖北軍政分府安襄鄖荊道招討使署。襄陽道、湖北省第四綏靖區、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區、第五行政督察區。
1931年10月,成立谷城縣蘇維埃政府,隸屬鄂豫邊區革命委員會和湘西蘇維埃省政府。1947年12月,在谷城縣漢水以東的黑龍集成立谷城縣愛國民主政府,屬桐柏行署三專署。1948年7月3日,谷城縣解放,屬桐柏行署漢南辦事處。
1949年9月,改縣愛國民主政府為谷城縣人民政府,隸屬湖北省襄陽專區
1968年,隸屬襄陽地區
1983年10月,隸屬襄樊市。
2010年11月,隸屬襄陽市。 [1] 

谷城縣行政區劃

1948年7月3日,將漢水東北之太平店鎮劃歸襄陽縣,將仙人渡、張家集二鎮和大沖鄉劃歸光化縣,把漢水西南原屬光化縣的伍員鄉劃歸谷城縣。 [1] 
截至2023年6月,谷城縣轄9個鎮、1個鄉:城關鎮石花鎮盛康鎮廟灘鎮五山鎮茨河鎮南河鎮紫金鎮冷集鎮趙灣鄉,另轄:薤山林場。 [2]  縣政府駐城關鎮縣府街52號。

谷城縣地理環境

谷城縣位置境域

谷城縣,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地處武當山脈東南麓,漢水中游西南岸,介於東經111°07′—111°52′,北緯31°53′—32°29′之間。東以漢江為界與老河口市相望,北與丹江口市接壤。西與房縣毗鄰,南與南漳縣保康縣相連。東西長69千米,南北寬66千米,總面積2553平方千米。 [1] 

谷城縣地形地貌

谷城縣,位於鄂西北山區,屬秦嶺、大巴山東延餘脈與江漢平原接壤地帶,主要山脈線走向受地質構造控制,呈近東西向展布;南靠高山、北濱漢水。整體地勢由南西向北東降低,呈向北東方向開口的“C”型地勢,形成南西、中部、北東三級階梯地貌特徵。坡度傾斜1:2,呈摺扇形。最高點為西南部趙灣鄉青龍山,海拔1584米,最低點為東南部茨河鎮九道灣,海拔71米,相對高差1513米。 [1] 

谷城縣氣候

薤山 薤山
谷城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為常綠闊葉混交林自然帶,具有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熱同季,無霜期長等特點。年均降水800至1200毫米,年均氣温15.4°C,極端最高温41.4°C,極端最低温-19°C,年日照時數1894.2小時,日照率43%,無霜期234天。
主要天氣氣候特徵:全年平均氣温16.9℃,比去年同期高0.3℃,比前年高0.1℃,與歷年相比偏高1.0℃。年降水量1034.4毫米,比上年少320.4毫米。日照時數1557.8小時,比上年少40.5小時。全年出現3次大風天氣,年極大風速19.3米每秒。 [1] 

谷城縣水文

谷城縣,境內有5公里以上河流107條,分屬漢江、南河、北河三大河流水系,其中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12條。漢江為界河,傍縣北折東流,從谷城縣沈灣王家坎進入谷城境內,於茨河高家埡子入襄陽,境內流程85公里,流域面積606.56平方公里,最大行洪流量61000秒立方米,最小流量572秒立方米,年徑流量563億立方米。
南河發源於神農架東南麓,為漢江中游西南岸一大支流。幹流全長303公里,流域面積6490平方公里,流域內多年平均降雨量1031.7毫米,年徑流總量24.7億立方米。由紫金鎮瑪瑙觀村入境,至城關鎮格壘嘴村注入漢水,境內流程74公里,流域面積1051.3平方公里。北河發源於武當山南麓房縣南進溝,幹流全長103公里,流域面積1212平方公里,流域內多年平均降水量997.5毫米,年徑流量4.6億立方米。由紫金鎮彥家洲村入境,於城關鎮安崗村入漢江,境內流程長59.6公里,流域面積894.71平方千米。 [1] 

谷城縣自然資源

谷城縣水資源

截至2021年,谷城縣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庫87座,其中:大型水庫1座,中型7座、小(一)型12座,小(二)型67座。堰塘8575口。30千瓦以上灌溉提水泵站99處,總裝機119台,總容量7191千瓦,年提水能力3000萬立方米;機電井651眼,總裝機651台,年取水量511萬立方米。 [1] 

谷城縣土地資源

土地總面積25.41萬公頃。按三大類統計,其中:農用地228856.78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90.07%;建設用地面積15088.3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5.96%;未利用地面積10103.83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3.97%。按土地利用現狀分類統計,全縣各地類面積分別為:耕地面積38969.27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15.34%;園地面積4822.92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1.9%;林地總面積177351.87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69.8%;草地總面積1093.65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0.43%;城鎮村及工礦用地面積12211.46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4.81%,人均城鎮村工礦用地202.54平方米。交通運輸用地面積3670.41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1.44%;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面積13610.46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5.36%;其他土地面積2367.28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0.93%。 [1] 

谷城縣生物資源

谷城縣有野生植物183科735屬1574種,國家珍稀瀕危保護27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5種(一級4種,二級13種)。國家珍貴樹種8種(一級2種,二級6種)。國家珍稀瀕危植物15種(2級4種,3級11種)。
谷城縣有野生脊椎動物30目89科218屬296種,其中魚類有4目9科33屬38種,兩棲類有2目8科16屬21種,爬行類有3目9科23屬31種,鳥類有13目40科93屬133種,獸類有8目23科53屬73種。野生動物中,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54種(一級5種,二級49種)。
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的39種,屬於中國特有種有30種。其中兩棲動物中,有國家重點Ⅱ級保護動物2種,列入中國顏危動物紅皮書有4種,屬於中國特有種有10種;爬行動物中,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有11種,屬於中國特有種有5種;鳥類中,有國家I級保護鳥類3種,Ⅱ級保護野生鳥類35種,列於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的有9種,屬於中國特有鳥類共5種;獸類中,國家I級保護的有3種,國家I級保護的有12種,列於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的有15種,屬於中國特有種有10種。 [1] 

谷城縣礦產資源

谷城縣,有鐵、鈦、金、銅、鉬以及硅石、白雲石、石灰石、飾面石材、重晶石等各類礦產37種,以非金屬礦為主。37種礦產中,能源礦產1種煤),金屬礦產14種,非金屬礦產22種。其中硅石礦資源豐富,資源儲量和品位等均居全省第一,尤以優質硅石礦以大規模集中連片分佈為特色。
有各類礦牀89處,其中:已查明資源儲量上表礦區(牀)7處,包括大型礦牀(鈦鐵共生礦)1處、中型礦牀2處、小型礦牀4處;未上表礦區中有大型礦牀1處、中型礦牀3處;可能成為大型礦牀1處、中型礦牀3處。開發利用礦區44處,其中:大型1處、小型43處。 [1] 

谷城縣人口民族

截至2023年末,谷城縣户籍人口58.20萬人。其中,鄉村人口29.0萬人,城鎮人口29.20萬人。全年出生人口2497人,人口出生率4.21‰。年末全縣常住人口48.28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5.94%。 [25] 
全縣人口由漢族、回族、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等21個民族構成。其中:漢族佔總人口的99.80%,其他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0.20%。 [1] 

谷城縣經濟

谷城縣綜述

地區生產總值
2022年,谷城縣地區生產總值478.63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9%,增速高於全市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7.58億元,增長4.9%;第二產業增加值217.27億元,增長9.4%;第三產業增加值203.78億元,增長2.7%。 [23] 
2023年,谷城縣地區生產總值490.8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6.06億元,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220.11億元,增長7.6%;第三產業增加值214.68億元,增長7.1%。三次產業結構由2022年核實後的12.5∶45.7∶41.8調整為11.4∶44.8∶43.8。 [25] 
固定資產投資
2023年,谷城縣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29.1%。按產業劃分,第一產業投資下降35.8%,第二產業投資增長32.9%,第三產業投資增長35.7%。按投資主體劃分,民間投資增長20.5%,增速較上年加快5.8個百分點,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79.8%。按投資領域劃分,基礎設施投資增長65.8%,其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長85.1%。工業投資增長32.9%。
2023年,谷城縣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下降30.7%。商品房銷售面積32.17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7%。 [25] 
財政
2023年,谷城縣完成地方財政總收入24.12億元,比上年增長21.5%。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54億元,增長28.0%。在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2.17億元,增長24.7%,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78.3%。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5.69億元,增長8.7%。 [25] 
居民生活
2023年,谷城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882元,比上年增長5.5%;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8709元,比上年增長8.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72元,比上年增長8.0%;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8888元,比上年增長11.4%。 [25] 

谷城縣第一產業

2023年,谷城縣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8.37億元,比上年增長4.7%。
2023年,谷城縣糧食種植面積69.12萬畝,與上年持平;糧食總產量27.05萬噸,比上年增長1.0%。油料產量1.97萬噸,增長2.1%;蔬菜及食用菌產量34.47萬噸,增長1.2%;茶葉產量0.48萬噸,增長4.3%;園林水果產量0.80萬噸,增長30.3%。
2023年,谷城縣豬牛羊禽肉產量7.0萬噸,比上年下降1.7%;禽蛋產量7.72萬噸,增長4.6%。年末生豬存欄 38.81萬頭,比上年末增長13.9%;全年生豬出欄69.16萬頭,比上年增長0.6%。
2023年,谷城縣水產品產量1.38萬噸,比上年增長4.5%。 [25] 

谷城縣第二產業

2023年,谷城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9%。分行業大類看,規模以上汽車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4.0%,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24.3%,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55.3%。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32.9%,股份制企業增長10.0%,國有企業增長28.5%。
2023年,谷城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紗產量7.15萬噸,比上年增長18.2%;布產量5.85億米,下降17.0%;服裝產量595萬件,增長1.4%;水泥產量366.52萬噸,增長47.0%;飲料酒產量6847千升,下降3.9%。全縣全社會用電量17.02億千瓦時,增長3.4%。其中,工業用電量10.53億千瓦時,增長6.4%。
2023年,谷城縣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比上年增長1.3%,出口交貨值增長5.2%,產品銷售率為94.1%。
2023年,谷城縣具有總承包和專業承包資質建築企業實現總產值43.88億元,比上年增長1.9%。 [25] 

谷城縣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3年,谷城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8.63億元,比上年增長11.9%。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22.23億元,增長11.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66.40億元,增長12.1%。按商品類別統計,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五金電料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石油及製品類、中西藥品類零售額分別比上年增長26.1%、19.8%、24.1%、10.0%、25.2%。 [25] 
對外經濟
2023年,谷城縣進出口總額16.50億元,比上年下降46.1%。其中,出口16.43億元,下降46.3%。
2023年,谷城縣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900.0%。 [25] 
郵電
2023年,谷城縣固定電話用户3.04萬户,移動電話用户48.72萬户,固定寬帶接入用户19.45萬户。
金融
截至2023年末,谷城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479.08億元,比年初增加55.96億元,比上年增長13.2%。其中,住户存款416.22億元,增加49.70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37.23億元,增加10.17億元。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316.13億元,比年初增加40.03億元,比上年增長18.4%。其中,住户貸款75.50億元,增加12.03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240.63億元,增加37.0億元。 [25] 
旅遊業
2023年,谷城縣景區10個,A級景區式村莊5個,旅行社3家,星級農家樂總數達19家;接待遊客571.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62.3%,旅遊總收入34.3億元,比上年增長94.9%。 [25] 

谷城縣交通運輸

福銀高速 [3]  、鄧保高速 [4]  、241國道 [5]  、316國道 [11]  、襄渝鐵路 [15]  、武西高速鐵路 [17]  穿過谷城縣。
2021年,谷城縣公路總里程4090.596千米,路網密度159.42千米每百平方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03.21千米、一級公路81.283千米、二級公路271.813千米、三級公路130.986千米、四級公路3035.868千米、等外公路467.4367千米。內河航道通航總里程182.5千米,其中漢江三級航道82千米,內河七級航道102.5千米(南河97.5千米、北河5千米),港口2個(南河碼頭、白水峪碼頭),渡口19個。客運站10個,其中二級客運站1個、三級客運站1個、五級客運站5個、農村綜合運輸服務站3個。客運企業7家,客運線路93條,其中跨省13條,跨市、縣24條,縣內56條。營運客車329台,客運出租汽車104台,持證營運貨車1361台;公交線路15條,其中城區8條,城鄉7條,公交車147台。 [1] 
截至2023年末,谷城縣公路通車裏程達4269公里。全年完成公路旅客週轉量5.48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25.6%;貨運週轉量16.80億噸公里,增長130.7%。完成港口客運週轉量340.8萬人公里,比上年增長149.8%;貨運週轉量971.95萬噸公里,增長103.6%。 [25] 

谷城縣政治

谷城縣主要領導
職務
姓名
縣委書記
縣長
僅列黨政領導正職,截至2024年5月,參考資料: [24] 

谷城縣社會事業

谷城縣教育事業

2023年,谷城縣各級各類學校(含幼兒園、託兒所)159所。其中,中等職業學校1所、普通中學25所、小學61所(含特教學校1所),在校學生58856人;幼兒園、託兒所72個,在園幼兒14016人。農村義務教育專任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比例達70.1%,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達98.6%,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8.6%。 [25] 
谷城縣駐有:湖北工業大學谷城產業技術研究院。 [14] 
谷城縣第一中學 谷城縣第一中學

谷城縣科學技術

2023年,谷城縣全縣科技創新取得專利授權620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64件,實用新型專利493件,外觀設計63件;累計獲得發明授權245件。全縣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61.18億元,比上年增長4.7%。 [25] 

谷城縣文化事業

2023年,谷城縣公共圖書館11個,藏書量134.5千冊。 [25] 
國家一級圖書館:谷城縣圖書館。 [20] 
國家一級文化館:湖北省谷城縣文化館。 [21] 

谷城縣醫療衞生

2023年,谷城縣醫療衞生機構373個。其中,醫院10個,衞生院13個。醫療衞生機構牀位3881張,醫療衞生機構技術人員4060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193人,註冊護士1613人。 [25] 

谷城縣社會保障

2023年,谷城縣城鎮新增就業9821人,失業人員再就業4596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177人,新增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3130人,返鄉創業750人。開展就業創業培訓3930人,發放培訓補貼0.03億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6.17億元。
2023年,谷城縣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8.51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8.14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到3.78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93萬人,社會保障覆蓋人羣達到了43.3萬人(次)。
2023年,谷城縣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7.23萬人,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1.86萬人。
截至2023年末,谷城縣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834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7664人。 [25] 

谷城縣地方特產

承恩貢米
承恩貢米,湖北省襄陽市谷城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谷城縣茨河腐乳 谷城縣茨河腐乳
承恩貢米產於谷城縣茨河鎮承恩寺周邊優質稻田,由山泉澆灌,產品觀之精色純正,淳香撲鼻,品之甜潤可口,米粒整齊,大而飽滿,晶瑩透亮,生嚼味香,腹白細小,含膠質多,有豐富的澱粉與植物蛋白質,可補充消耗的體力及維持身體正常體温,其米飯泡鬆柔軟,入口綿甜,糯而不膩,清香四溢。
2014年5月2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承恩貢米”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2] 
谷城縣黑木耳
谷城縣黑木耳,湖北省襄陽市谷城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2014年5月22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批准對“谷城縣黑木耳”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薤山疊翠茶
薤山疊翠茶,湖北省谷城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薤山疊翠是鄂西北秦巴山脈——谷西南山區高寒地帶的高山茶、有機茶,生長在秦巴山餘脈——大薤山海拔800米—1000米間的富硒帶上。薤山疊翠條索緊細顯鋒苗、色澤翠綠油潤。湯色嫩綠明亮。慄香持久。鮮醇爽口。葉底嫩綠明亮勻整。
2011年03月2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薤山疊翠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3] 

谷城縣風景名勝

南避暑山莊
承恩寺 承恩寺
谷城大薤山,是國家森林公園,素有“中國南避暑山莊”之稱,是遠近聞名的避暑勝地,度假天堂。早在1857年,因意大利旅遊家在薤山避暑著文介紹薤山,從1903年至1910年,有英、美、意大利、挪威、加拿大、丹麥、荷蘭、葡萄牙八國在華傳教士,在大薤山建起了西洋別墅52棟737間,是外國人在湖北建設的唯一別墅羣。
賀龍司令部
賀龍司令部原是一座別墅,建於1904年春,為英國路德會傳教士羅賽琳一家居住。1931年5月,賀龍柳直荀在洪湖失利,為保存實力,便率領紅三軍七師、八師主力,從保康馬良坪突圍後,經歇馬進入谷城地區。在薤山,建立紅軍游擊隊,司令部就設在這座別墅內。薤山游擊隊配合紅八師、二十五師,開闢了以薤山為中心的方圓百餘里的紅色游擊區。
承恩寺
承恩寺位於谷城縣東南茨河鎮五朵山北獅子峯下,距縣城35千米處,是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該寺始建於隋朝的佛教寺院承恩寺,寺內有湖北僅存的第一大銅鐘——萬斤銅鐘,鐘身鐫滿古印度梵文,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價值。承恩寺是頗具民族特色的古代寺院建築,有殿閣、寺堂200多間,現存70多間。寺內外有玉石碑、卧牛池、龍泉池、玉帶水、鎖風橋、金子山等自然景觀。
南河風景區
南河風景區位於武當山脈東南麓、谷城縣南河鎮境內。景區由“小三峽”景區、五龍山景區、香爐石景區、温泉娛樂區、白水峪景區等五大景區組成,總面積242平方千米,與大薤山國家森林公園毗鄰相連。南河之水發源於神農架,相傳為漢丞相蕭何夫人脂粉之水,故又名“粉水”。“粉水澄清”為谷城八景之首。清乾隆五十七年便有“小三峽”(馬沸峽、神女峽、五龍峽)之稱。

谷城縣著名人物

華夏的始祖神農氏,即炎帝。春秋名士伍子胥。漢朝反王莽的義軍首領“武安王”延岑。唐末名將、官至山南東道節度使、左金吾大將軍劉巨容。南宋資政殿大學士(宰相)王之望。明朝東閣大學士(宰相)方岳貢。清朝抗德名將劉元弼。清河北鎮總兵餘際昌,進士劉德全豐稷。辛亥首義烈士楊洪勝。中共地下黨早期領導人高如松,革命烈士李亞聲、張茂修、馬立南。農民起義領袖呂思楊、丁江興,少數民族俊傑海風山、馬玉貴,女英雄陶之秀(陶二姐),書法大師著名畫家何兆祥,著名學者楊昭哲,著名教育家楊昭恕等。

谷城縣榮譽稱號

2019年3月15日,通過2018年國家衞生縣城複審。 [7] 
2019年3月19日,入選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湘鄂西片區分縣。 [8] 
2020年6月,被命名為第二批湖北省食品安全示範縣。 [9] 
2020年10月,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 [6] 
2021年1月18日,獲“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16] 
2021年7月15日,入選水利部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18] 
2021年9月8日,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19] 
2022年11月18日,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六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2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